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 社会情感

从上述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归纳出各种错误的“生活意义”的共同特征,和各种正确的“生活意义”的共同特征。所有失败者——神经病患者、精神病患者、罪犯、酗酒者、问题少年、自杀者、堕落者、娼妓——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们缺乏归属感和社会兴趣。他们在面对职业、友谊和性等问题时,都不相信可以通过合作的方法来加以解决。他们赋予生活的意义,是一种属于他们个人的意义:他们认为,没有哪个人能从实现目标中获得利益,他们的兴趣因而也只停留于自己身上。他们争取的目标是一种虚假的个人优越感,他们的成功也只对他们自身才有意义。谋杀者在手中握有一瓶毒药时,可能会体会到一种权力之感,但是,很明显地,他只能使自己相信自己的重要性,对别人而言,拥有一瓶毒药并不能抬高他的身价。事实上,属于私人的意义是完全没有意义的,意义只有在和他人交往时才有存在的可能。只对某个人意味着某些事情的东西实在是毫无意义的。我们的目标和动作也是一样,它们唯一的意义,就是它们对别人的意义。每个人都努力地想使自己变得重要,但是如果他不能认识到人类的重要性是依赖他们对别人的生活所做出的贡献而定的,那么他必定会踏上错误的道路。

我曾经听说过一则关于一个小宗教团体领袖的故事。有一天,她召集了她的教友,告诉他们:世界末日在下星期三就要来临了。教友们在震惊之下,变卖了自己所有的财产,放弃了俗世的杂念,紧张地等待着世界末日的到来。结果,星期三没有发生任何事情。第二天,这些教友汇集在一起,向这位领袖兴师问罪:“瞧瞧我们处境的困难吧!”他们说:“我们放弃了所有的保障,我们告诉我们所遇到的每一个人世界末日即将来临。他们讥笑我们的时候,我们还充满信心地说,我们的消息是从最绝对的权威处听来的。现在星期三已经过去了,世界为什么仍然安然无恙呢?”“可是,”这位女先知说道,“我的星期三并不是你们的星期三呀!”显然,这位女先知在用属于她私人的意义来逃避别人的攻击。属于私人的意义实在是经不起考验的。

所有真正的“生活意义”的标准是:它们都是共同的意义,也就是说,它们是别人能够分享的意义,也是能被别人认定为有效的意义。能够解决一个人所面临的生活问题的好方法,必然也能为别人解决类似的问题,这些成功的方法对人类来说具有共同的意义,也是可以分享的。即使是天才,也只能用其至高无上的效用来定义,因为一个人的生命只有被别人认定为对他们很重要时,他们才会称他为天才。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生活的意义在于为团体贡献力量。在这里,我们谈的不是职业动机。我们不管职业,而只注意成就。能够成功地应付人类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的人,他的行为方式明显地告诉我们:生活的意义在于对别人发生兴趣以及互助合作。他所做的每件事情似乎都被其同类的喜好所指引,当他遭遇困难时,他会选择用不和别人利益发生冲突的方法来加以克服。

对许多人而言,这很可能是一种新的观点,他们也许会怀疑,我们赋予生活的意义是否真的应该是:奉献、对别人发生兴趣和互助合作。他们或许会问:“对于自己,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如果一个人老是考虑别人,老是为别人的利益奉献自己,他难道不会感到痛苦吗?如果一个人想要使自己得到适当的发展,他无论如何也应该为自己设想一下吧?我们难道不应该学习怎样保护我们自身的利益,或加强我们自身的人格吗?”这种观点看似正确,但事实上却大谬不然,因为它提出的问题都是虚假的问题。假如一个人在他赋予生活的意义里,希望对别人能有所贡献,而且他的情感也都指向了这个目标,他自然会把自己的人格塑造到理想形态——一种对他人、对社会都有贡献的状态。他会根据自己的目标调整自己,他会根据自己的社会感觉来训练自己,他也会从练习中获得种种能力和技巧。只要他认清了目标,学习达成目标的能力和技巧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他会不断地充实自己,以解决生活中的三种问题,他自己的能力也将不断地扩展。让我们以爱情与婚姻为例。如果我们深爱着我们的伴侣,如果我们致力于丰富我们伴侣的生活,我们自然会竭尽所能地表现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假如我们没有奉献的目标,而只想凭空发展自己的人格,那就只是在装腔作势,只会使自己更不愉快而已。

另外,还有一点足以证实奉献是生活的真正意义。我们可以审视一下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遗物,你看到了什么?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都是他们对人类生活的贡献。我们可以看到祖先们开发过的土地,也可以看到前人建造的公路和建筑物。我们的传统,我们的哲学,我们的科学和艺术,以及我们处理人类问题的技能,无不体现了我们的祖先将生活经验互相交流的成果。这些成果都是对人类幸福有所贡献的人们留下来的,其他的人们又怎么样呢?那些不懂得合作和奉献的人,那些赋予生活另一种意义的人,那些只会问“我该怎样逃避生活”的人,都怎么样了呢?他们在身后没有留下一点痕迹。他们已经彻底死亡,他们的整个生命是如此的苍白无力。我们的地球似乎在对他们说:“我们不需要你,你根本不配活下去。你的目标,你的奋斗,你所抱持的价值观念都没有未来可言。滚开吧!一无可取的人!快点死亡,快点消失吧!”对于不是以合作和奉献作为生活意义的人,我们所下的最后结论是:“你是没有用的。没有人需要你,请你走开!”当然,在我们现代的文化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不完美之处;一旦我们发现了各种弊病,我们就应该致力于改变它,当然,这种改变必须以为人类谋取更多福利为前提。

了解这种事实、抱持这种观念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有。他们深深地知道:生活的意义在于对人类全体发生兴趣并与之合作为我们的世界做出贡献,他们也正在努力地培养着爱情和对社会的兴趣。在各种宗教思想中,我们都能看到这种救世济人的胸襟。世界上所有伟大的运动,都是人们想要增加社会利益的结果,宗教即是朝此方向努力的最大力量之一。然而,宗教的真实内涵却经常被曲解;除非它们能更直接地致力于这项工作,它们现有的表现很难让我们再看出宗教在增加社会利益方面还能做多少工作。由于科学使人类对其同类的兴趣大为增加,所以它或许比政治和宗教等其他运动更能接近这一目标,也更能让人类了解生活的意义。我们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探讨这一个问题,但我们的目标却始终如一——增加对别人及社会的兴趣,促进合作,为我们人类做出贡献。

我们所赋予生活的意义,就好像是我们事业的守护神一样,而我们赋予生活的错误的意义却像附在我们身上的恶魔。因此,我们必须了解这些意义是如何形成的,它们彼此之间有哪些不同,如果它们犯了重大的错误又应如何纠正等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这些问题都属于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心理学之所以有别于生理学或生物学,就是它能利用对“意义”以及“意义”对人类行为及人类未来的影响等事情的了解,来增进人类的幸福。 Y2CH8LUlCTeGcYbKs3sJ8BqwNWvsolUuNNVUGsH2c4ToFgex5LeXSN2P/oa3VJq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