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你好,朋友。祝贺你成为两个世界育儿项目的首批家长成员,你将能同时在现实世界和数字世界中体验育儿的喜怒哀乐。现实世界,即人类日常生活的世界,如我们带孩子去的游乐场、在上班路上比邻而坐的公交车、我们骑单车往来的社区等,这是父母抚养我们长大的世界。但其实孩子同时也在数字世界中成长。数字世界是一个我们通过计算机、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等工具可以访问的“平行宇宙”,也可以称其为互联网世界。在这个“宇宙”中,人类能通过远程操作获取新闻、进行线上购物以及虚拟会面等。

现在,父母们每天都可以毫无阻碍地在两个世界中切换自如,但是没有意识到在孩子的头脑里不曾有过无法进入数字世界的记忆。孩子们从来没想过他们的父母曾经还经历过无法在网络上购买滑板及无法在智能手机上播放《曼达洛人》( The Mandalorian )。为了让孩子在现实世界里生活得更好,我们为孩子做了各种准备。我们安排孩子的定期体检确保他们的健康,鼓励他们抹防晒霜进行防晒、戴头盔保护他们的安全。我们教导他们如何为人处世,比如在操场上和其他孩子友善玩耍、拜访他人之前需要征得他人同意、告别时要道谢、为不便之人提供帮助、学会换位思考等,类似的准备还有很多。但是,我们在数字世界里为孩子做的准备还远远不够。

数字世界越来越普及,我们却从未想过如何确保孩子在数字世界里的安全与健康。在如何帮助孩子适应数字世界的问题上,我们显得盲目乐观。如今,网上谣言如病毒泛滥、网络欺凌比较普遍、个人数据会被滥用,在这种情形下,我们教育孩子时不能简单敷衍。好在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途径改变目前毫无准备的状态,去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这些途径包括让孩子了解更多数字化世界的运作方式、用简单的方法教会孩子如何利用技术等,帮助孩子在数字世界里健康生活、茁壮成长。

我们都在互联网中

与只在现实世界中成长的人相比,拥有数字世界通行证的我们能接触到更多的人。我经常思考我祖父与我儿子在生活经历上的差异。1929年,我的祖父萨尔瓦多·库拉塔(Salvatore Culatta)年仅14岁,他搭乘“S.S.普罗维登斯号”客船,从意大利的巴勒莫出发,前往美国纽约市。那个年代,他能接触到的人数主要取决于他所处之地80千米半径内的居民数,还有就是他可以有多少时间去新地方认识新的人。即使电话得到普及,但通常也只是认识的人之间相互联系,因此我祖父的朋友圈在他有生之年都不可能迅猛扩大。

可我儿子本杰明·萨尔瓦多(Benjamin Salvador,与他曾祖父同名)的生活却与他曾祖父完全不同,这得益于曾经一个名为ARPANET的小项目。20世纪90年代,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成功使用计算机网络创建了万维网,为今后互联网的发展与演变奠基。如今,任何拥有计算机和网络浏览器的人都可以浏览存储在网络服务器上的“页面”。只生活于现实世界对网民来说已成为过去。当然,今天的互联网早已不再局限于计算机连接和浏览网页,而是旨在突破时间、空间、语言等在现实世界中限制人们沟通交流的阻碍因素,将世界各地的人们联系起来。

如今这个时代,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联系他人。在互联网世界,我儿子一天内接触到的人,可能比他曾祖父一年接触到的人还多,或更夸张地说,比一些人一生接触到的人还要多。这种与他人之间越来越广泛的接触从根本上动摇了孩子们在现实世界的成长。现实距离不再成为他们和谁玩耍、和谁工作、向谁学习的阻碍。

向数字化世界迁移

数字世界正迅速取代现实世界成为我们的主要活动空间,我们在数字世界中开展许多重要的日常活动。目前全世界都在努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当前,我们需要改变自己的想法,要思考哪类活动在线上进行也能达到不亚于线下进行的预期效果。实际上,我们已成为数字劳动力,绝大多数专业人士都在虚拟数字空间工作。 医生不用再局限在办公室给病人看病,而是转移到网上,而病人也可以通过各种远程医疗小程序线上预约专家。

想看电影或喜爱的电视节目时,75%的美国家庭会选择使用网飞(Netfl ix)或其他流媒体服务。戴上 Oculus 耳机,我们可以将客厅变成非洲野生动物园或国际空间站。多亏有了亚马逊,还有它的竞争对手,超过90%的美国人现在都选择在线购物,因为无论什么商品,就算小如眼镜或尿布,都可以通过邮件快递便捷地送到家门口,甚至可以通过无人机快速送达。 统计数据显示,我们在现实世界中遇到心上人的概率会越来越小,因为约会也几乎全部转移到了数字世界。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全球大约12 亿名学生离开实体教室,迁移到数字世界完成学习。其实,新冠肺炎疫情之前,只需要完成线上课程的美国大学生每年增长超过35万人。 可汗学院目前有来自约19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 000万名学生参与其在线学习课程,BYJU'S(印度最大的在线学习网站)的注册学员约1亿人。非正式学习也几乎完全转移到了数字世界(86%的视频网站用户表示,他们是通过视频网站学习新东西的)。

有一些由现实世界迁向数字世界的活动虽然不明显,但是很有变革性,如没有实体形式的线上餐厅——幽灵厨房。 人们直接向掌勺厨师下虚拟订单,然后线上与送货服务(如饿了么和美团)沟通,将做完的食物送到家门口。顾客使用数字银行支付餐费,就像幽灵厨房一样,数字化银行没有任何实体存在。在某些国家,所有金融交易已经完全转移到数字世界,纸币已经成为过去式。中国的零售金融交易部分是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的。世界各地的实名制投票,甚至说所有投票活动,也正在向数字世界迁移。

计算机能力的惊人增长加速了数字迁移。将我口袋里的手机和把宇航员送上月球的计算机做对比,前者的处理能力是后者的1.2亿倍! 网络的新发展有望增加带宽,实现零延迟(那种与别人视频交谈时会遇到的、令人讨厌的延迟)。届时,许多其他类型的活动很快也会迁移到数字世界,如我们很快就能看到观众在管弦乐队音乐会现场,而客座指挥却能通过全息影像从世界任何地方加入进来的场面。如今,患者必须与医生在同一个房间才能进行阑尾切除手术,这限制了人们实时获得医疗救治。借助无线网络,医生将能够在世界任何地方进行远程手术。技术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满足了我们的个性化需求,它将帮助我们的孩子体验更多活动,创造更多新东西,学习更多新知识,联系更多新朋友……技术的作用远远超出任何人的想象。

从物理空间向数字空间的迁移标志着孩子们的生活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虚拟数字空间中发生的事件并不是他们生活的附属品,而是构成生活的一些最重要的元素。物理空间的局限性曾塑造或限制了我们对生活的设计,但是如今却不会再限制我们的孩子。

休斯敦,我们有麻烦了

尽管数字世界已触手可及,为人类提供无限可能,但所有的孩子,包括我儿子,都有可能会见识到这个世界黑暗的一面。数字世界的优点的确数不胜数,但各类棘手问题也层出不穷,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父母很少花时间来制定参与数字空间的基本规则,这是我们在这方面的纰漏。过去20年,我们一直在兴奋地探索如何将各种活动迁移到数字世界,但我们没有意识到如何维护数字世界里的公民社会。由于对数字世界里的行为缺乏标准,同时人们可以在这个世界里随意开展匿名活动,我们实际创建了一个这样的环境:不断优化自身,然后自寻毁灭。

我们需要提出标准、注明规则,明确什么才是有意义的和文明的在线行为。这有助于我们的孩子在网上优化自己的同时,也能帮助其他人扬善戒恶。我认为,作为数字世界的公民需要在网络空间中负责任,遵守健康行为规范。真正发挥作用的数字公民是那些知道在虚拟空间如何尊重他人及与他人互动,并使用技术来改善虚拟环境和实体环境的人。如果我们不清楚如何创造出一代积极、高效、文明的线上数字公民,那么这令人叹为观止的平行空间最终将变成一个大家都唾弃的地方。甚至可能发展到人们想迁移回现实世界却为时已晚的地步。这个后果是灾难性的、无法挽回的。本书的目标就在于开启新的对话,帮助我们的孩子在数字空间中茁壮成长。该书会教孩子成为有贡献的数字公民,能够积极塑造数字空间及其中发生的一切活动。本书如同我们的用户指南,引导我们进入亘古未有的数字世界。

我们将在第1章里明确影响我们在数字世界中正常运作的四种数字功能障碍,并探讨如果不破除这些障碍,会存在哪些风险。第2章着眼于向孩子传达我们对他们在线行为的明确期待,我们的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克服这些问题的措施。目前形势紧急,在线安全教育力度远远不够,我们需要用更全面的方法来打造未来的数字公民。第3章到第7章分别讨论了孩子们需要学习的五种实用的数字公民技能,包括均衡安排、平和包容、见多识广、积极参与、保持警觉。最后的两章中,读者们将会认识我们团队的其他成员,以及知晓我们对未来数字世界的期望和愿景。

目前的数字世界存在着一些功能障碍,如果你下意识地想要退出数字世界,我也不会反感你的做法,因为确实有人提过类似的建议。最近我了解到社会上有这样一种风气,即鼓励父母做出让孩子在八年级之前远离任何电子设备的承诺。有些人声称,他们听说硅谷科技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不让他们自己的孩子接触电子产品(据我所知,这个说法来自10年前对史蒂夫·乔布斯的一次采访,当时人们误解了乔布斯的话)。

是的,远离数字世界可能会在短期内让人感觉更好,但它也剥夺了我们的孩子从小养成良好习惯的机会。这和我们为了防止孩子接触仇恨言论就不让孩子阅读的做法很相似。让孩子完全远离电子设备,他们就失去了养成数字世界健康习惯的重要机会,实际上会增加风险、增多危险。要想实现终身学习,承担养家糊口的责任,或是成为现实世界的领导者,我们的孩子必须从小就要学会如何负责任地使用数字工具。问题不在于科技本身,而在于我们没有对孩子如何在数字世界中成长提出正确的要求。对孩子提出要求、明确期待,并确保科技平台能创建健康的在线社区,比完全切断孩子和电子产品接触要难得多,但这是我们作为父母可以为孩子做的、能确保孩子有个健康、快乐的未来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认识你的向导

当我还是个呆萌的幼儿园小朋友,我的科技之旅就已经开始。当时妈妈认为我们家应该有一台 Apple IIe计算机,方便我学习未来时代的技能。得益于她在罗德岛大学工作,我便可以访问Gopher和Telnet(互联网的早期版本),这启发了我:通过单击按钮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专家联系是有可能的。时光飞逝,我在美国参议院工作时看到了我小时候玩过的技术如何将选民的声音直接带入我们在华盛顿特区的办公室。多年后,作为家乡的首席创新官,我再次利用科技,让家乡成为美国第一个在所有州立学校教授计算机技术的州,帮助人们更容易地获取大学教育,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安全,把学生打造成解决问题的科技人才。

2012年,我被任命负责美国教育部教育技术办公室的工作。在奥巴马政府执政期间,我目睹了科技如何让第一代大学生更容易规划大学教育、申请大学项目:科技如何增加退伍军人获得医疗福利的机会,科技如何识别潜藏的恐怖分子,防止他们损害国家利益。我的职位让我有机会与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公司密切合作,因此我对技术力量有着独特见解,这种技术力量让我对人类的身份深感自豪。目前,我担任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的首席执行官,工作期间,我的工作重点是利用科技确保所有学生都能获得高质量的学习机会以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

妻子桑德拉(Shaundra)和我育有4个很优秀的孩子。尽管我的职业让我一直在钻研科技和学习,但我们夫妻俩已经意识到我们完全没有准备好怎样给自己的孩子培养技能,这些技能都是他们在数字世界中茁壮成长所需要的。我们又很幸运地能够总结从父母那辈学到的经验教训,努力教我们的孩子做出正确的决定、尊重他人并向好的榜样学习。比如在给孩子进行初步的两性关系教育时,我们想起父母当初给我们解释宝宝从哪儿来时的尴尬神情,不禁哈哈大笑,但即使是尴尬的记忆,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参照,帮助我们在给孩子讲相同话题时改进方法。

然而,很多家长和老师却没有任何参照可以帮助孩子成为发挥积极作用的数字公民。许多书籍和博客似乎更侧重于拿科技带来的危险吓唬我们,而不是提供策略教我们的孩子使用科技来丰富生活。类似《恶灵存在:他在你孩子的后兜里》( The Boogeyman Exists : And He is in Your Child's Back Pocket )或《最愚笨的一代:数字时代如何愚弄美国青少年并危害我们的未来》( The Dumbest Generation : How the Digital Age Stupefi es Young American and Jeopardizes Our Future )这样的书让我们感到害怕,不仅如此,还让我们忽视了一直不教孩子正确使用科技的严重后果。我们在抚养孩子时所观察到的事实,或者我在世界各地教育系统中所看见的例证,都没有证实科技正在让孩子变得更笨,并且实际情况恰恰与之相反。

在与其他父母交谈时,我发现我和妻子并不是孤军奋战。这促使我踏上征程,寻找父母和教师可以使用的各种策略,帮助孩子在数字世界取得成功。本书适用于父母、社区领导者和教育工作者,他们可以将本书的一些深入见解转化成实际行动,在不断演变的数字世界中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父母有时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真希望我早点知道这些见解。现在我的孩子都长大了,现在开始会不会太晚了?”我要说的是:改变家庭的数字文化,永远不会太晚。当然,某些原则在刚接触网络的孩子身上更容易落实。但是,即使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网龄,现在重新考虑何种方式可以帮助他们在数字世界中茁壮成长,也为时不晚。无论你是幼儿家长或教师,还是少年、青少年或介于两个年龄段之间学生的家长或教师,都可以应用本书中的方法将孩子塑造成健康的数字公民,甚至学会应用它们来改善自己的网络行为。

考虑改变一所学校或一个家庭的数字文化时,重要的是父母和孩子都要参与其中,而不是“严以待人,宽以待己”;让大点儿的孩子参与,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数字体验所养成的习惯提出建议。父母或者教师可以谈谈成为发挥积极作用的数字公民的重要性,帮助孩子了解在数字世界中采取恰当行为的意义。在使用技术方面,确定你们现有家庭文化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作为一个家庭,你们在哪些方面做得好,在哪些方面有待改进)。确定他们对做出改变可能有的顾虑(例如,手机不在我床边,我能否准时醒来)。改变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持续的探讨。请记住,尽管会向孩子征求意见,但是你仍然拥有最终决定权,不允许孩子讨价还价。

我的目标是开始一场关于在数字世界中如何抚养孩子的新研讨。其实我们早该行动了。这场研讨既不建立在恐惧之上,也不回避数字技术,而是应用我们在现实世界中已经熟悉的优秀育儿经验和教学技能,帮助我们的孩子,确保他们在数字世界中取得成功。如果我们做好了,我们将为所有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我们将为所付出的努力感到自豪,也会满怀希望地展望未来。

理查德·库拉塔 3N8cUPfMn+KuaDGy0eTndXFQbj49sjE5/IIfw+uRHE2S7txVSg8O/lrIzz7FEDz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