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公共行政研究的主线:公共行政研究管理主义路径的证成

作为现代社会科学的公共行政学科,自诞生至今,发展不过百余年。在这期间,公共行政学科直面了两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社会结构转型和治理革命:一次是公共行政学科诞生的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而另一次则是20世纪80年代绵延至今,但尚未结束的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时代变迁和社会转型一方面使得公共行政学科在回应治理问题时产生的公共行政理论和方法具有了普遍性特点;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公共行政学科诞生在美国,公共行政学是在美国的历史脉络、社会情境、理论语境中来回应时代变迁和社会结构转型提出的治理问题的。这就意味着公共行政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它具有普遍性特点;但另一方面,这种普遍性是隐藏在美国特定的治理需要和治理问题之下的。 对现代公共行政学科的美国形式和现代性本质的充分认识,是对公共行政理论进行研究的前提。

公共行政学科是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它研究的对象是人类自由的创造物,而不是服膺于必然规律的自然对象。人文社会科学无法像自然科学一般去追求绝对的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对象,也无法用客观对象去检验主观认识的绝对正确性。 因此,人文社会科学在研究人类社会和人类行动的时候,并不是在研究一个完全外在于自身的对象,而是研究者在一个先在的理论透镜里塑造的主观的客观存在。 这一主观的客观存在是能动的反映,它一方面展现出了这一对象具有一些先在于研究者的性质或者表征;但另一方面,它也规定了这一对象的应然状态。研究者在研究人类社会和人类行动的时候,就已经在改造这一对象了。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和观点的有效性检验不是建立在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真理符合论”上,而是建立在思想和观点相互竞争、相互说服的旨在实现研究者与行动者的理解一致的“真理共识论”上。那么,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缺乏科学的统一本身就是人类实践与认识互动关系的体现,人文社会科学自然展现出多种理论相互竞争的理论丛林状态,一些理论可能居于支配性地位,而一些理论可能居于边缘性地位。公共行政学科同样如此,一方面它面临着两次间隔较短的重大社会转型和治理革命,使得公共行政学科知识积累和理论发展难以与重大社会转型和治理革命形成同步;而另一方面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部分, 公共行政学科本身就无法实现建立在绝对真理之上的学科内部理论和方法的统一的梦想。

公共行政学科理论纷繁复杂,观点的相互冲突虽然是公共行政学科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本质体现,然而也受到剧烈时代变迁和社会转型的影响,但并不意味着公共行政学科理论脉络的梳理和分析就是不可能的。对公共行政学科理论脉络的梳理和分析,一方面能够更为全面和清晰地分析公共行政理论与生发这一理论的历史脉络、社会环境、治理问题和观念语境间的互动过程,展现公共行政理论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另一方面,也是对人类公共生活和治理实践做出批判性的解释和应然性的构想的必由之路。 faZohL5y81JleKxhp+nAVE4QN4LJCtCGT93QRkY8cFEZVsF5EBJhokt/cK+vJQx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