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艺术与政治

现代的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的艺术,为一种重大的文化现象。我在《现代艺术的归趋》一文中,指出站在艺术自身立场,这是为新艺术开路的先锋;它破坏了传统艺术,但它本身还不能代表艺术建设性的一面;所以它有如陈胜、吴广一样,能亡秦而自身并不能立国。这种说法,搞这一派艺术的人,当然不愿接受。但历史是无情的,现在抱着此一见解的,决非我一人,这只有等历史来决定。二十世纪以来的艺术界,派别之多,兴亡之速,为过去所少见。这一切,可以说为正在苦闷中摸索的现象。摸索的本身是可贵的,但摸索的成果便不一定是可贵的。不了解这一点,便无法了解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

我站在政治社会的立场,认为现代艺术可能是为共党世界开路;这一说法,引起了台北信奉抽象主义的人们的反感,认为我是把他们“划给敌人”。这种由性急而没有好好了解我原有的语意,因此而引起语意上彼此不相对称的混乱,我在答复(见九月二、三两日《联合报》)中已简单指出了。这里再稍从正面来说明文化对政治的影响。

文化对政治的影响,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自觉的积极的影响。所谓自觉的积极影响,是文化工作者把自己所说的或所创造的,当作人类或国家民族的一个理想,而希望大家共同去追求。他们的起点,当然是对现状的不安不满;但他们在观念已突破不安不满,而自己已经另找出通向可安可满的一条通路。历史上最大的例证,即是近代的人文主义、启蒙主义,它是为近代自由民主世界开路,或者说是为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开路,这大概不会引起人们反对的。而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人最喜欢说德国的哲学,尤其是德国的黑格尔哲学,是为德国的军国主义开路,甚至有人说是为希特勒执政开路;因为黑格尔的哲学中,把普鲁士人的地位提得太高了。尽管这说法未必全对,德国人听了,更不会以为然的,但其中不会全无道理。

另一种是不自觉的消极的影响。所谓不自觉的,是说文化工作者并没有想到会发生什么影响,更不希望发生与他希望相反的影响。所谓消极的,是说某种文化,只发生了否定性的作用,而不能发生积极性的作用。但人类社会,不是能在纯否定中生存发展的。所以只发生否定性作用的文化,常常是为另一文化开始。最明显的例子,有如俄国大革命前的虚无主义。这类的思想作品,只是有很锐敏的时代感觉,把时代的苦恼、烦闷,吞到自己的生命里面去,再把它表达或表现出来,而不另外追求突破苦恼、烦闷之道,因此,它的自身,对时代而言,也只能是消极的。在绘画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如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的达里,在一九三四年所画的对内乱所预感的酷烈残暴的形象。

以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为中心的现代艺术,是对现代的苦闷与绝望的象征。我想,他们对于现代的苦闷与绝望,似乎认为这是西方文化自身所得出来的苦果;最低限度,他们在西方文化中,发现不出能突破苦闷与绝望的通路。因此,他们便否定整个的文化,并否定由文化所建立的生活秩序。日人谷川彻三在其《二十世纪艺术》一文中说这种艺术,是以“西方的没落”为其社会心理基础,大概也是从这里着眼。他们不仅背弃了自然,背弃了文化,并且也背弃了社会;他们是在“孤独的决意之下”,来开始他们的活动。这是“否定精神”的力的表现。否定的归结,只有走向虚无。从欧洲的文化说,从欧洲的社会讲,这种否定,并不是没有它历史上的意义。为了要“生新”,必须先“去腐”。但他们自身最后所能把握的,只是面对着一个不可测度的深渊,不可测度的虚无世界。人生、社会,不可能在这种深渊,在这种虚无世界中安住下去;因此,它本身的命运,只会不自觉地、消极地给政治社会以影响,亦即是为其他的东西,做开路的工作。或者它不一定是为共党世界开路,但在现实上,磨拳擦掌,窥伺在自由世界一旁的,正是共党世界的强大力量;我在自由世界中,还发现不出可以与共党世界相颉颃的新生的文化力量。假定自由世界的一切都被成功地否定了,继之而起的到底会是甚么呢?我不是艺术家,站在纯艺术的立场,我用不着反对甚么。我说现代艺术,可能为共党世界开路,其着眼点乃是在告诉对自由世界有责任感的文化人,应面对与世运有关的文化、观念问题,是如何走到了穷途末路,必须有最大的反省,作最大的努力。

一九六一年九月八日《华侨日报》 N0YtDaynQd9BFc9OuX4SsuSYsImrm/yydiRlrXHKUp2pctElWTVMpGc4XnrFpbW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