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甲集再版序

兹当甲集再版之际,仅述两事以资感念。第一是在周弃予先生阅过的一册文录上,注出的错字有五十七个之多,我便借回来一一改正,得以偷懒省去自己的再校工作。此外,我还发现他在八个地方记下了问号。对于这些问号,虽然除了二十一页第十行提到五四运动的几句话,实在近于粗率,深感不安外,其余的我不愿另外表示意见,但周先生肯这样认真地细阅这本文录,实使我感到荣幸。其次,文录出刊后,程沧波先生曾写了一篇介绍文章,称誉过当,某机关报的星期专论曾指射这是文人的互相标榜。但我知道沧波平生是不轻作谀词的人。他之所以称誉过当,恐怕完全是出自他对时代的感觉。读者若从沧波文章的正面来衡量我个人,我便会觉得非常惶恐。但若从他文章的反面去正视此一时代,了解此一时代,则将立刻发现由他那一副苍凉感情所浮出的文字,也实有其客观的意义。他在文章收尾处更补上顾亭林初看见《明夷待访录》的一段故实,他说他自己不敢自拟于亭林,而以黄梨洲期待我,这或许更增加标榜之嫌。但我觉得,顾亭林、黄梨洲这两个姓名,现在的人看起来很以为光荣,但在当时一般人看来恐怕是不祥之物。我国历史中,政治势力才是最动人的东西。担当一个与现实政治势力经常处于危疑状态的人类责任,独往独来,这并不是讨便宜的勾当。因此,时代假定依然需要顾亭林、黄梨洲,这将是与人无竞、与世无争的一条人生道路,而沧波正不必以此谦让未遑的。所以我依然把沧波的那篇介绍文章附录在文录的后面。

一九五七年七月徐复观于私立东海大学 uGhBasbAoOxQDLYkfkNKMWO0KtfszJ5wlGJvYgOQ8MQKrTeJyiaz55peOgyqheS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