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尚书》中《康诰》以外的有关文献

现在略谈《尚书》中《康诰》、《酒诰》以外的有关文献。

《大诰》是周公“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即是讨伐武庚的诰辞,和其他各篇一样,先用“王若曰”,以后用“王曰”。此时周公正摄政称王,此篇之“王”皆指的是周公,两汉今古文家,皆无异说。屈先生在其大著《尚书释义》的标题下谓“本篇是否作于周公,虽不能定,而其为西周初年作品,则无疑义”;在“王若曰”下注,“王谓成王”。按《大诰》系史臣纪录周公诰命之言,不是像今人写成一篇文章在那里念,所以中间夹着两个“王曰”。屈先生之所谓“作”,不知何义。若谓不知道纪录者是何人,则凡是这一类的文献,实皆无从查考;若谓不知是何人所说,则屈先生既定“王若曰”之“王”是成王,自系成王所说。以《大诰》的“王若曰”之王为成王,第一道关卡通不过的是“义尔邦君,越尔多士、尹氏、御事,绥予曰,无毖于恤,不可不成乃宁考图功”的这一句话。这句话的意思应当是“宜乎你们大家这样的安慰我,叫我不要以忧患为劳苦(此用伪《孔传》之意),不能不完成你(乃)父亲文王(宁考)所图谋的大功”。《大诰》称“宁王”者七,“宁王”即是文王,这是没有争论的;称“宁武”者一,“宁武”即是文王、武王的合称。死了的父亲称“考”,此处的“宁考”是指死去的父亲文王言,也不应当有问题。全篇称宁王而此处称宁考,乃出于邦君、多士们向训诰者进言,所以说“你死去的父亲宁王”,这怎能扯到文王的孙子成王身上去呢?则此训诰者不是周公是谁呢?“王若曰”、“王曰”不是周公又是谁呢?

但屈先生在他的大著《尚书释义》中对此的解释是“宁考即文考,亡父也,乃金文中习见之语,此谓武王”。宁考是武王,训诰的自然是成王了。按金文有习见的文考,大概没有出现宁考。以文考为亡父的泛称,则文考下面必缀以其考的名字,以示文考某某人。例如卫鼎“卫肇乍厥文考已中中 ”、献 “乍朕文考光父乙”、鲁侯熙鬲“用享 厥文考鲁公”、利鼎“用乍朕文考□白 鼎”、匡卣“用乍文考日丁宝彝”、师汤父鼎“师汤父拜稽首乍朕文考毛弔将彝”。周初仅称“文考”的,则必系文王的诸子称死去的文王。这和如以“文祖”泛称已死的祖父,则“文祖”下必缀祖父的名称,如师遽方彝“用作文且(祖)它公宝 彝”;而仅称“文祖”,则必系文王的孙子称自己的祖父文王,是同样的情形。所以《康诰》“今民将在祗遹乃文考”,《洛诰》“王命予来,承保乃文祖受命民”、“朕昭子刑乃单文祖德”,屈先生对此皆不能不解作文王。《逸周书·五权》周公旦曰“维在文考”;《本典》周公曰“臣闻之文考”,这都指的是文王。《大诰》称文王为宁王,则此“宁考”必系指文王。不论在文献上,或在金文上,断乎没有以“文考”或“宁考”指的是武王之例。何况《洛诰》周公向成王称“厥乃先烈考武王”,《逸周书·大戒》周公答成王之命“于敢称乃武考之言曰”,《本典》成王自称“呜呼,朕闻武考”,则成王称武王为“武考”,正如文王诸子武王、周公、康叔等称文王为文考,是完全相同的道理。《大诰》称文王为宁王,而称宁考却变成了死去的武王,这正是因个人预定的观念歪曲了史料的显例之一。听训诰者当着“王曰”的“王”而说“你应完成你死去的父亲宁王(宁考)所图谋的功烈”,则此“王”一定是文王的儿子,“王若曰”的“王”,除了周公还能找出第二人吗?

再进一步可从《大诰》的称谓上,略加研究。我发现《大诰》有两种显然不同的称谓,一种是以“予”字为主的称谓,间用“我”字、“朕”字。“予惟往求朕悠济”,“予不敢比”, “宁王遗我大宝龟”,“予翼以于敉宁武图功”,“我有大事休,朕卜并吉,肆予告我友邦君……曰,予得吉卜,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予造天役”,“予不敢不极卒宁王图事”,“肆予大化诱我友邦君”,“予曷其不于前宁人图功攸终”,“予曷敢不于前宁人攸受休毕”,“若昔朕其逝,朕言艰日思”,“肆予曷敢不越卬敉宁王大命”,“予永念曰,若穑夫,予曷敢不终朕亩”,“予曷其极卜敢弗于往”,“肆朕诞以尔东征”。上面的“予”、“我”、“朕”,不待说,是“王若曰”的“王”的第一人称。

但另有一种称呼,是以“冲人”、“小人”为主。“洪惟我幼冲人”,“已,予惟小子”,“越予小子考”, “越予冲人,不卬自恤”,“已,予为小子,不敢替上帝命”。这里的“冲人”、“小子”,指的是什么人呢?主张“王若曰”的“王”是成王的人,正好以此为成王的自称,以加强他们的论证。上面的“冲人”、“小子”,若是成王的自称,则是第一人称。在《尚书》中可以确认为成王所说的话,无如《洛诰》。《洛诰》中有关成王的第一称是“王若曰,公明保予冲子,公称丕显德,以予小子扬文武烈”,“予冲子夙夜毖祀”,“王曰,公,予小子其退即辟于周,命公后”。第一人称的“冲子”、“小子”,都是“予冲子”、“予小子”,没有例外。《君奭》“在今予小子旦,非克有正”,“今在予小子旦,若游大川”,这里的第一人称也是“予小子”。再推上去,《汤誓》“非台(我)小子”,这里的第一人称也是“予(台)小子”。但《大诰》则是“洪惟我幼冲人”、“予惟小子”,在“冲人”、“小子”上面多了一个“惟”字。这种句法构造上的显然不同,有什么特别意义没有呢?《说文》十下“惟,凡思也”,意思是把“常思”、“念思”等都包括在内之思。这是“惟”字的本义。王莽摹拟《大洛》而作他的《大诰》,将“惟”字皆用作思念之意,若此,则“予惟小子”、“予惟冲人”,其意乃是“我想到小子”、“我想到冲人”,则此处的“小子”、“冲人”,不是第一人称而系第三人称。因管叔流言周公将不利于孺子,所以周公在训诰东征时,一定要提到孺子,“予惟冲人”是“我想到冲人”,“予惟小子”是“我想到小子”。至于“越我冲人”,应连同上文一气读下,“予造(遭)天役,遗大投艰于朕躬,越(以及)我冲人,不卬自恤”,这话的意思是说我和冲人都遇着这样大的困难。“越予小子考”的“越”字同样是“以及”的意思,用“越”字,正是周公把自己和成王关连在一起,以反击“公将不利于孺子”的流言,这不是很自然的吗?同时,在《多士》、《多方》的训诰中,王决不曾因自谦而自称“小子”或“冲人”,亦可证明《大诰》中的“小子”、“冲人”不是践阼称王的周公,而系周公指犹在储君之位的成王而言。至于《康诰》中的两个“汝惟小子”的“惟”应与“虽”同义。惟、虽通用,这在《经传释词》中已有说明的。

从称谓中判断周公、成王地位的变迁,可以《洛诰》作一个分水岭。《洛诰》是史臣纪录周公把政权交还成王时的情形。周公开始说“朕复子明辟”,即是说“我恢复你的明君之位”。中间述成王向周公请求“诲言”,及周公对成王的“诲言”。周公又重申“予不敢废汝命(不废成王的天命即政权),汝往(汝往即君位)敬哉,兹予其明农哉(退隐于农事)”,接着成王说“予小子其退即辟于周(退而即君位于宗周),命公后(册封周公之子)”,并挽留周公不要离开。把这段政权交替的情形叙完后,史臣以“惟周公诞保文武受命惟七年”,作全文的总结,是说明周公践阼称王,前后共有七年。此文的脉络分明,除宋人因被君臣大义所迷,故立曲说外,今人实无写翻案文章的必要。《洛诰》以前,成王只是储君的性质,《洛诰》时决定“复子明辟”,但尚未即位,所以周公对成王称“孺子”、称“冲子”、称“小子”,从未称其为“王”。司马迁及刘歆以《召诰》为七年返政时所作,故周公不称王,而对成王的称呼,在“今冲子嗣”以后便一直称王。《无逸》、《立政》,是周公就臣位以后教诲成王的,《无逸》则两称“嗣王”,《立政》一则曰“告嗣天子王矣”,再则曰“孺子王矣”,三则曰“咸告孺子王矣”,四则曰“今文子文孙,孺子王矣”。绝没有仅称为“孺子”之事,更不再称“冲子”、“冲人”、“小子”。这种称呼上的变更,难道说不能反映周公曾践阼称王七年后,再把王位交回给成王的事实吗?

还有,自《大诰》起,《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士》、《君奭》、《多方》、《立政》,皆盛称文王,而仅偶然一称武王,《无逸》则完全不称武王。《洛诰》周公面对着成王,一称“王命予来承保乃文祖受命民”,再称“朕昭子刑乃单文祖德”,而仅一次提及“越(及)乃光烈考武王”。这种情形,与周初之诗互证,可知武王在周公及一般人心目中,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并且可能有许多过失,不足为训。但在《洛诰》及《顾命》中的成王口中,则必“文武”并称,绝不例外,因为他是武王的儿子。这一点也可证明从《大诰》到《多方》中的“王若曰”、“王曰”,必然是周公而不是成王。

周公若未践阼称王,则鲁国何以得用天子的礼乐?而“周公在丰,病将殁,曰,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按当作‘附离’之‘离’解,即‘比’之意)成王。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史记·鲁周公世家》),这将作何解释?封建诸侯,是王者之事,《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周的富辰谓:“昔周公吊二叔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室。”周公未居王位,他有什么资格封建亲戚?而封建时,在“文之昭”、“武之穆”外,还有“周公之胤也”,等于把家产分作三大份,文王的后人、武王的后人,及周公的后人,各占一份,这又说明什么呢?且从来没有人注意到周公之“周”,乃周室之国号。历代曾有以其本朝的国号为封邑的吗?周公所代表的即是周,故即以周公称之,这是非常特殊的称号,不仅因为他的功勋太大,而且他曾称王七年,而又肯把王位让出来的特殊地位的关系。 qsmdhBANAYhCwLJ6nHFBLgVQrhDpp3VkUXZNVOt7abW42gPChMoyn7p+JW8g9fr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