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九、《易传》与道家的关系

由“阴阳”一词,以审定《易传》与道家的关系,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有的认为道家出于《大易》, 亦有人主张《易传》是受道家的影响而成。《易传》与道家,在思想上,一主阳刚、一主阴柔;一主积极、一主消极;一要建造人文、一要返回自然。这种思想上的不同,只要稍为平心静气地读读两方的原典,即不致受王弼《易注》的蒙蔽,而承认是两不相干的。两者共同之点,乃在以阴阳解释宇宙的创生变化。这到底是先由哪一方面发展出来的呢?我因为下面的理由,认为是由儒家系统的《易传》作者所先发展出来的,但在发展出来以后,道家后学所受的影响,却大过于儒家内其他系派所受的影响。儒家全面受此一思想的影响,恐怕是在秦统一天下以后。

首先,《老子》及《庄子·内篇》,对于宇宙创生的过程,是用“有”、“无”两个概念来说明的。而《老子》上的“负阴而抱阳”,及《庄子·内篇》中所用的“阴阳”一辞的意义,依然是属于春秋时代的意义。 道家中新义的“阴阳”一辞比较多的,始于《庄子》的《外篇》、《杂篇》。《外篇》、《杂篇》凡用“阴阳”一辞的,都可以说,在《庄子》中是比较迟的材料,且其应用时,较《易传》更为成熟明白;应用的范围,较《易传》更为广泛。就一般思想发展的情形说,《易传》上阴阳的观念应当在前,而《庄子》上阴阳的观念应当在后。

其次,《周易》本来有两个性质不同的符号“ ”与“ ”,由这两个符号所成的八卦,皆象征的是实物,后来则代以刚柔,再由刚柔而代以阴阳,这是顺着两个基本符号而来的很自然的演进。《易传》“太极”的观念,相当于道家“无”的观念;“阴阳”的观念,相当于“有”的观念, 但较“有”的观念更为明确而易把握。若前期道家已经把“阴阳”的观念演变完成,则对宇宙生化过程的说明,不必用“有”、“无”两个不易使人把握的观念。若《易传》的“阴阳”观念系由道家而来,则《易传》中不可能毫无“有”、“无”两观念的痕踪。后期道家虽继续保持“无”的观念,但几乎都是用“阴阳”去代替“有”的观念。由此可知,老、庄自身还没有后来的阴阳观念。

又其次,《庄子·天下》篇“《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数语,我怀疑这是把注释混为正文的结果。因为《庄子》中较早的材料只称“《诗》、《书》、《礼》、《乐》”,如《徐无鬼》,而较迟的材料则始称“六经”,如《天运》。而《天道》篇的所谓“十二经”,迄不能得其解。《天下》篇从全篇看,乃是出于庄子或庄子最为接近的学徒之手,不应出现“六经”的完整名称,而其上文正是“其在《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搢绅先生多能明之”,仅称“《诗》、《书》、《礼》、《乐》”而未及《易》、《春秋》,故知下面说到“《诗》以导志”的六句话,当为注文的混入。虽然如此,《礼记·经解》只称“静絜精微,《易》教也”,而未及阴阳。以“道阴阳”称《易》,实与《庄子·天下》篇这句话,有密切关系。由此,可以了解两点:(一)后期道家所取于《易》学者,仅在《易传》的阴阳观念。(二)道家学徒承认阴阳的新观念是出于《易传》(过去经传不分),而不是出于自己的先辈。《易》学的传承是以齐、鲁为中心,则《易传》受南方道家之影响而成立于南方儒者之说,可谓全无根据。

先秦道家,无受新五行观念影响的。《庄子》中仅《说剑》篇有“制以五行”的话,而《说剑》篇之出于伪托,早有定论。但《礼记》中凡提到“阴阳”的,几乎都与五行组织成一个系统,这说明儒家内其他系派,受阴阳观念的影响,如后所述,是较道家为迟的。

现在要进一步研究的,何以《易传》中阴阳思想发展完成之后,先受影响者却是道家,而不是儒家其他各派呢?

就我个人的了解,儒家所说的“天”,自孔子、子思到孟子,乃是道德性的天。如实地说,这是道德精神所达到的境界。这种精神境界,表面上好像是由天所命于人的性、人的心,实则是由人心之量的无限扩充而感到直通于天。如实地说,天只是人在精神中的一种感受性的存在,不要求有什么严格的客观规定。而由心到天,也不须另要什么媒介物,以致增加其夹杂性。荀子所说的天,是自然性的天,所以他便用上了阴阳的观念。但他把自己的思想,完全限定在经验界内,与天不发生关连。阴阳,是气,是物质的观念,所以《庄子·在宥》篇广成子答黄帝“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谷”、“欲官阴阳以遂群生”之问,为“而所欲问者物之质也,而所欲官者物之残也”。老子由思辨所建立的道与天的观念,客观的自然法则的意味比较重。由此以言宇宙生化的过程,很自然地会落到物质的构造上面去。这从知识的架构来讲,倒是一个大进步。至于后来儒家由阴阳的架构以言心性、言道德,这是儒家思想内《易传》这一系派影响的扩大,也是儒家思想性格本身的一大转变。 8aQgAeV1V2I8Xbl1Ov2mLjVNbPXlWwyot8mWbyAv0P6ER33e2Bbpd04LksxICkU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