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六、《甘誓》的成立时代及其中的五行问题

屈先生因《甘誓》中有“六卿”、“五行”、“三正”三个名词,尤其是有“五行”的名词,而断定它“用了终始五德之说”,“但《墨子·明鬼下》、《庄子·人间世》、《吕氏春秋·召类》篇和《先己》篇,都曾引述过《甘誓》,《明鬼下》和《人间世》的作成时期,虽难确定,但《吕氏春秋》乃秦八年以前完成的作品”,因此屈先生断定“《甘誓》的作成时代,当在邹衍之后、秦八年之前”。就常情讲,《明鬼下》和《人间世》,照传统的说法,皆成篇于邹衍之前。此二篇既皆引有《甘誓》,则《甘誓》又必在此二篇之前。最低限度,屈先生既“难确定”此二篇作成的时期,则亦难确定此二篇所引过的《甘誓》的作成时期。所以屈先生对《甘誓》所作的断定,在屈先生自己的文章中,是没有根据的。又按《吕氏春秋》中记有六国灭亡之事,则《序意》篇之所谓“维秦八年”,乃就初定稿之时而言,不仅吕不韦罢相后的两年间,宾客尚盛,在情理上当以全力修补初稿,即死后亦尚由其门客不断地加以修补,所以认此书是在秦八年以前完成的传统说法,不能轻易加以承认。其次,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邹衍略在孟子之后,他适梁,见到梁惠王;适赵,见到赵平原君;如燕,燕昭王拥 先驱,此乃他大倡终始五德之说的时候,由此而至秦八年,其间不及百年,从《战国策》看,当时赵、梁、燕之君,虽大为邹衍之说所掀动,但尚未见有任何一国把它应用作实际政治变动上的解说之迹。当时游说之士,亦无以此作游说之资的。所以《战国策》中,没有一处提到五行。因此可以推断,邹氏终始五德之说,除了少数君主贵族外,并没有引起其他思想家的注意。以此施之于朝廷政令,乃在秦并天下之后。如屈先生之说,必须假定在邹衍之后,有一个人,深信他的终治五德之说,捏造了这八十八个字一篇的《甘誓》,把它流传出去,于是作《墨子·明鬼下》和《庄子·人世间》的人,上了那位作伪者的大当,不约而同地承认伪造出的这篇东西是历史上的真文献,因而加以引用。自然也得到了儒家系统的人的承认,因而把它与其他的文献编纂在一起。而对《甘誓》加以引用和编纂的人,是属于三个思想系统不同的人。若以表表其先后,则是:

这在不及一百年的时间之内,就当时文献实际流布的情形说,大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墨子》中的《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篇,大概成篇在孟、庄时代以后,但研究墨学的人,恐怕很难说像《明鬼下》这些质朴的基本思想,不是成篇于孟、庄时代之前。加以《墨子·明鬼下》所引的是《甘誓》,的全文,除各处文字与现行《尚书》中之《甘誓》,颇有异同,可以解释古人引书,常有随意改定者外,其中更多出三十二个字的一整段。且全篇文字,远不及今文《尚书》的平顺,则孙诒让的《墨子间诂》谓“墨子所见古文书与今本异”,殆为可信。今文《尚书》的《甘誓》恐怕是经过儒家进一步作过文字整理的。这种整理,只有在更长的传播时间中方有其可能。现行《庄子》中间,不少的材料是战国末期的,但《人间世》恐怕是出于庄子自己,最迟也是出于与庄子极为接近者之手,而此篇仅有“昔者尧攻丛枝胥敖,禹攻有扈”,它只提到禹攻有扈的故事,并未直接涉及《甘誓》之文。由此可知屈先生不仅以《甘誓》之文为伪,并以禹伐有扈之故事,亦全由此伪造之《甘誓》而来。由现今之《甘誓》,不能断定伐扈的到底是禹还是启。《墨子》与《庄子》皆称为禹,这是一种暗合。由此不难想见,在邹衍之后,有一个人伪造了一篇东西,而得到了儒、墨、道三家的共同承认,这恐怕是不可能的事。但试看屈先生所举的理由:

第一,是因“在西周和其以前的文献里没有过‘六卿’这一名词。‘六卿’这一名词之起源,恐怕是由于晋国的范、中行、知、韩、赵、魏六族世为命卿之故。《甘誓》说‘大战于甘,乃召六卿’,可知此篇的著成,不会早在春秋前”。按《左传·成公三年》“十二月甲戌,晋作六军,韩厥、赵括、巩朔、韩穿、荀骓、赵旃皆为卿,赏鞍之功也”,《史记·齐太公世家》谓“晋初置六卿,赏鞍之功”。此乃屈先生之说之所本。但晋在此以前,事实上已有六卿。或至此而始正式定为官制,或卿有正卿与非正卿之别,故晋在事实上至此而有十二卿,而在官制上仍为六卿,此皆难于断定。不过,《左传·文公七年》称宋“六卿和公室”,则是宋有六卿,且较晋赏鞍之功一事,尚早三十二年。而郑亦有六卿。 由此可以推断,必在官制上早有六卿之存在,故宋、郑之公族,亦得起而效之。传统的一般说法,六卿与“六军”、“六师”不可分,《诗·大雅·棫朴》“周王于迈,六师及之”,《诗序》以为此乃“文王能官人”之诗;《诗·大雅·常武》“整我六师,以脩我戎”,《诗序》以为此乃“召穆公美宣王”之诗;《诗·小雅·瞻彼洛矣》“声韎韐有奭,以作六师”,《诗序》以为此乃刺幽王之诗,以上盖皆在西周之时。综合观之,六师六卿之制,其来盖久。且《尚书·顾命》有“张皇六师,无坏我高祖寡命”之语,而小盂鼎(《小校金阁金石拓本》卷三称“盂乍口白鼎”)乃记周康王伐 方归告成功于周庙之事,其中有“三左三右”之文,与《甘誓》“六事之人”相合,并与“左不攻于左……右不攻于右”之“左”、“右”亦相合。由此可知六师六人,乃古人相沿之军制。则屈先生谓“在西周和其以前的文献里,没见过‘六卿’这一名词”的说法,值得考虑。况《甘誓》的“乃召六卿”,《墨子·明鬼下》,引作“王乃命左右六人”,以现《甘誓》“王曰嗟,六事之人”推之,则不作“六卿”而作“六人”者,为近于原始文献,此盖由军队之编制而来。而“六卿”一词,殆来自整理者的以今述古。由此可知,由“六卿”一辞以断定《甘誓》之著成不会早在春秋以前的说法,恐怕很难成立。

第二,屈先生因为“五行之说,原于《洪范》,而《洪范》乃战国时的作品。终始五德之说,则创自邹衍。《甘誓》说有扈氏威侮五行,它这话是说有扈氏看不起应运而生的帝王,它已用了终始五德之说。据此,可知它的著成不在邹衍之前”。按从《左传》、《国语》看,五行一词早已流行,但与邹衍所说的内容,完全不同。假定五行之说是源于《洪范》,而《洪范》又是战国时的作品,则《左传》、《国语》中有关五行的材料,将也是战国时的人,受《洪范》的影响而伪造进去的,这恐怕是很难成立。在西周及其以前,认为政权的存废兴亡都是出于“天命”,即是出于神意。但自西周之末,天命的权威已逐步下坠,于是儒家将宗教性的天命,转化而为道德性的天命,道家则转化而为自然法则性的天命。到了战国时代,以天命言政权兴废的,可以说是绝无仅有。齐宣王伐燕胜利后对孟子说“不取,必有天殃”,孟子立刻折之以“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至于孟子所说的“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乃是对此一传统故事加以新的解释。《战国策》上,便没有以“天命”为政治上重要说辞的。邹衍终始五德之说,如后所述,乃是在政治中原始天命的观念垮掉以后,重新提出的一种新说,以重建政治上的天人关系,因而即以代替古代天命之说。此说较古代天命的观念更为具体,更为易于把握,其所以能掀动一时者在此。所以邹衍的五德终始,即“天命”的另一种说法,此观于以后凡言五德终始者,即不另言天命,可以知之。其与古代天命在本质上不同之点,天命是有目的,有所选择,有赏罚,而与人类的行为关连在一起的,五德终始,则是机械的、盲目的、定命的。但《甘誓》“天用剿绝其命,予惟恭行天之罚”的说法,完全是古代宗教性的天命的说法,为什么还要把“看不起应运而兴的帝王”的五德终始的新说,即是应五行中某一行的作用而兴起的帝王的新说,来作战争的口实呢?不仅在战国时代,不论在理论上或事实上,都找不出这种作为战争的口实,即在秦统一天下,实际采用了五德终始之说以后,也从来找不出这种战争的口实,因为邹衍的说法,实在很难言之成理,事实上不能构成强力行为的动机。而伪造《甘誓》的人,独一无二地采用在当时是一种深僻的战争口实,这未免太为突出了。再从另一方面看,由前引《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的材料,可以知道古代在政治上对水、火、木、金、土、谷等社会生活资材的非常重视。六府、五行是相关的观念,从《左传》有关六府、五行有关的资材看,在夏朝是把五行、六府当作政治上的大经大法。若承认在殷周以前,中国已有一段相当长的文化历史,则这种由长期实际生活要求而来的经验,表现于政治设施之上,在历史上并没有说不通的地方。因此,“威(依《经义述闻》当作烕)侮五行”,解释作轻烕侮慢了五行之官及五行之政,有什么不可以呢?

第三,屈先生认为《甘誓》中有“怠弃三正”的话,而“三正是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这些说法之兴起,决不会早到战国以前。何况夏人竟预知殷周的月建,尤其使人捧腹”。按一般所说的月建的三正,恐怕最早是出现于《尚书大传》,即汉初才有此一说法。陈寿祺辑《尚书大传定本》卷五“王者存二王之后,与己为三,所以通三统,立三正”。若如屈先生之说,则《甘誓》成立之时间当更后。但我们试想想,伪造《甘誓》之人,竟连殷周乃在夏代之后也不知道,而把它直接牵入到伪造的夏代文献之内,则这种无历史常识到使人捧腹的人,有什么历史知识、动机,而会伪造出禹或启伐有扈的故事,且写出八十八个字的文献来,并很快便得到儒、墨、庄三派学徒的承认呢?所以《孔传》便解释作“天地人之正道”,而《陔余丛考》则以为“夏之前有三正”,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则以为“三正者,即黄帝所纪斗纲之法”,这些恐怕都是傅会之谈。但由此亦可知前人已注意到不应当有这种捧腹的情形。“三正”可能与“六府三事”的“三事”有关。《周书·立政》有“立政任人准夫牧作三事”的话,而《诗·小雅·雨无正》有“三事大夫”,及《诗·大雅·常武》有“三事就绪”的说法,则所谓“怠弃三正”,乃指荒废了主管三事之官而言。《史记·周本纪》引《太誓》(今逸)讨纣之言有“毁坏其三正”,则是殷亦有三正之官,上推于夏,当亦不诬。

依我看,屈先生所提出的三个论证,都不容易成立,而从《甘誓》的思想内容看,则非常单纯质朴,决找不出春秋时代及其以后所发展的有关政治道德方面的内容。所以我认为此篇的原始材料,乃夏典之遗,经周代史官及孔门曾加以整理过的。 FqxqnRa3BwHRwUh5T4Of0ST16oI4tGJgLe/hIzztJetdZ0xziVH8jsuJBwNb8go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