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性情之正与性情之真

现在还应补充说明的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因其得性情之正,所以常是“取众之意以为己辞”,因而诗人有个性的作品,同时即是富于社会性的作品。这实际是由道德心的培养,以打通个性与社会性中间的障壁的。这是儒家在文学方面的基本要求。道家则要求由无私无欲,以呈现出虚静之心。他们并不强调社会性,但在虚静之心里面,也自然得到个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虽然这常是消极性的统一。但在《诗经》上,乃至后来的许多诗歌中,有的仅是劳人思妇之词,迁客离人之语,其所感所发者仅其当下的一人一事,与社会并不相干,即平时并未注意道德心的培养,也没有做致虚守静的工夫,因之,在作诗时并不曾“取众之意以为己辞”;但有的依然能予社会以感动,而成为富有社会性的作品,这又是什么缘故呢?照中国传统的看法,感情之愈近于纯粹而很少杂有特殊个人利害打算关系在内的,这便愈近于感情的“原型”,便愈能表达共同人性的某一方面,因而其本身也有其社会的共同性。所以“性情之真”,必然会近于“性情之正”。但性情之正,系从修养得来;而性情之真,即使在全无修养的人,经过感情自身不知不觉的滤过纯化作用,也有时可以当下呈现。欢娱的感情向上浮荡,悲苦的感情向下沉潜。一般人的感情,是要在向下沉潜中始能滤过、纯化其渣滓,所以悲苦之情,常易得性情之真;而劳人思妇,乃至后来许多诗人,只要能把个人当下的真感情抒写出来,因其是真的、纯粹的,所以他同时也便写出了社会在这一方面的哀乐(哀乐必相形而始能感到),与社会以感动的作用。“诗穷而后工”,正是这种道理。总结地说,人的感情,是在修养的升华中而能得其正,在自身向下沉潜中而易得其真。得其正的感情,是社会的哀乐向个人之心的集约化。得其真的感情,是个人在某一刹那间,因外部打击而向内沉潜的人生的真实化。在其真实化的一刹那间,性情之真,也即是性情之正,于是个性当下即与社会相通。所以道德与艺术,在其最根源之地,常融和而不可分。而一个人,当他在感情的某一点上,直浸到底时,便把此点感情以外的东西,自然而然地忘了,也略近于道家所要求的虚静状态。但这种性情之真,是隐现不常的,所以这种诗人常只能有一首两首、一句两句,使人感动的诗,而绝不能成为“取众之意以为己辞”的伟大诗人;因为他缺乏人性的自觉,因而没有人格的升华,没有感情的升华,不能使社会之心,约化到一己之心里面来。至于存心趋炎附势的人们,连一刹那的人生真实感也闪露不出来,所以他们的作品,只有拿去换残羹冷饭。而今日之所谓意识流的文学,乃是把“私欲”、“无明”当作人性的文学,则他们的反理性、反社会,也是必然的。但反社会、反理性的作家,能要求什么人来读他们的作品呢?

五八年七月一日《文星》第二卷第三期 mfUOG+A/t5VBtYpoNZq+hsiC/WcRlbJyguIdPZj53Vu1n7qGkwEzEes0jkPLjbL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