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六节
庄子的艺术的创造

正因庄子艺术精神的全体呈露,而将他整个的人生都艺术化了,便必然地会有“充实不可以已”的强烈的艺术冲动。 正由他有这种强烈的艺术冲动,所以他实际便创造了一个伟大的艺术品,这即是流传到现在的《庄子》一书中的主要部分。 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结集而为一部《诗经》。并且春秋时代的贵族阶级,普遍地把《诗经》中的诗,当作艺术的语言而加以使用。孔子也说:“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子路》)这也充分说明了言语艺术的自觉性。至于私人以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大概出现在老、孔时代的稍后;到战国中期而盛行。但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虽都有其文学的价值,都有其艺术性,可是,对自己文章的艺术性,有显著的自觉,而自我加以欣赏的,恐怕唯有庄周一人。前面所引的《天下》篇的一段文章中,自“以谬悠之说”起,至“彼其充实不可以已”止,中间除“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数语,系以自己的人生态度,说明其文章的内容以外,凡八十二字,皆系对其文章之艺术性的描述与欣赏。所以他的文章,正是意识的艺术创造。

在上面的一段话中,我觉得应从“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二语了解起。“以天下为沉浊”,这是以超越之心顺着天下的实情,所了解的天下;换言之,这是天下未经过艺术化以前的现实状态,此现实状态只是“沉浊”。正因为知道它是“沉浊”,才能作艺术性的价值转换。这恰可证明庄子所说的“道恶乎往而不存”,因而“不谴是非”,乃是超越、转换以后之事。而他的文章,恰是担当这种艺术性的转换的责任。从正面讲道理给人听的,这是道德教训,或者是思想的辨析,这即是庄子的所谓“庄语”。庄子认为这种“庄语”,乃是“彼非所明而明之”(《齐物论》,页七五),不仅可以不必,并且也是无效的;《齐物论》中主要的一部分,便是反复说明此意,故此处便说出“不可与庄语”的话。与“庄语”相反的话,乃是无道德的实践性的话,无思辨的明确性的话,正是纯艺术性的,其本质是属于诗的这一类的话;庄子即称这为“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的话。因这种话的本质是诗的,所以其表现而为文章,自然也和诗一样,多采取比喻及象征的形式, [1] 这即是他所说的“卮言”、“重言”、“寓言”。“卮言”、“重言”,实皆广义的寓言。“寓言十九”(《寓言》,页七四七),即是比喻与象征的表现形式居十分之九,其间当然包括有卮言、重言;这便使其所言者自然有诗的性格;在与“庄语”对照之下,而显其为谬悠、荒唐之言。但这种谬悠、荒唐之言,是艺术,是美,是超不绝俗的艺术、超不绝俗的美;所以“其书虽瑰玮,而连 无伤也;其辞虽参差,而諔诡可观”。但庄子是忘知忘言之人,何必要写出这类瑰玮諔诡的文章呢?他说这是出于“彼其充实不可以已”。“充实不可以已”,道出了古今中外伟大艺术家常常一生辛苦从事创造的真实原因。

再进一步说,他的“充实不可以已”的精神状态,实即来自他的以虚静为体之心,乃是以虚静为体之心的必然效果。因为解消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欲望及与欲望相勾连的知解,而使心的虚、静本性得以呈现,这即是打开了个人生命的障壁,以与天地万物的生命融为一体。此时不仅天地万物皆为虚静之心所涵,而自己的心成为无所不包的“天府”; 而“天府”的本身实际又是“葆光”、“灵台”。 天地万物,以其原有之姿进入到“天府”,受到“光”、“灵”的照射,而天地万物的虚静的本性、本质,益因之而显著;此即庄子所谓的“物之祖”、“物之初”。因此,天地万物,不仅为心之所涵,而且也在心这里脱皮换骨,以恢复其生命的本性。落实了说,“沉浊”的天下,转换为“一”、为“成”、为“纯”的天下,此之谓“参万岁而一、成、纯”。 此时的生命,乃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的生命;自己的精神,即天地的精神,自己精神的自由活动,即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这当然是最充实的生命、最充实的精神,当然觉得“充实不可以已”,要发而为“恣纵”、“瑰玮”、“諔诡”的文章;这乃是虚静之心的必然结果。与现代以幽暗为体的所谓“深层心理”或“潜意识”,恰是两个对极。现代艺术,因为是出自以幽暗为体的“意识流”,所以对自然、对社会,便采取深闭固拒的态度,这是最干枯、孤独的生命,他们的“不可以已”,不是来自“充实”,而是来自绝望中的喧嚷。

[1] 莫尔顿(R.G.Moulton,1849—1924)的《文学的近代的研究》( The Modern Study of Literature )一书中的第二十四章,专论诗的比喻、象征的表现。见日译本,页四六〇至五二〇。 ipyx9NZC9vgg6ppsJWCL4yh8RrCBQcVMi3HdP7D6DEEPMeoR81NsDW+LOjTwWx+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