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节
心斋与知觉活动

仅从“无用”、“和”及对自由的要求等观念,来断定庄子的所谓道,即是现在的所谓艺术精神,或者可被怀疑为这不过是一种偶合。现在我要进一步说明庄子所把握到的人的主体,换言之,他所把握到的作为人之本质的德、性、心,乃是艺术的德、性、心。我已经在《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第十一、十二两章中论证过,《老子》及《庄子·内篇》中之所谓德,即是《庄子》的《外篇》、《杂篇》中之所谓性。而庄子也和孟子一样,把作为人之本质的性,落实于更容易把握的心。而庄子所把握的心,正是艺术精神的主体。庄子本无意于今日之所谓艺术;但顺庄子之心所流露而出者,自然是艺术精神,自然成就其艺术的人生;也由此而可以成就最高的艺术。

《逍遥游》中有“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页一七)三句话,以作为“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变)以游无穷者”的根据。而三句话中,尤以“无己”为关键;无己,则自然无功、无名。《齐物论》“今者吾丧我”(页四五)的“丧我”,也即是“无己”,其真实内容,实即所谓“心斋”与“坐忘”;这是庄子整个精神的中核;全书随处都指点此一意味,随处都可以用此种意味加以贯通。兹先将心斋和坐忘两段材料录在下面:

……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依俞樾校当作‘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颜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实自回也(郭《注》:未始使心斋,故有其身);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谓虚乎?”夫子曰:“尽矣……绝迹易,无行地难。……闻以有知知者矣,未闻以无知知者也。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夫且不止,是之谓坐驰。夫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鬼神将来舍,而况人乎?是万物之化也,禹、舜之所纽也,伏戏、几蘧之所行终,而况散焉者乎?”(《人间世》,页一四七至一五〇)

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大宗师》,页二八二至二八五)

心斋的“未始有回”,坐忘的“堕肢体,黜聪明”,都是“无己”、“丧我”。而无己、丧我的真实内容便是“心斋”;心斋的意境,便是坐忘的意境。达到心斋与坐忘的历程,如下所述,正是美的观照的历程。而心斋、坐忘,正是美的观照得以成立的精神主体,也是艺术得以成立的最后根据。

达到心斋、坐忘的历程,主要是通过两条路。一是消解由生理而来的欲望,使欲望不给心以奴役,于是心便从欲望的要挟中解放出来;这是达到无用之用的釜底抽薪的办法。因为实用的观念,实际是来自欲望,欲望解消了,“用”的观念便无处安放,精神便当下得到自由。海德格尔认为:“在作美的观照的心理的考察时,以主体能自由观照为其前提。站在美的态度眺望风景、观照雕刻时,心境愈自由,便愈能得到美的享受。” 另一条路是与物相接时,不让心对物作知识的活动;不让由知识活动而来的是非判断给心以烦扰,于是心便从知识无穷的追逐中,得到解放,而增加精神的自由。并且在中国缺乏纯知识活动的自觉中,由知识而来的是非,常与由欲望而来的利害,纠结在一起。庄子在说心斋的地方,只说摆脱知识;在说坐忘的地方,则两者同时摆脱,精神乃能得到彻底的自由。一般人之所谓“我”、所谓“己”,实指欲望与知识的集积。庄子的“堕肢体”、“离形”,实指的是摆脱由生理而来的欲望。“黜聪明”、“去知”,实指的是摆脱普通所谓的知识活动。二者同时摆脱,此即所谓“虚”,所谓“静”,所谓“坐忘”,所谓“无己”、“丧我”。《齐物论》的“忘年(年是人的最后的欲望)忘义(义是由知而来的是非判断)”(页一〇八),也正是欲望与知识双忘的意思。欲望借知识而伸长,知识也常以欲望为动机;两者是在互相推长的关系,同时也是在互相解消的关系。离形即含有去知的意味在里面,去知即含有离形的意味在里面。而庄子的“离形”,也和老子之所谓“无欲”一样,并不是根本否定欲望,而是不让欲望得到知识的推波助澜,以至于溢出于各自性分之外。在性分之内的欲望,庄子即视为性分之自身,同样加以承认的。所以在坐忘的意境中,以“忘知”最为枢要。“忘知”,是忘掉分解性的、概念性的知识活动,剩下的便是虚而待物的,亦即是徇耳目内通的纯知觉活动。这种纯知觉活动,即是美的观照。

现在先考察一下美的观照得以成立的情形。所谓观照,是对物不作分析的了解,而只出之以直观的活动。此时的态度,与实用的态度及学问(求知)的态度分开,而只是凭知觉发生作用。这是看、听的感官活动,是属于感性的。但知觉因其孤立化、集中化,而并非停留在物之表面上,而是洞察到物之内部,直观其本质,以通向自然之心,因而使自己得到扩大,以解放向无限之境。 哈曼(Richard Hamann,1879—1961)在其 Aesthetik 中,对在美的观照中的知觉特性,曾与以说明,即是不把知觉用作认识事物客观性质的手段,也不利用它作行动的指导,而只是止于知觉之自身,以知觉之自身为满足,此时的知觉,乃自然成为美的观照。哈曼把知觉的固有意义,关联到美学的基础问题,其理由之一,因为普通当知觉活动时,一般人总是想以概念把握知觉后面的东西,或转向实践方面。但亦有超越上述的界限,而仅专念于知觉自身之时,此乃知觉的纯粹性。福多拉(Konrad Fiedler,1841—1895)认为画家与雕刻家是专念于“视”的人,亦即是专念于知觉之人。其理由之二是,在我们精神生活中,能因此而解除理论的关联与实践的关联。此时的知觉,由对理论与实践的疏远而得到孤立化。孤立化的知觉,可以说是不寻常的特殊状态;而成其根柢的,乃是美的态度。 并且哈曼认为美的形相,是由知觉的孤立化、集中化及强度化而得到。此时好像是专一于一个东西,而其前提条件,乃在于撤去心理的主体。 按知觉孤立化,则自然集中化、强度化;此即《庄子》上面之所谓“若一志”及“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大宗师》,页二三四)。所谓撤去心理的主体,即庄子之所谓“虚”,所谓“心斋”。心斋,是忘知的心的状态。而如前所说,他的忘知,乃是解消掉分解性之知,以使心只有知觉的作用。他说“耳止于听”,是说耳仅作听的知觉;“心止于符”,是说心仅作与听的知觉相应的知觉。又说“徇耳目内通”,是说只顺着耳目的感性知觉以内通于心,而不作分析的、论理的活动的意思。他说“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此处之心,是指分解之知的主体;此处之气,是对心斋的一种比拟的说法。心斋只有“待物”的知觉活动,而没有主动地去作分解性、概念性的活动,所以他便以气作比拟。心从实用与分解之知中解放出来,而仅有知觉的直观活动,这即是虚与静的心斋,即是离形去知的坐忘。此孤立化、专一化的知觉,正是美的观照得以成立的重要条件。

不过,这里特须提明一点的是,正因为有“己”,而“无己”乃有其意义。同样的,必须是有“知”,而“忘知”乃有其意义。庄子乃是面对着当时的知识分子而言忘知。所以作为忘知的根柢的还是某程度的知识。他虽然常以浑沌作忘知后的形容,但他的忘知实不同于一般之所谓浑沌,否则孤立化后的知觉特性,便发挥不出来。进到小孩子眼里的东西,都是美的、可以用作游戏的东西,因为小孩子多只有知觉活动。但没有知识作基底的知觉活动,可以将事物变成美的对象,因而感到一种满足。不过这种满足,不能上升到有美的自觉的程度。 3BL/q1N5tGVYlw5EzSRXM/nHuyQyZwGpL3vJYqqPC5OZcY6pQ7CZ7btBWSNF09j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