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选择的调研对象分别是美国国家档案馆(NARA)、加拿大国家图书档案馆(LAC)、英国国家档案馆(NAUK)、法国国家档案馆(NAF)和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NAA),下文简称NARA(美国)、LAC(加拿大)、NAUK(英国)、NAF(法国)和NAA(澳大利亚)。
如前文所说,国内外对社交媒体的分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国外学者安德烈·开普勒和迈克尔·亨莱因将社交媒体分为协同编辑、博客、内容社区、社交网站、虚拟游戏世界和虚拟社交世界六大类 。国内学者郭淑娟将社交媒体分为创作发表、资源共享、热点聚合、协同编辑、社交服务型和网络游戏六种类型 。综合国内外代表性观点,笔者以社交媒体功能为分类标准,将其分为四类:(1)创作发表型,主要由博客和论坛组成。(2)资源共享型,用以满足用户分享内容资源的需求。(3)协同编辑型,其代表是最知名的百科全书式知识库——Wikipedia,主要借助网民的群体智慧完成知识性内容的编写和出版。(4)社交服务型,主要包括社交网络、即时通信、社交游戏等。
据笔者2015年10月所做的网络调研,NARA(美国)、LAC(加拿大)、NAUK(英国)、NAF(法国)和NAA(澳大利亚)等共计使用了21种社交媒体,其中NARA(美国)类型最多,达15种,其余档案馆使用数量在4—12种不等,主要分布如图1-1所示,应用情况如表1-1所示。但本书出版之前,笔者又更新了调研数据,截至2020年2月9日,NARA(美国)使用了13种社交媒体,LAC(加拿大)使用了8种社交媒体,NAUK(英国)使用了13种社交媒体,NAF(法国)使用了6种社交媒体,NAA(澳大利亚)使用了7种社交媒体。
图1-1 国外典型档案馆应用社交媒体类型分布图
表1-1 国外典型档案馆应用社交媒体统计表
续表
续表
注:图表中数据更新至2020年2月9日。
分析图1-1、表1-1的相关内容,结合笔者的网络调研,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从使用数量看,因社交媒体功能和优势不尽相同,故国外典型档案馆均使用多种社交媒体,最多的美国为15种,最少的法国也有4种。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不同社交媒体的优势,扬长避短,提升国家档案馆传播档案信息的效率和效果。此外,除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常见社交媒体外,不同国家还根据自身需要选择使用特色媒体类型,如NARA(美国)使用Instagram, NAUK(英国)使用Live chat等。
第二,从使用类型看,资源共享型和社交服务型媒体使用最多,分别为11种和5种,而协同编辑型和创作发表型相对较少。这既是由前两种媒体的优势所致,也是由档案特点决定的。档案馆在传播和共享档案信息方面具有主导作用,强调用户生成内容的协同编辑类社交媒体自然使用较少。
资源共享型社交媒体根据档案呈现方式又可以细分为文字为主型、图片为主型和音视频为主型三种。笔者通过网络调研发现,无论是信息更新频率,还是用户参与的积极性,图片为主型社交媒体的使用效果远远好于文字为主型和音视频为主型的社交媒体。原因有两点:一是对档案馆而言,相比于视频,图片的制作成本更低而且周期更短,故档案馆更倾向于发布图片信息。二是对用户而言,图片比文字表达更加直观,用户可以迅速捕捉信息要点,而视频的直观性虽然胜于图片,但用户可能要花费较多时间观看才能抓住信息核心,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这显然不是用户获取信息的首选。
第三,从使用效果看,各国的特点包括:首先,发布信息与档案相关度高。据笔者调研,尽管在大多数普通人看来,档案信息枯燥无味,但上述典型档案馆并未试图为增加访问量而发布一些无关档案的信息,坚持以传播档案信息为重点。其次,信息更新频率较高。这主要是由于上述典型档案馆非常重视社交媒体,会安排专门人员负责社交平台的维护,并拨付一定经费。再次,用户的满意度较高。尽管上述典型档案馆使用的社交媒体数量较多,但对于用户评论和请求,档案馆均会在较短时间内回复,用户对档案馆回复的满意度较高,可见国外档案馆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