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宿沙氏是传说中炎黄时期的部落首领,生活在今山东半岛胶州湾一带,他是“煮海为盐”的发明者,后世尊其为“盐宗”。2013 年,中盐金坛公司创设“宿沙讲坛”,旨在打造一个以“盐与中华文化”为主题,融人文精神与科技思想于一体的传播交流平台,以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盐业文明,推动中国盐业的振兴。

2017 年,本着开放与创新精神,中盐金坛公司与南京大学、厦门大学、扬州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等高校,以及南京图书馆、金坛区图书馆以合作举办公益讲堂的形式,推动宿沙讲坛走进高校、社区,向师生和市民开放,提高讲坛的辐射力和品牌效应,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做出央企的贡献。

作为一个以弘扬学术品质、提升文化品位为追求的高层次传播平台,宿沙讲坛广邀国内外权威的专家学者用其最前沿的学术成果来展现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的最新动向,坚持就社会各界关心的议题及学术成果做交互式传播。在主办方的积极探索下,宿沙讲坛逐渐形成以下特色:

一是明确受众导向,结合受众的认知水平打造讲坛话语风格。宿沙讲坛开办七年,受到社会民众的普遍青睐,这得益于对受众群体的明确定位及受众需求的准确把握。宿沙讲坛长期在高校、图书馆、企业等地开讲,听众有较高的学识素养,主讲人就古论今、借势发挥,力图全面传播精华信息和知识。如南京图书馆原馆长、南京大学徐小跃教授开讲题为《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生》的讲座,视域广阔、体系完备、高屋建瓴、深入浅出,极具启发性。徐小跃教授以幽默而富有哲理的学术语言,独到而精辟的理论见解,彰显国学智慧,真正起到了推广传统文化、普及国学经典的作用,获得了热烈的反响。

二是加强选题策划,学术关联生活促进全民共享。宿沙讲坛的选题定位为学术性兼具贴近性,即学术关联生活,内容深入而多元,包含对时代常识、伦理道德、社会热点及行业前景等的个性解读,帮助听众博物致知、开启智慧,实现人格的完善、生命境界的提升。如中盐金坛公司副总经理钟海连博士在厦门大学围绕“王阳明心学的哲学建构及其社会心态建设价值”做讲座,从“老人摔倒不敢扶、医闹”等社会事件切入,阐述阳明心学对于化解当代社会心态失衡问题的借鉴意义,为当代建设健康向上、智慧包容的社会心态提供了重要的启迪。

三是彰显地方特色,扎根本土文化为地方品牌赋能添智。宿沙讲坛注重挖掘本土文化资源,通过介绍地方历史沿革、地理环境、乡贤事迹、文化交融、公共管理、公益事业和艺术建筑等,唤醒人们的家乡记忆,提升地域文化认同感,为当地传播先进文化搭建新的舞台。清华大学梅生伟教授在金坛区图书馆开讲《细说金坛——太平天国与晚清江南社会缩影》,以金坛为背景,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在金坛的活动及灭亡过程,从政治、经济、军事、地理和人文等方面分析晚清江南社会发展历程,为地方文史研究提供重要的学术价值。还有诸如“常州三杰”“茅山道文化”“百年鼓浪屿”等主题讲座,配合丰富的珍贵历史图片,主讲人娓娓道来、松紧有序,听众如漫步历史长廊,领略着乡土文化的魅力和内涵。

如今,宿沙讲坛已开办 95 讲,美国夏威夷大学成中英、南京大学徐小跃、中国人民大学葛荣晋、中山大学黎红雷、复旦大学苏勇、中国盐文化中心曾凡英、南京大学潘祥辉、厦门大学曹剑波、曹志平、谢清果、黄永锋等知名专家学者受邀传道、释疑、解惑,听众达九千余人。为更好地传播、普及盐业文明,深化并推动学界、业界关于盐与中华文化的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应用,中盐金坛公司对宿沙讲坛成果进行了梳理,在讲座实录基础上,增加文学含量、提升阅读品质,最终出版了这本《谈贤论道:宿沙讲坛集萃》,让求知精神在无涯学海中薪火相传,让文化力量在人类社会里生生不息。

“于热闹处安静听”,宿沙讲坛不仅是思想的盛宴、学术的殿堂,更是激发全民文化热情、提升大众人文素养的沃土,它在学术思想、科研成果与听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将知识有效地传播给听众,切实地拓展听者的眼光和胸襟。它使古老的盐业文明和现代盐业科技创新成果惠益民生,为创造美好生活贡献盐业人不竭的智慧。 DizMuiO7dqKcaMT39SjZepEyL1cBHpJowCebV/qYWuc66scg5qRN91wuQDapJMg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