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脑的产生与进化
由神经管发育形成的脑和脊髓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组成。

周围神经遍布全身,其中的感觉神经会将身体感知到的讯息传达给中枢神经系统;运动神经可以向身体发送神经冲动,完成动作。通过周围神经收集信息,加工处理后,支配与控制动物全部行为的神经就是中枢神经。

人类的中枢神经由大脑和脊髓组成。而实际上,这两个部分是由同一根神经管发育而来的。神经管是在受精卵发育到第三周的胚胎阶段形成的。

胚胎背部的一部分表皮(神经板)向内凹陷,形成一条大沟(神经沟)。神经沟逐渐变深,最后闭合,在体内形成管状组织(神经管)。

神经管进一步发育,头端膨大变成脑,尾端延伸形成脊髓。其中,头端最前侧向后膨大,形成大脑;再稍微往下一点的位置膨出小脑。也就是说,在人类胚胎发育的初期阶段,神经管就已形成,几乎和心脏出现在同一时期。

摘自《图解感觉器官的进化》(日本讲谈社“BlueBacks丛书”)

运动使小脑更发达

与其他脊椎动物(拥有脊椎骨和中枢神经的动物)相比,人类具有更加发达的大脑和小脑,尤其是大脑。这是为什么呢?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来简单地了解一下脑的结构。

人脑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大脑、脑干(含间脑)、小脑,除此之外还有胼胝体、穹隆、垂体等。

大脑在脑中体积最大,小脑位于大脑后下方,被大脑和小脑包围着的是脑干。脑干上连间脑,下连脊髓,自上而下由中脑、脑桥、延髓三部分构成。

一般认为,脊柱动物的脑也是由脑干头端膨大形成的,可分为前脑、中脑、菱脑三部分,分别与人类的大脑、中脑、小脑相对应。

因为脑的器质特点,每个部位负责接收处理刺激的类型是不同的。

例如嗅觉刺激由大脑负责,视觉刺激由中脑负责,听觉与平衡感觉由小脑负责。感觉系统的不断发达,也会促进脑的发育与进化。

大多数的鱼类、鸟类和哺乳动物都具有发达的小脑。它们凭借自身强大的运动能力,分别在水里、空中、陆地上自由自在地活动着。这全都依赖于小脑对身体平衡的调节,保证了肢体动作的协调。

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的主要中枢神经是中脑,视觉等所有感觉信号都汇集于此。

哺乳动物的大脑在黑暗中不断进化、逐渐发达

哺乳动物拥有发达的大脑,大脑是它们各类感觉刺激的“集散地”。

究其原由,得从哺乳动物诞生之时说起。哺乳动物诞生于中生代三叠纪中期,当时的地球霸主是恐龙。恐龙存在的时期被称作中生代,往前是古生代,往后是新生代。中生代共持续了约1亿8000万年,三叠纪是中生代的第一个阶段。

对于哺乳动物来说,中生代的地球几乎没有它们的立足之地,生活十分艰辛。虽说有些哺乳动物以捕食恐龙幼崽为生,但这类动物少之又少,大部分都只有被恐龙捕食的份儿。

为了躲避恐龙的袭击,哺乳动物改在夜间出来活动。在黑暗中,相比视觉,发达的嗅觉更加有用。

摘自《观人体 谈进化》( Newton Press 《日本牛顿科学杂志》)

所以,现在很多哺乳动物视力都很差,也无法辨别颜色。例如斗牛,使其兴奋的实际上不是红色,而是来回摇晃的布条;猫看到移动的物体会立刻扑上去,事实上它们对颜色的认知只有深和浅的差别而已。

灵长类也是哺乳动物的一种,但能够辨别颜色

虽然大部分哺乳动物都不能辨别颜色,但人类是个例外。人类和猴子等灵长类动物都能够分辨颜色。

简单来说,灵长类能够辨别色彩主要是因为它们会爬树。在夜里,哺乳动物主要依靠听觉和嗅觉来探查危险、捕捉猎物,灵长类动物则习得了爬树的本领。在树上,动物可以看到更多、更全面的事物。阳光照在果子上,反射出鲜艳诱人的色彩,一个缤纷斑斓的世界在灵长类动物的眼中展开。

也许就是在这一时期,灵长类动物也和其他哺乳动物一样,原本处理视觉刺激的中脑退化了,接受处理视觉刺激的职能转由大脑承担,同时兼顾嗅觉信号处理的大脑也因此变得更加发达。 b80fumIIH11bBXbTU2VOgBeL8MnMynohvK3WCd1VoevIj1nDhQC8q/20IUTo9ND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