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4章
找到最小的学习单元

4.1 知识的拆解和最小的学习单元

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方式和成年后的学习方式有很大不同。在基础教育阶段需要将所学内容逐个击破,融会贯通;而成年后的学习则面临更多的选择:出版的书籍,各类不同的课程……我们需要对学习内容进行甄别和筛选,有目的地学习。

同时,学习的内容不仅仅来源于书本,学习的机会遍布各种场合:一条广告,一次和他人的交流,工作现场专家的示范……可以说学习是无处不在的。

无论是基础学习,还是成年后对于各个领域的学习,都需要我们找到学习的基本单元。找到它也就找到了突破口,学习将变得不再困难,也会变得更有成效。

4.1.1 乐高玩具与可汗学院

乐高玩具,风靡全球,男女老少都喜欢。你几乎可以用乐高玩具搭成你能想象到的任何东西。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它几乎无所不能。但几乎无所不能的乐高积木也是由基本的乐高颗粒组成的。也正是这些基本单元,构建了乐高的神奇世界。

学习时也需要找到其基本单元。不管多么复杂的知识,也都是由基本知识点构成的。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首要任务就是找到这些基本知识点。

《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互联网时代的教育革命》( The One World Schoolhouse:Education Reimagined )是可汗学院的创始人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出版的一本记录可汗学院创办理念的书。可汗学院致力于让全球任何地方的人都可以享受到免费的基础教育。它的创办源于可汗为外甥女辅导功课的经历。

可汗的外甥女在数学的学习上遇到了一些困难,这甚至影响到了她学习数学的信心。他在辅导的过程中发现,外甥女只是卡在了某一个知识点上。因为一个知识点没有被掌握,导致整个学习进度都受到了影响,而当这个知识点被突破后,数学的学习开始变得非常顺利。

学不好数学和没有掌握某一个知识点,完全是两回事。

可汗将他对基本知识点的讲解录成视频放在了YouTube上,数百万名学生通过他的讲解,轻松地掌握了这个数学知识点。后来他辞去了对冲基金经理的职位,创办了可汗学院。

可汗学院的课程由一个个简短的知识点和配套练习组成。学完一个知识点后要完成相应的练习,只有全都掌握,才会进入下一个环节,如图4-1所示。

图4-1 可汗学院的知识点结构

这种学习方式有效地将一个个复杂的系统拆解为更容易学习和掌握的学习单元,让学习更有针对性。在基础教育阶段,每个学科的教学内容都是由一定数量的知识点组成的。中考、高考的考题也都是建立在这些知识点之上的。通过对独立的知识点逐个突破,形成了“精熟教育”。基本单元掌握了,整体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4.1.2 拆书帮与便签阅读法

“拆书帮”是国内一家致力于有效阅读的社团组织。创始人赵周在他的《这样读书就够了》一书中介绍了致力于“拆书”的便签阅读法。

“拆书”并不是真正把书拆掉,它实际上指的是解决成年人读书和学习中的痛点。

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但有时我们会面对大量的书籍而无从下手。读完了记不住,读不完又有遗憾。“拆书”就是从拆解书中的内容开始,将所读内容拆解成阅读片段。

在基础教育阶段,我们对书上的知识点是全盘接收的。我国的基础教育教材汇集了数十年的经验,由权威专家编写而成,内容完整且成体系,知识点全覆盖。所以在学习时,我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在阅读实用类书籍和各类参考资料时,如果仍然采用这种方法,就不够灵活了。很多人会介意一本书没有读完,读完了又没有记住,就是陷入了这种思维定式中。

“拆书”就是忽略全书逻辑,只从具体内容出发,将阅读内容转化为最小的学习单元。

你可以把一本书想象成一棵挂满各种礼物的圣诞树,每一次拆解就是从树上取一个你喜欢的礼物下来,而不是把礼物全部取走,因为你还会遇到更多挂满礼物的圣诞树。你无须为这棵树上还剩下多少礼物没有拿走而遗憾,低头看看你的口袋,你会发现里面已经装满了礼物。

这种知识拆解同样也是建立在找到最小学习单元的基础上的。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哎呀,我学的知识都还给老师了。”其实,当我们进入成年阶段,所学的很多东西都“还给老师”了。“还给老师”的知识以后需要有机会才能取回来,而留在自己“口袋”里的知识,才是最实在的。

4.1.3“得到”App与碎片化学习

“得到”App的诞生与知识付费和碎片化学习的大潮流密不可分。虽然大众对它有各种不同的评价,但“得到”依然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学习平台。

“得到”App会给人一种“为了让你学习,我真是操碎了心”的感觉。

怕你听不懂高深的经济词汇,我找专家用通俗的语言讲给你听。

怕你没时间了解当下最新的资讯,我找专家帮你整理好,然后讲给你听。

怕你英文不好,读不懂全球权威期刊,我找专家从全球期刊中找出经典的,然后翻译好了讲给你听。

怕你没时间读书,那咱就每天听本书,讲书人都是相关领域的专家,视角独特,绝对有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得到”确实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增加了人们学习的兴趣,但这样的学习方式也对学习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的学习好比可口的零食,虽然不能替代主食,但可以满足我们的味蕾,让生活变得更好。不过这样的学习方式也会让学习者一不小心就掉入“自己是一个爱学习的人”的幻觉。

我很喜欢“得到”平台,它开阔了我的眼界,让我接触了很多以前从没接触过的领域。比如《医学通识50讲》,由协和医院薄世宁医生主讲。这不是一门专业的学习课程,却让没有医学背景的人了解到了医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收获很大。《李翔商业内参》《少恒头条》《罗辑思维》等节目偶尔也会听听,有时候会生出一种电视剧《大染坊》里不识字的陈六子找东家每天给他读报纸的感觉。

“得到”App和众多知识付费平台或课程一样,将知识以一种碎片化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做的好处是你不需要自己拆解,你学的就是一个个独立的单元。然而它的缺点也十分明显,容易让你“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些知识只是一个体系结构中很少的一部分,我们甚至不知道它们属于哪个结构的哪部分。当然这并不妨碍我们学习,即使我们现在得到的是碎片,未来依然有机会接触到我们尚未了解的部分。

碎片化的学习不应成为我们学习的主体,却可以成为我们日常学习很好的补充。有些知识停留在“知道”“了解”这个层面就可以了,而有些知识可以通过一些碎片,为我们敞开一扇窗,从这里接触更广阔的学习领域。

所以,在日常学习中,我们可以抓住这些碎片,丰富自己的“知识口袋”。花花世界,无须流连其中,抓住我们能抓住的,时间久了,也会积累一笔不小的财富。

4.2 卡片:个人知识管理的最小单元

在很多作家、学者和科学家的著作中,会经常看到一个词:卡片。

虽然从形式上看,卡片和读书笔记、日常灵感记录没有什么区别。作家们用卡片记录灵感、想法,甚至会在卡片上直接写作。

他们会随身携带卡片,就像我们现在随身携带手机一样。作家的灵感有时候稍纵即逝,一有好的想法,他们会随时记录在卡片上。

科学家也会随时写卡片。他们会把实验数据和过程记录在卡片上,并附上自己的见解。

4.2.1 卡片和笔记

从表面上看,写卡片就是在记笔记,二者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但其实写卡片和记笔记却有本质的区别。

卡片和笔记最大的不同是卡片是较小的记录单元。一张卡片只能记录一个主题,如果记录的内容属于不同主题,就要换一张卡片。

一般我们记笔记,会习惯性地把笔记记录在本子上。而按照卡片的记录方法,只要出现不同的主题,就要换一张纸写。即使把不同的主题写在一张纸上,也要通过逻辑划分,区分为不同主题的卡片。

这和我们普通人记笔记的习惯有很大不同。回想一下我们学生时代的笔记都是怎么记录的?一般是以一节课或一个章节为一个记录单元。例如,英语课时,老师一节课讲了四个语法点,我们通常会将这四个语法点按顺序记在笔记本上。

同样的内容如果使用卡片记录,则需要四张卡片。将四个语法点分别记录在四张纸上,而不是像记笔记那样,按照顺序进行记录。

一张卡片就是一个独立的知识单元。我们在学习知识时经常提到知识点的概念,卡片就是按照知识点进行记录的,一张卡片一个知识点。

同样是书写和记录,使用卡片记录更加灵活,因为每个知识点都是独立的,更方便排列组合。

4.2.2 记录卡片的要点

日本作家梅棹忠夫在其《智识的生产技术》一书中,对如何写卡片做了详细的描述。写一张卡片有以下几个重要原则。

(1)每张卡片要有一个标题,标题要能够概括这张卡片的内容。标题字体比卡片的正文字体偏大,这样可以快速知道这张卡片上写的是什么内容。

(2)卡片写好后,要在最后标注书写的日期。随着书写的卡片越来越多,日期也就变得愈加重要。它不仅能帮助你回忆起书写的时间,也是你整理卡片的一个重要依据。

(3)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一张卡片一个主题。如果同一个主题一张卡片写不完,则可以拿出另外一张卡片继续写。但是如果是两个主题,即使一张卡片上还有很多空余的地方可以书写,也要换一张新的卡片(见图4-2)。

图4-2 一卡片一主题

4.2.3 纸质卡片

卡片可以是纸质的,也可以是电子的。它没有形式的限制。

纸质卡片的优点是书写方便,材料随处可见。在纸上书写可以更好地激发大脑的深度思考,使我们保持专注。这是电子笔记所无法实现的。

纸质卡片的缺点是,卡片多了整理难度会增大,占用的空间增加,查找提取的难度也会随之增大。

4.2.4 使用印象笔记建立电子卡片

印象笔记的基本组成元素之一笔记(Note),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建立一张电子卡片。相对于纸质卡片,印象笔记建立的电子卡片有以下优势。

1.更便于实现“一张卡片一个主题”原则

印象笔记可以建立10万条笔记。对于个人知识库,这个数量是足够的。你无须考虑纸张或环保问题,可以轻松地建立各种卡片。

2.更丰富的卡片形式

印象笔记的笔记(Note)提供了更丰富的卡片形式。文字、图片、超链接、声音和文档都可以保存在笔记中。丰富的表现形式可以更好地展现卡片的内容,卡片的形式也更加灵活(见图4-3)。

图4-3 更丰富的笔记形式

3.不再受空间和地点的限制

电子笔记不占用物理空间,使随身携带大量的卡片成为可能。以前的学者会将“如何制作卡片使之方便携带”当作一个课题,但电子卡片则几乎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

原则上,印象笔记高级账户每个月10GB的上传空间让你无须考虑存储空间的问题。我们寻求多种整理方法,都有一个默认的前提,就是我们的存储空间是有限的,无论是你的书架、衣柜、厨房还是档案柜。因为存储空间有限,才有了整理这样的学科。

而在如今云存储的大环境下,信息存储已不存在这些问题,或者说存储空间的问题被弱化了。信息有足够多的存储空间,不再局限于人们电脑的硬盘容量和物理存储空间。这一技术带来的改变,也使我们的存储观念发生了变化。

我们不需要考虑存储空间的问题,并不意味我们要收集大量没有用的信息,而是我们在存储信息时,可以不再考虑空间和材料的问题。

拿我们前面的例子来说:一节英语课,老师讲了四个知识点。如果你手里有一个A5的活页本,按照卡片记录的原则,你需要用四张纸,分别把四个知识点记录在这四张纸上。如果你比较在意浪费和环保问题,你就会想,这样太浪费纸了。如果把这四个知识点都记在一起,也许用一张纸就够了。如果你的本子比较贵,每一张纸的价格都很高,那么你就很有可能会把四个知识点记录在一张纸上。这种做法看上去节省了纸张,实际上却记录了无效的笔记。

如果你做的是电子笔记,就不需要考虑这些问题。你的笔记可以足够多,把四个知识点分别放在四个笔记中和放在一个笔记中并没有太大区别。久而久之,你就习惯了这种记录方式。你的知识库也就随着一张张电子卡片的建立而逐步搭建起来。

4.电子笔记拥有更加立体化的查询方式

相对于纸质笔记,印象笔记拥有更加立体化和高级的查询方式,可以帮助我们从海量卡片中快速定位到我们需要的内容。

我们可以通过关键词搜索,轻松地通过标题、正文和标签来定位所查询的内容。通过笔记本为笔记建立逻辑分类,建立秩序,通过标签让查询拥有更多维度,更多角度。

使用印象笔记,大大提高了卡片使用时的查找效率。 N7h072gH5LKa2Y/PoqqYTrTOouya9zSTOnTUhnXSDSOD0drQ1YyZzWg7oW5XxKu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