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世界互联网发展趋势展望

世界互联网发展正处于加速变革期,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加速推动全球数字化转型向纵深发展,数字经济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发展动能。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成为全球关注重点,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网络犯罪等呈现新特点,对各国网络安全风险防范能力提出新挑战。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地区冲突升级、供应链短缺危机叠加影响,对国际网络空间治理规则提出新要求。

(一)围绕数字技术主导权的竞争与对抗将更加激烈,亟待普惠包容和携手创新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国家前途命运。当前,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部分国家逆全球化潮流,构筑科技“小圈子”,利用科技垄断、封锁、设置壁垒等手段持续干扰他国创新发展,将导致全球科技创新放缓,全球信息技术发展面临技术体系割裂的风险。未来,围绕信息领域科技制高点的竞争将更为激烈。特别是,集成电路先进制造能力、新结构新材料研发能力之争,前沿技术领域的标准、生态与市场之争,卫星互联网频率和轨道资源等互联网核心资源之争,全球领军科技人才之争将愈演愈烈。一些国家不惜动用国家资源,联合科技巨头企业,对他国技术进步进行遏制打压,以寻求自身的绝对技术优势,从而谋求科技霸权,全球技术创新发展将更加不平衡与不可持续。

面向未来,各国应以全人类福祉为根本目的,坚持技术中立原则,放弃政治偏见,加强科技创新交流与合作,鼓励人才合理流动,推动技术资源与知识共享,打破制约知识、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流动的壁垒,促进创新要素全球流动。共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科技发展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性的环境,开展新技术标准规则合作,实现更加强劲、友好、绿色、稳定的可持续数字化发展,让数字技术成果惠及全世界人民。

(二)数字技术将持续为世界经济注入强劲动力,融合创新发展是题中之义

在世界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下,世界经济发展面临诸多不利因素,经济复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主题。数字经济凭借强大的发展韧性和创新能力,成为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也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技术创新的演化过程实质上是生产效率全面提高的过程,也是经济结构优化的过程。当前,全球信息技术革命逐步进入信息通信技术与其他经济部门技术协同融合创新的阶段,信息通信技术的创新效益逐步扩散,驱使其他产业的技术创新向接纳信息技术创新的类型演变。未来,信息通信技术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将持续释放,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创新的特征将更加明显,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将进一步激发人才、资本、创新等要素活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继消费互联网之后,产业互联网将成为各方关注与发展的重点。

面向未来,各国应秉持包容审慎原则,坚持规范与发展并举,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创新发展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广泛参与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深度参与数字经济国际规则制定,在数字技术标准、合作准则等方面,充分体现各国发展实际,反映各国正当诉求,务实开展交流合作。着力促进跨境电商发展,减少贸易壁垒,推动物流畅通,协同提高跨境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水平与通关效率,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和全球供应链安全稳定。

(三)“数字鸿沟”现象是一个持续存在和动态变化的过程,需要长期关注

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不同经济体复苏步伐并不一致,南北发展鸿沟正在进一步拉大。发达国家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体量、数字技术发展等方面远好于快于发展中国家,这种数字化发展不均衡将进一步扩大世界“数字鸿沟”,进而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增添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迅速普及,新技术快速迭代和应用扩大了地区之间、不同群体之间数字设备可及性差异、数字技能与知识获取环境差异,加剧了不同个体之间的数字不均衡现象,“数字鸿沟”现象将持续存在。

面向未来,各国应携手开展“数字鸿沟”治理,建设普惠共享、公平可及的数字基础设施,推动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共用,提高数字惠民服务水平。围绕老年人、残障人士等重点人群,开展数字化务实合作,加快数字设备“适老化”改造和信息无障碍建设,加快弥合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人群之间的“设施鸿沟”。携手开展面向不同人群的教育培训,不断缩小不同人群之间的“技能鸿沟”,普遍提升民众的数字素养与技能,以及数字化适应力和创造力。

(四)网络安全风险演进升级,亟待共创安全、稳定的网络空间环境

网络安全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置身度外。全球网络安全形势日趋严峻,网络安全风险不断加剧,受网络霸权主义、地缘政治影响,全球网络空间局部冲突不断加剧,网络攻击集团化、规模化、批量化、多样化的特征日益明显。随着大数据时代到来,海量数据的产生带来了敏感数据、个人信息泄露风险,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治理体系和保障能力、以及数据跨境规则将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计算、元宇宙、5G、卫星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等新技术和新应用带来新的安全风险与挑战,供应链安全各国共同关注,网络安全保护理念和方法亟待创新。俄乌上演了一场数字时代的混合战,数字科技实力成为决定局部冲突走向的重要因素,网络空间军事化进程进一步加速,网络战、认知战成为现代化军事斗争的常规形态。

面向未来,各国应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共同应对网络安全等全球性安全问题。携手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保障数据安全,推动跨境数据合理有序流动。推动《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谈判进程,加强跨境执法合作,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各国携手反对网络战和网络空间军备竞赛,努力使网络空间成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和平空间。

(五)新技术应用带来新问题,亟待构建合作共赢的治理格局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了人们生产生活方式,推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与此同时,大数据分析、算法推荐等技术为用户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导致用户信息获取同质化、碎片化,形成“信息茧房”、算法歧视,甚至阻断不同社群和族群之间的有效沟通,造成文化偏见。新技术应用强化了互联网平台的规模效益、网络效应,同时又提高了网络垄断、不正当竞争行为发生风险。新技术应用机遇与风险交织发生,治理复杂程度与难度不断提升,给各国政府监管与治理带来新挑战,特别是各种风险跨境发生的普遍性使风险应对日益成为世界面临的新发展难题。新冠肺炎疫情叠加俄乌冲突催化国际力量分化,数字领域国家竞争博弈呈现集团化趋势,部分国家和地区继续实行单边主义和逆全球化政策,加剧了数字技术和规则的碎片化,为全球网络空间合作发展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协调难度加大。

面向未来,各国应把握互联网发展规律与新技术发展特点,完善互联网技术治理机制,加强交流与合作,提高监管效率与协同治理能力;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承担,建立包括企业自律、行业自治、政府监管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体系,弘扬科技向善的人类价值理念,构建公平合理、科学有效、合作共赢的新型网络技术治理格局;携手搭建网络空间国际治理交流平台,在数据跨境、数字技术、数字货币、数字平台、网络安全等议题上开展合作,发挥政府、国际组织、民间机构、企业等作用,推动制定网络空间国际规则,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fh0hMtl4rv6mSxA2YOddw9kRqpPeq5GLWjMEPxHSHIHhhk6N0iGWxTxDSs/pmJo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