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上大学的时候,我特别喜欢上中药课,并且每天上完课和同学一起在校园里找中药,度过了一段温馨恬淡的校园生活。

毕业后,怀着对中医药事业的热情,我成了一名大学医学教师。从学生到教师身份的转变,让我对学生们在面对大部头医书时的那种虽求知若渴但记忆艰难的感受更加感同身受。

生硬的疾病概念、诸多的临床表现、难以区分的鉴别诊断,到底怎样才能让学生们在大量信息流中快速抓取关键点,形成系统的记忆呢?是否有更直观的方式能帮助记忆呢?漫画!生动又有趣的漫画语言,可以让生涩的医学术语变得通俗易懂。

有了这个想法后,我初试了几个疾病小作,学生们反馈良好,都说这种直观又有趣的方式让他们对疾病的理解更快,记忆更深。从那时起,我便萌生了用绘画与诗歌诠释中药之美的想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思路和资源。

有了这样的创作初衷,我便开始整理素材,这是一个需要搜寻信息,并且不断核实、确证的过程,需要对每味药材的来源、性味归经、功能主治、形态特征、分布区域、生长环境、药材性状等内容进行信息查找、核实、纠错、确证。

这个过程漫长但有意义,查阅古籍、学习经典、实地考察及庞杂的信息整理,使我对常见中药又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这些中药像是被注入了生命般鲜活起来,也为以后我建立分类检索奠定了基础。

然后,我开始对中药形态特征与药材性状进行手绘,在我看来,这是自我与中药融合的过程,也是我给中药注入“鲜活”生命的过程。中药是蕴含千年精华的瑰宝,不应该只用枯燥的文字来描述。

中药终究是美的,我将中药形态、典故、性味归经、功效等内容融入诗歌创作,力图使读者细致了解每一味中药。

这几年,我完全沉浸在查阅资料、整理素材、实地考察、绘画和诗歌创作的过程中,这是一场历练,更是一场我和我所热爱的中医药的美丽邂逅。

本书共收录中药365种,从表达形式上来说,是诗与画的结合。每一片花叶的脉络,每一块石的纹理,每一处根须的走向,都在我的笔下诞生;所有的色彩,都尽量做到对原药材的还原。在绘制的过程中,不乏有对中医基础五行理论中“五色归五脏”的诠释,比如,看到白的花,就自然联想到它(白色归肺经,滋阴养肺)的功效;加之配合对药物形态的诗歌阐述,旨在让读者在画中感受到诗韵之美,也能在诗歌里感受到中药的形神之美。

这对学生或者中医药爱好者来说,无疑是更加直观的记忆方式。这个记忆过程,其实是对中医药、绘画和诗歌三位一体的理解和认识,让读者将中医药和艺术进行了一次结合。这种结合是因人而异的,因为每个人对艺术的理解都是多元化的。

正是基于这种多元化的理解,对于这本书的读者,我希望有正在学中医的院校学生,因为这能方便他们记忆;有中医爱好者,因为这能帮他们扩展资料库;当然,我更希望这本书可以走进千家万户,让国粹深入人心,可以成为健康养生的床头书,随便翻翻,就可以认识一下就在我们手边的“中草药”。或者当我们面对中医医生的处方时,对那些原本不认识的中药,能有简单的了解,也算是这本书为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促进大众了解中医药文化尽了一份绵薄之力。

中医药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和实践经验,是中国医学的瑰宝,也是打开文明宝库的钥匙。

我愿意竭尽全力做自己热爱之事,尽自己微薄之力让更多的人看到中药之美。如果有幸能帮助中药爱好者更加全面地认识中药、学以致用,岂不乐哉? PmxbN9ARPyAh0XAj2OGeOMkyQ2dHfeZvaMBe/KBe0INayuGLcgAXRg9BTgOWAIz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