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天象预告

月食的摄影

□ 王乐天

拍摄规划

由于本次月食发生时,月亮高度角较低,拍摄月食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类,既可以长焦距拍摄月全食特写镜头,也可以使用广角镜头结合地景,而具体的选择,还要根据自己手中的设备,以及观测地点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月食特写摄影

月食特写摄影,选取300mm焦距以上的镜头搭配全画幅相机即可,如果想尝试拍摄更加清晰的月球表面图像,可以使用焦距在600mm到1000mm甚至更长的长焦镜头或望远镜。

拍摄长焦特写月食照片有几点需要注意:首先,是需要搭配赤道仪跟踪月球。主要原因是月球和其他星体一样,受地球自转影响,在天空中移动速度较快,从长焦镜头中看去,如果相机固定不动,月球几分钟便会偏离甚至移出视野。而拍摄月食的曝光时间也可能会超过一秒,如果没有赤道仪跟踪,月球表面细节可能会出现模糊。

其次,是曝光参数的选择。拍摄月食和拍摄普通的满月照片,拍摄参数是完全不同的。当月球进入地球本影,亮度下降了很多,并随着月食的进行,整体亮度不断变化,食甚时亮度达到最低。 为了避免拍摄时反复调整曝光时间和感光度两项参数,建议可以根据自己相机的性能,将感光度固定为一个稍高的值,例如ISO800。之后根据月食进程将曝光时间由短到长逐渐调整。例如从1/2000秒逐渐调整为2秒

另外,在偏食阶段,地球本影在月球上的投影区域亮度比没有被投影到的区域暗很多,所以单一曝光参数很难一次将月偏食的亮暗两个部分同时展现。 在拍摄时,可以选择包围曝光,即以一个曝光时间为中心,再分别延长两档曝光时间和缩短两档曝光时间分别拍摄 。包围曝光因镜头与相机的不同而设置不同,最终要根据试拍后的效果进行调整,能够达到最短曝光拍摄的月球亮细节明显,最长曝光时间拍摄的月食暗部细节明显就可以了。

最后还要注意对焦与使用快门这两个细节。长焦拍摄对焦点要求比较高, 焦点可能因温度而发生变化,所以在拍摄一段时间后,应当检查拍摄焦点是否准确 。拍摄长焦照片,尽量避免手按快门,因为手按快门会导致相机震动,影响图像清晰度, 建议使用快门线或者遥控器触发快门拍摄

2021年11月19日在北京延庆拍摄的月偏食,拍摄设备TEC 140 APO望远镜,尼康D810a相机 摄影/王乐天

在月食长焦摄影时,除了关注对月球的拍摄以外,随着月食的进程,在月全食阶段,月球后面的背景星会逐渐明显。拍摄“红月亮”与背景星也是长焦拍摄的又一个拍摄点。这里需要注意,由于月球和背景星点视觉移动速度是不同的,如果延长曝光时间,赤道仪需要分别选择对月球跟踪和对恒星跟踪两种跟踪速度分别拍摄,这样才可以得到二者都相对清晰的照片。

2011年12月10日在北京拍摄的月全食。用不同阶段的月食照片(每一张都经过了HDR处理),按照实际位置摆放组成的地球本影的形状 摄影/王乐天

特写月食照片的处理

为了同时展现月食发生时的亮部和暗部,通常会对月食照片做后期的HDR(高动态范围)处理,即降低亮部的亮度,提升暗部的亮度。月食HDR处理的通常思路有两个方法,第一种是将月食的若干张包围曝光照片在Photoshop中打开,并按照图层对齐,之后选择每张照片曝光合适的部分进行图层的融合, 通过调节图层混合模式、透明度等参数,并结合蒙版、橡皮擦等工具,最终将包围曝光每张照片曝光正确的部分保留,融合为一张完整的HDR月食照片

第二种方法则是选择月食发生时一张暗部曝光较为合适的照片,与月食结束后的曝光合适的满月照片进行融合。相比之下第二种方法较为简单,但第一种方法处理效果会更加真实与自然。

如果完成了单张月偏食照片的处理,还可以将月食各个阶段的照片组合叠加,组成地球在月球上的投影。组合时,月球在照片中的位置可以参考第10页的月全食阶段时刻图来摆放。

广角月食摄影

相对于月食特写摄影,月食风光摄影容易很多。使用广角镜头拍摄月食照片不需要赤道仪跟踪,只需要使用三脚架将相机固定即可,最重要的是选取好地景。

2018年1月31日摄于北京天文馆的月全食过程,如果拍摄间隔短,叠加结果就像照片中一样,能够展现月食全程的颜色变化;如果拍摄间隔长,便可叠加出来有趣的“葫芦串”,都是比较常见的广角月食拍摄创意 摄影/马劲

对于在北京的拍摄者而言,月食结束时月亮高度为42度,使用20mm左右焦距的广角镜头,就可以将全程拍摄下来。对于曝光参数度选择, 在月食开始前,应当尽量使用大光圈,较低的感光度,曝光时间需要设置使月球稍过曝状态,这是因为随着月食的发生,月球亮度会大幅下降,如果在开始时月球没有过曝,发生月全食的时候,相机可以会因为感光时间不足,根本拍不到月亮 。当然,在拍摄时,也需要及时观察拍摄照片的情况,如果发现曝光参数不准,需要及时调整。为了降低后期处理难度,拍摄广角摄影尽量不在拍摄过程中调整曝光参数。在后期处理的时候,可以将全部照片在Photoshop软件中打开,设置所有图层混合模式为变亮,即可完成月食轨迹的叠加。使用Startrails等星轨叠加软件,也可达到同样的效果。

本次月全食的与众不同之处

本次月全食的另外一个看点就是在月全食期间,会发生月全食掩天王星的超级罕见天象,并且我国位于最佳观测地带。其实月球与太阳系行星运行轨道面的夹角不大,月掩行星的天象并不罕见,但是在月全食期间能够看到月掩行星天象,可谓是有生之年唯一一次了!

在月全食阶段,月球的亮度大大降低,此时背景的星星就格外清晰,在这个时间发生掩行星的天象,更加容易拍摄出曝光度合适的月掩行星照片。对于具体的拍摄,除了使用长焦镜头或望远镜与单反相机组合拍摄外,还可以使用行星相机以视频记录叠加的方式拍摄月掩行星。

2021年5月26日摄于北京西山的月食,如果低空透明度好,也可以使用长焦镜头拍摄月食特写与地景的结合 摄影/Steed

在月全食阶段,月球的亮度大大降低,背景星星格外清晰,此时发生月掩星,更加容易拍摄 摄影/孙思

观测提醒

本次月食发生在11月初,对于国内大部分地区,晴天率已经高于夏季,但是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选择天气条件稳定的晴空区非常重要。而11月对于北方地区已经入冬,夜晚观测的保暖工作也需要重视。由于此次月食开始时,月球高度角低,所以需要尽量选择东北方开阔地带,在城市观测,要注意避免建筑物或树木遮挡。月食天象非常适合肉眼直接观测,而在月食期间,位于月球附近的天王星也可以被轻松找到,相信你通过对月食观测的提前规划,一定可以欣赏拍摄到一次印象深刻的月食天象。 BYimCn74S9Y7dIRaImH9HEgaikFkLYIn1QInXHcnbaZkRRp8HaECsW5zMt+DXA5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