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我高中毕业,加入了ACM班,从此开启了四年的大学之旅。早在2005级保送生预科班的时候,我就看到了交大ACM队选拔的宣传。一开始,我并没有下决心投入到大学的ACM竞赛中去,因为当时感觉我从中学开始已经搞了三年的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觉得自己在高中的三年里面体会到了和比赛有关的方方面面,也经历了各种酸甜苦辣。但是经过和当时ACM队教练的深入交谈,感觉交大ACM队是一个很不一样的团队,于是感觉值得尝试一下,或许能有超乎想象的收获。
在刚开始加入交大ACM队的时候我并没有想到,自己能在这个队里待三年之久,但在ACM队中体会到的惊喜、成长与收获,让我不由自主地在每次选择的岔路口中留下来。的确,这是一个很不一样的团队,这也是一段很不一样的经历。让我真正感觉到交大ACM队与别处不同的,是一种敬业的精神,一种严肃的态度,一种对性格的磨炼,一种对心性无时无刻的培养。区分交大ACM队与普通的比赛参与者的,往往不单单是解题的技术(尽管交大ACM队的技术水平也是很过硬的),而是训练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在我中学参加竞赛训练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一套很不规范的题目,往往会心里暗自骂出题者的水平低下,然后带着不屑的情绪参加比赛,然后无论做的结果怎么样,心里也不会在意,往往会和其他的比赛参与者一起骂骂比赛题目,就“理直气壮”地把一切成绩不好的原因归结为题目的不规范。然而,加入了交大ACM队之后才发现,这样的心态是多么的不可接受。交大ACM队每天的训练下来,每个参赛队都会有一小时左右的比赛总结。在总结中,我们会讨论在比赛的过程中是否严格按照既定的战术进行,我们会思考现有的战术有哪些缺陷,然后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调整与弥补,我们也会根据每一个参赛队员的性格特点,技术特长以及潜质去探讨这个人的成长空间以及针对他成长的方向制定相应的训练方案。但在总结中,我们并没有任何的个人英雄主义式的崇拜,没有推卸责任与争吵,尤其最最不能够出现在总结内容中的是,对比赛题目合理与否的讨论,对意外情况的抱怨。因为交大ACM队把每一次的训练都当成正式比赛,而队员需要做的,就是按照比赛的规则去尽可能好地发挥。因此,我们认为意思含糊不清的题目,表述有错误的题目,测试数据有错误的题目,与其他类型的题目一样,都是正常的题目。质疑题目本身的合理性不是队员需要做以及应该做的事情,而真正需要做的是去探讨怎么样能够在这样的情况下利用现有的条件去赢得比赛。
交大ACM队对队员也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在训练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某一支队一枝独秀,遥遥领先其他队伍的情况。但是如果这时候领先的这个队中的队员出现任何松懈的状态,只要不是百分之百地投入到训练中去,在其后的总结中都会遭到严厉的批评。我们对于每一次训练,每一场比赛的评价,往往不仅仅去关注台面上的成绩,而是去看每一名队员是不是尽了自己的责任,是不是最大限度地发挥;队长是不是尽到了协调全队,控制比赛的走向,是否按照既定的战术进行的职责;队员是不是各尽其职,按照之前制定的标准去处理场上出现的每一个情况。在赛场上取得了好成绩,往往大家都会比较高兴,教练和队员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但即使是这样,我们也会严格遵守每次训练和比赛都会进行总结的惯例。即使取得了第一名,也会去分析比赛的过程中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做好,怎么样才能更上一层楼。
三年来我代表交大参加了八场分区赛,两场总决赛,和交大ACM队经历了起起落落,有许许多多难忘的经历。记得2007年在南京有一场分区赛,由于当时是由中学老师负责出的题,题目作为大学生ACM比赛显得“很不典型”,在一开始的时候我们队非常不适应,四个小时之后我的那个队只做出两道题目,还排在20名开外(ACM比赛共五个小时,第四个小时后停止对外实时公布成绩,外界只有当比赛全部结束的时候才能知道最终的结果)。但当时作为队长的我,并没有放弃任何一个争取胜利的尝试,有效地安排每一分钟,最终在最后一小时,连续做出了三道题目,成为场上唯一做出五道题目的队伍而获得了这场分区赛的冠军。我依稀记得,在比赛结束后当时的教练紧紧地抱住了我,激动的泪水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我在那个时候就在想,这三年来的训练和比赛虽然辛苦,但是有了这些难忘的回忆,无论如何都是值得的。其实,我一直都是一个心理素质不太好的人,也许在过去从来没有想过能够在这样不利的局面下顶住压力,但交大ACM队给了我超越自己的机会。也许,这在交大ACM队看来,只是一场普通的比赛。我也知道,这并不是一个奇迹,只是我们在那个时候,每个人都做他那个时候应该做的事情。离开ACM队的几个年头里,我一直会去想,是交大ACM队教会了我很多人生的真谛:我们每个人,也许并不见得能活出多么伟大的人生,但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做他应该做的事情。
简介: 辛韬,男,2005级ACM班,高中毕业于东北育才学校。曾在2007年ACM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总决赛中获第八名。目前在Google任职软件工程师。喜欢编程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