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包工头锁爷

戴 勃(2010级)

“这题怎么做啊?算算就知道了!”

这是武同锁,我们的“线代”、“抽代”老师,我们口中的“锁爷”。

锁爷的代数课,与其说是教授整个代数体系,毋宁说是与你一起建造“代数”这整座大厦。

每次施工,只见包工头锁爷拿起他的粉笔,在黑板上开始一步一步绘出他胸中的图纸,带着我们这群工人,一砖一瓦地建起矩阵、行列式、群、环等楼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重塑这座辉煌的建筑。

锁爷的图纸,大多数时候只有框架而缺少细节。不是这位包工头准备不足,而是他享受每次重新设计、重新构造、重新完善的快乐,所谓“温故而知新”,大抵是如此。更深层次的考虑,是想把我们这群工人,培养成知道怎么造房子,也知道为什么要这么造房子、追求更快速的建造方法的设计师。在锁爷看来,就是要给学生展示他思考的过程,而不仅仅是教会我们那些已经完美的成品,因而在教室那四块黑板前,经常会见到他写了又擦擦了又写,或者拍拍脑袋说“哎呀,又错了”、或者高兴地说“你看这不就证出来了么。”在他写错的时候,我们会大声地提醒他;在他发现思路不对的时候,我们会偷偷地相视而笑,或者小声埋怨:“怎么又不行了……唉,这几页笔记又白抄了……”在这一次次小插曲中,我们学会了一个个定理以及它们的证明,更重要的是,我们感受到了讲台上的老师真实的研究过程,看到了一个真正的学者、真正的大师应该具有的品质,学会了无惧问题的难度,学会了坚持不懈、学会了从错误的地方总结经验回头再找新的路。

就像上文所说的,锁爷的图纸中的细节都是当堂添加上去的,他不满足只在工地上指挥,而喜欢和同学一起动手,一起挥汗如雨,于是我们得以跟着他见证创造的过程,享受成功的快乐。每次遇到需要证明或者解答的地方,总会听到武老师淡定自信地说“先算算,算算就知道了”,然后就边思考边讲解,这样无论是需要注意的细节、容易犯错的关键点、可以多种方法的地方都一目了然。就我个人而言,我很喜欢武老师的风格,虽然他写出来的武氏板书充满了反复的痕迹,以至于我的笔记除我之外没人能看懂,但是正因为我自己的笔记上充满了修改留下的记录,当时我的思考、我的错误都得到了极大程度的保留,重温笔记再现了我的思考过程,也就更好地达到了温故知新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方法有个致命的缺点——要与锁爷一起享受思考的快乐是有代价的。课前预习那是必须的,这还不够。跟上锁爷的思路和节奏才是每堂课的关键,否则你就只能站在某个思路的十字路口一脸迷茫地看着黑板,或者对着某个公式思考哲学三大终极问题——它是谁、它从哪里来、它要到哪里去。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无数次锁爷说“啊,这个很有趣的!”或者说“啊,接下来就很顺利了!”然后在黑板上挥手写下一大段华丽的推导,回头温柔一笑地问“是吧?!”留下一头雾水的我苦笑地附和。

至于代数课的论文和武老师对教学的看法,则是他想培养设计师而不是工人的最好的证明。武老师曾经说过,他认为教学就应该教得难一点然后考试容易一点,这样学生就有劲头还没有后顾之忧。基于这一点,武老师在课上讲过很多高级的知识而不仅仅局限于要考的那一些。更特别的是期中测试,是要我们自己选一个题目写一篇小论文,这明显就是工人升级成设计师的资格考试!在巨人的肩膀上自己设计、建造、完善一座屋子,与那些已有的漂亮屋子作比较,既检验了学习效果、了解了不足、激发了动力,更收获了一份自豪感,毕竟金窝银窝不如自己建的狗窝!另外,论文的写作让我们跳出了井底之蛙的视野,看到了整个代数大厦的庞大身躯,收敛起自己骄傲挥舞的翅膀,一步一步踏实地向前。

锁爷给我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两学期施工打造的半成品楼房在我心底落地生根。偶尔在上别的课时会惊呼:“这不就是个群吗!”每到这时候,我都会回忆起这个和蔼的学者,令人敬佩的锁爷。

简介: 戴勃,男,2010级ACM班,长沙雅礼中学毕业。爱好是唱歌、计算机、看书,目标不大也不小,能力不强也不弱。争做一名偶像气质型男。 7bwwO9ILawHYb29yIJxAoCwKCsImm1jafirgG7Swe9XmpdaBUogpIaCcgx6ybMO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