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本辑小记

第一辑收录文史杂论八篇。之所以称之为“杂论”,是觉得文章写得不够规范。这八篇文章中,当作学术论文写的,只有《试论1950年代两岸文学土改题材书写》一篇,写得颇费力气,但最终还是没有能把我搜集的材料以及研究成果全部写出来。这篇论文是接着2009年《六十年文学话土改》的后续研究,接下来从这篇论文又可以派生出另一个新题目,即当代文学中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与土改运动的关系,这个题目吸引着我,希望以后有时间继续研究下去。另一篇《巴金晚年著述中的信仰初探》是根据讲稿修改的论文,这个题目我过去在各种场合做过讲座,根据录音整理的不同版本在网络杂志上有过刊发,但我一直没有认真修改定稿,因为里面涉及一些难以表述的地方。去年在喜马拉雅音频课程里,我把《随想录》作为最后一讲,重新起草了一份讲稿;在这份讲稿基础上又做了很大修改,才形成现在的定稿本。我很感谢《武汉科技大学学报》和《南方文坛》两家刊物能够及时刊发这两篇论文。《论语》有言: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对此我更有感受。

《士的精神·先锋文化·百年“五四”》,是应王德威、宋明炜两位教授之邀而写,收入他们为“五四”百年祭编辑的论文集《五四@100:文化·思想·历史》,由台湾联经2019年出版。本来还可以写得充分些,但限于编者约稿的字数要求,只能当作文史随笔来写,点到则止。

其他几篇大多是根据我的会议发言录音整理的。其中《试谈〈野草〉的先锋意识》是2017年11月20日在复旦大学举办的纪念《野草》出版九十周年研讨会上的发言;《都市文学中人性探索的两个维度》是2019年6月29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城市研究论坛上的发言;《儿童文学:尽可能地接近儿童本然的生命状态》是2019年5月12日应复旦大学出版社邀请在方卫平《儿童文学教程》大师班上做的发言;《好的科幻文学具有真正的先锋精神》比较特殊,是一篇讲演的速记稿,这是2015年我应学校教务处安排的“科学与人文”核心课程做的讲座,当时题目叫作《两个世纪的科幻》,没有讲稿,《文汇报》记者姜澎整理了录音稿,以现在的题目发表在《文汇报》的网络版上。特此说明。

2020年1月30日 0jmbV0ytfWQeNT6QtjrKOzk1dkq7/H85aMxdcVrQC7BTztEflqtagQ8a+fyAQe8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