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们身体健康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什么?
是“观念”。
健康金字塔
首先,感谢您花宝贵的时间阅读这本书。
我是一名内科医生,控糖是我的重要研究方向,平日里我把诊所作为战斗一线,为高血糖患者诊疗,实践我所研究的理论。这本书是我结合当前最新的医学信息,根据各种真实案例,总结出来的控糖饮食指南,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所谓各种真实案例,是指保健、减肥以及以糖尿病为首的各种生活习惯病。虽然统称为控糖,但每种案例的朋友的身体状况不同、心情不同、目标不同,所以,针对每种案例的内容也不一样。读者朋友应该首先搞清状况,确认自己属于哪种案例,然后才能采取最为合适的控糖措施。在这本书中,我将站在医生的立场,教您分辨自己的情况,然后采取相应的控糖措施。
作为一名内科医生,15年来,我诊治了大量的患者,从中我得到一个核心的启示,那就是人维持健康的一个大前提,我想先把这个大前提告诉大家。
一提到左右人身体健康的因素,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饮食习惯、医疗、运动、体质等。这些因素虽然也很重要,但它们并不是根本,其实它们都建立在一个更大的前提之上。
那便是“观念”。 对健康来说,什么最重要?什么该优先考虑?这种对于健康的思考和判断,才会让我们选择怎样的饮食、怎样的运动以及接受怎样的医疗。
接下来第二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观念所摄取的“营养”。
构成我们身体的是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无法摄入充足的营养,我们就没法构筑健康的身体。但同时,也有一些营养需要我们控制摄入,因为已经摄入太多了。我想大家已经知道答案了,该控制摄入的就是“糖质”。
如果有了正确的观念,又摄入了充足的营养,最后健康还是出了问题,那作为最终手段,我们才选择吃药和就医。换句话说,我们首先应该掌握正确的健康观念,并对自己摄入的营养进行合理的管理。借助外部力量(吃药、就医),则是最后的一个选择。
前文的“健康金字塔”将这个保健逻辑清晰地描绘了出来。
在医学和营养学领域,以前的很多常识性认识,如今却变成了非常识,或者说被否定、推翻了。
典型的例子就是所谓“平衡饮食”。以前,日本人认为“碳水化合物六成、蛋白质两成、脂肪两成”是最为平衡的食物搭配比例。医院的病号饭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个比例搭配的。
但是,我说这种所谓的平衡比例,并没有医学的、科学的理论作为支撑,您是不是觉得很吃惊?说实话,这个所谓的平衡饮食比例只不过是“以稻米为主食的日本人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臆想出来的”罢了。也就是说, 随着营养学和医学的进步,已经证明日本以前提出的所谓平衡饮食,完全没有科学根据。但讽刺的是,那个平衡饮食比例,曾经是日本在国家层面大力推广的饮食保健方案。
另外,“卡路里(热量)”这项营养摄入指标也已经成为“旧时代的遗物”。原本,“卡路里”就是指燃烧食物所释放的热量能把水的温度提高多少度,和人体内的消化、吸收和代谢完全没有关系,和营养更是不沾边。例如,200千卡的大米饭和200千卡的肉类,虽然热量相同,但它们分别含有的营养物质完全不一样。大米饭吃进肚子里,几乎全部变成糖质,和白砂糖没什么区别。而肉类中则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可是,从热量的数字上来看,两者是具有同等热量的食物,而实质内容却相差很大。
从“碳水化合物占六成”的饮食比例,我们也看得出来,在以往的常识中,“糖质必不可少”的观念根深蒂固。
可是现实中,即使我们完全不摄取糖质,只要摄取蛋白质或脂肪,在体内也能合成葡萄糖。这叫作“糖新生”。可见,对人体来说,糖质并不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能量源。
以前,“脂肪对身体不好”的观念广为流传,可是2015年,日本已经废止了胆固醇的摄取标准。因为科学家和医学家发现,摄取脂肪不会对心脏和血管造成任何影响。
诸如此类,以往关于营养的普遍常识,很多都已经被颠覆了。
以往的观念
本书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