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篇:
《道德经》中的圣人被通假字害惨了,圣人怎么会以百姓为刍狗呢?
——《道德经》道出了顶尖艺术、体育训练的全新行为模式

我们在本书的第三篇文章中,用 “源头甲骨文” 字义解读了《道德经》第五十章的第一句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用“源头甲骨文”字义解读出来的涵义,与我们用常规汉字理解的意思是完全不同的,并不是“天地不仁义,把万物当作草扎的狗”的意思。

而要解读后一句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因为需要涉及《道德经》第五十一章中 “谷神” “玄牝” 的知识作为背景,所以,我们在第四篇文章中用“源头甲骨文”字义还原了“谷神”的“谷”字,在被“通假字”通假之前的本来字形:“浴”字。

“源头甲骨文”字义的“浴神”、“玄牝”表示的意思是:被承载在“重叠结构人体”内, “真正的我” 的位置。从某种角度来看,“浴神”与“玄牝”揭示了“重叠结构人体”最为主要、完整的构成。

由于第二、三、四篇文章我们所介绍的内容,主要都是 《道德真经》 中最为核心的概念: “重叠结构世界” 。“重叠结构世界”是个非常前沿科学的概念,而老子在《道德真经》中的全部论述,也都围绕着“重叠结构世界”在展开论述。

如果要真正明白老子在《道德真经》中讲什么,就必须先理解“重叠结构世界”的概念。否则,用基于 “单一结构世界” 的经验、知识去理解《道德真经》,那是理解不了的。

因此,我们在第五篇中,专门为大家介绍了帮助认识“重叠结构世界”的二个重要概念: “高维空间” “平行宇宙”

有了前四篇文章作为背景知识,我们在这一篇文章中,就可以为大家用“源头甲骨文”字义解读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这句。

这句也被“通假字”误读了几千年。

请看原文:

帛书甲本: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聲人不仁,以百省 〔為芻〕 狗。

帛书乙本: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耳口}人不仁, 〔以〕 百姓為芻狗。

王弼本: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注:上文中〔 〕内为帛书版残缺字。 {耳口} 为一个字,因字库中缺字,用{}表示】

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涵义的回顾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这句句子意思是:掌控“重叠结构世界”运行的力量都在“隐性世界”中,但是,这种力量掌控“重叠结构世界”中“万物”的运行模式却是:“万物”一旦陷入“重叠结构世界”中以后,都让“万物”在“显性世界”中的“体”起主导作用,“万物”在“隐性世界”中的“体”,都不发挥作用。

通俗的说就是,“万物”都迷失在“显性世界”中了。

大家把这句的意思理解了以后,是否产生一个疑问: “圣人” 也存在于“天地”中,“圣人”本身也属于“万物”中的一种,“圣人”的“显性人体”也属于“刍狗”,难道“圣人”也和其他“万物”一样,以“显性人体”为主导,操控整个“重叠结构人体”吗?

显然不是这样,否则,“圣人”也不可能是“圣人”。

所以,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这一句讲的,一定不是圣人把百姓当作草扎的狗,而是讲,“圣人”如何操控自己的“重叠结构人体”。

二、“百”字的“源头甲骨文”字义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这句中, “百” 字是个“源头甲骨文”字义的字,这个“百”字不是常规汉字。

要认识这个“百”字的“源头甲骨文”字义,我们必须借助本书第四篇文章中对“浴”字的解读,请看下图:

上图,左边是“浴”字与“浴”字的分解图,右边是个甲骨文“百”字。

我们从“完整人体”的角度来看,“浴”字左边的“水”字表示的意思是:显性人体与隐性人体的交界,“水”字左边表示“显性人体”的意思,右边表示“隐性人体”的意思,因此“水”字右边的“谷”字,表示的意思是:通向隐性人体深处的 “通道”

请大家注意这条 “通道”。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条“通道”,是从左到右的 “横向” ,现在我们让这条“通道”在水平方向上进行旋转,左边一头向外、右边一头向内旋转90°,这样,我们看到的这条“通道”,就变成了从前到后的 “纵向”

这种“纵向”的情景,就是甲骨文“百”字所表现的情景,从一条“通道”的一头,向内看“通道”的另一头。

甲骨文“百”字的外面“椭圆形”字符,表示的意思是:“通道”靠近我们这一头的“入口”,“圆形”字符内的“三角形”字符,表示的意思是:“通道”内另一头的“出口”。

那么,在这个甲骨文“百”字的字形背后,所隐含的涵义是什么呢?

这个甲骨文“百”字在这里所表示的意思是:进入这条“通道”前的初始位置。

“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是因为进入这条“通道”,并通过这条“通道”以后,才成为“圣人”的。

三、“姓”是个被“通假字”误读的字

《帛书·老子(甲本)》 在出土时是有残缺的,但是,在这一章中残缺得很懂事: “为刍” 两个字都残缺了,在“为刍”二字前的“姓”字的位置上,很懂事地留下了 “省” 字。

有了这个“省”字,被冤枉了几千年的“圣人”终于可以被洗白了。

很明显,《帛书·老子(乙本)》以及王弼版《道德经》都是在看不懂 “百省” 二字的情况下,用“通假字”的方法,用读音相近的“姓”字,替换了“省”字,于是,“百省”就变成了“百姓”,结果,《道德真经》里的“圣人”就被害惨了,变成了一个很冷血的“圣人”,把百姓当作草扎的狗。

这个“省”字也是个“源头甲骨文”字义的字,表示的意思是:“圣人”通过了那条“通道”到了另一头“出口”以后的情景。

那是一种什么情景呢?让我们来看甲骨文与金文的“省”字造字。

上图,左边是甲骨文“省”字,右边是金文“省”字,这二个字的字形基本上是一样的,我们先来看左边的甲骨文“省”字。

甲骨文“省”字的造字,采用的是上下结构。上半部分是个“生”字符,下半部分是个“目”字符,我们先来介绍下半部分的“目”字。

在“源头甲骨文”中,“目”字就是“一只眼睛”的图形,这个图形并不表示“显性人体”上的眼睛,而是表示“‘感知的主体’在进行感知”的意思。

我们刚才讲的那条“通道”,并不是“圣人”的显性人体从这条“通道”中通过,而是“圣人”的“感知的主体”从显性人体通过这条“通道”进入到了隐性人体的深处。“感知的主体”通过这条“通道”以后,就能摆脱“显性人体意识”与“隐性人体意识”的掌控,重新恢复与“真正的我”之间的关联。

“目”字头上的“生”字符所表示的意思就是:“感知的主体”回归到隐性人体深处以后,感知能力在“隐性世界”中得到充分释放的状态。

金文“省”字为了表示“省”字所包含的内涵都在隐性世界中,特意在“生”与“目”字中各自加了“一点”。

在金文的造字中,一般都会用在字符中加入“点”的方式,来进一步说明这个字表示的是在“隐性世界”中的意思。

“百省”的“省”字在这里表示的意思是:“感知的主体”通过了“通道”以后的状态,请看下图:

我们在讲 “重叠结构世界” 的过程中介绍过,在“重叠结构世界”中,所有在“显性世界”中事物的主体都存在于“隐性世界”中。“感知的主体”冲到“显性人体”中以后,不可能感知到事物在“隐性世界”中的主体,而“感知的主体”回到“隐性世界”中以后,就能感应到在“隐性世界”中事物的主体,以及决定事物主体运行的 “系统自动力”

所以 “圣人不仁,以百省为刍狗” 这句句子的真正意思是:“圣人”的显性人体也属于“刍狗”,但是,“圣人”的“感知的主体”已经从“显性人体”这里回归到“隐性人体”的深处,已经不受到“显性人体与隐性人体”的意识掌控,能感应到事物在隐性世界中的主体以及“系统自动力”,于是,“圣人”就感应、顺应这种“系统自动力”。

按照 《郭店楚简·老子(甲本)》 中的论述, “感知的主体” 在感应到“系统自动力”以后, “潜意识” 就会发挥作用,操控“隐性人体”去顺应那种“系统自动力”。

“隐性人体”顺应“系统自动力”会发生相应的行为,“显性人体”也会跟着动起来。但是,“显性人体”的这种“动起来”,与平时的行为模式是完全不同的。

“显性人体”平时的行为模式是:“感知的主体”在受到“显性人体意识”掌控下,由“前意识”操控“显性人体”发生行为,“显性人体”本身就是行为的主体。

而“感知的主体”回归“隐性人体”深处以后的行为模式是:“显性人体”本身并不是行为的主体,而是以“隐性人体”为主导发生行为,“显性人体”只是跟着动。

以“隐性人体”为主导的行为模式,我们可以参考一下 “太极拳” 的行为模式。真正的太极拳,在练的时候讲究肌体彻底放松,要 “用意不用力” 、要用 “阴手打人” ,这就是类似以“隐性人体”为主导的行为模式,以“隐性人体”的行为,带动“显性人体”发生行为,“隐性人体”成为行为的主体。

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读一下古代太极拳宗师王宗岳先生所著的 《太极拳论》 ,他讲“ 由懂劲而阶及神明” ,这里的“神明”很像是在讲“感知的主体”回收到“隐性人体”的深处后,去感应太极拳的“系统自动力”。

这种以“隐性人体”的行为为主导,带动“显性人体”行为的行为模式,在专业的音乐演奏、舞蹈、演唱、表演,以及专业的体育训练比赛中也会出现。

演奏家、舞蹈家、歌唱家、演员、运动员口中经常讲到的 “忘我” 状态,就是类似这种以隐性人体行为为主导的行为模式。

比如,在专业的演奏中,演奏家如果用“显性人体意识”去控制自己的“显性人体”进行演奏,就不可能表现出专业水准。

同样,运动员纯粹用“显性人体”的意识与力量去比赛,身体、动作都会很僵,不可能进入比赛的状态与节奏。

舞蹈、演唱、表演,亦复如是。

所以,“ 以百省为刍狗 ”讲的用“隐性人体”的行为去带动“显性人体”的行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能观察、体验到,我们留意一些顶级的演奏家、舞蹈家、歌唱家、演员、运动员的访谈、自媒体,经常可以听到类似的内容。

而且,有不少人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工作中,也能体验到,比如,烹饪、削水果、写字中,或者在做什么事的时候,人一旦进入某种“状态”以后,做事时就会有种“手在自己做事”的奇妙感觉。这种奇妙感觉,不少人都有过体验,只是以往大家都没有去留意,其实,这就是“隐性人体”的行为在带动“显性人体”的行为。

在《郭店楚简·老子(甲本)》中,给我们传达了一个很重要的认识,练习“心智系统转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就是自我体验,体验自己在生命历程中,出现过的各种神奇感受,找到这些神奇感受,并强化这些神奇感受, “心智系统” 就能得到转换。

“感知的主体”通过这条“通道”,会经历四个层级的“思维模式”。这四个层级的“思维模式”在《道德真经》中也有很清晰的描述,我们将在下一篇文章中,为大家解读。 NqTS7zuSne8errKCTy95kL+2NiDocssVciSOPemZScHu4hC1ar/OaE3nikAFSxj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