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新课标背景下的英语口语教学

新课标中提出了学生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于英语学科而言,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这四方面的内容。其中语言能力指的是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以及在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的语言意识和语感,它们构成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

听、说、读、看、写等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学生的这些语言技能,有助于学生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也有助于学生拓展国际视野和思维方式,开展跨文化的交流。学生学习语言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交流表达,提高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因此作为语言技能之一的说的技能,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一、新课标对英语口语的要求

新课标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对口语表达的要求主要包括陈述事件、传递信息、表达个人见解和情感、建构恰当的交际角色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内容,具体描述如下:

一级:陈述事件,传递信息,表达个人见解和情感,在熟悉的人际交往中,尝试构建恰当的交际角色和人际关系。

二级:有效地陈述事件,传递信息,表达个人见解和情感,体现意图、态度和价值取向,在常见的人际交往中,构建恰当的交际角色和人际关系。

三级:准确、熟练和得体地陈述事件,传递信息,表达个人见解和情感,体现意图、态度和价值取向,在较为广泛的人际交往中,构建恰当的交际角色和人际关系。

上述表达能力水平的要求,是通过英语课程进行落实的。根据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三级水平划分的标准,对口语表达的能力要求也体现出了相应的三级分层。

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会恰当地表达交流既是将所学语言知识学以致用,与此同时又能实践并巩固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但是同为表达性技能,在实际的教与学中口语表达相对书面表达而言更容易被教师和学生所忽视,有些学生即使在书面表达上已经能达到上述标准,但是一旦让他们开口说就显得力不从心。所以在第一阶段的必修课程中,学生首先需要具备在英语学习或实际的生活语境中主动应用英语的意识,能根据交际需要发起并维持交谈,清楚描述事件的过程和描述个人经历和事物特征。考虑到这个阶段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对学生在口语表达中所体现出的语言知识的要求相对较低:内容上只需描述某一事件过程、自己的个人经历和具体事物的特征,对自己经历过的事情学生不会无话可说,由此才能激发起学生开口说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提升自信心;词汇方面,为了建立起表述的逻辑关系,要求学生“借助连接性词语、指示代词和词汇衔接等语言手段”;另外还有“根据表达需要选择语法结构、正式语或非正式语”;为了突出需要强调的意义,还可以借助语调和重音这些语音知识。

在学生结束第一阶段的学习课程,进入到第二阶段的选择性必修阶段后,对他们口语表达能力的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学生不再是简单的描述,而是需要将自己的经历和事实进行概括,传递特定的信息、论证某个观点并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也就是说学生不是单纯地陈述事件,而是要有一定程度的思考然后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为了实现更好的交际效果,学生还需要通过重复、举例和解释等方式澄清意思,除了语言表达,还要借助非语言手段来表达意义,如目光、表情、手势、姿势、动作等。在发起并维持一段时间的交谈后,学会使用语言或非语言手段预示和结束谈话。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需要注重自己口语表达的“自然性和流畅性”。和第一阶段相比,这一阶段要求学生掌握更丰富的词汇量、更准确和熟练地运用语法和语音的知识以及具备一定的非语言手段的运用能力。

在第三阶段的选修(提高类)课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口头方式再现的不是亲身经历的事情,而是想象的经历和事件、需要借助词语和句式形象地传递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能使用特殊词汇、语法表达进行创造性的表达等等。我们不难发现,在上述要求中,加入“想象的、形象地、创造性的”等修饰语,这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体现出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真实的语境中,口头语言表达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更多情况下是互动性的表达,因此要求学生在与人对话时“根据需要插话或转换话题;在人际交往中构建必要的交际角色和人际关系”,这正说明学习语言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交际表达。

二、新课标对英语口语教学的要求

新课标针对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有关口语的要求,遵循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充分体现了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理念。教师要将这些要求和理念贯彻到日常教学中须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要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传统的认知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和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具有循序发展的规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中,人的认知心理总是随着有效智力劳动的增加而得到循序发展和提高,这就是学习的循序发展规律。新课标中英语学科素养的三级水平划分充分体现出了这一特点。比如,口语表达从单纯的“陈述事件”发展为“有效地陈述事件”,到第三级的“准确、熟练和得体地陈述事件”,这是对语言熟练度和有效性方面的要求。在最初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相对低下,词汇量不够丰富,对语法知识还不熟悉,因此只求学生陈述事件,至于在陈述事件时的熟练度和有效性如何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语言能力的提高,学生不仅需要对事件进行描述,同时还要兼顾表达的效果,这就需要学生借助一定的语法、语音、词汇等语言知识。另外,随着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他们的辩证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了大幅度的发展,在观察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后,他们能够根据事物的本质,对事物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形成自己个人的看法,因此要求学生在表述时体现出自己的意图、态度和价值取向。这种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要求充分地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情况,达到了让学生逐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目的。

(二)要合理地与其他语言技能相结合

语言技能的某一个技能并不是脱离其他技能而单独存在的。听、读、看这三项技能作为理解性的技能,是语言的输入,而说和写这两项表达性的技能就是语言的输出。如果要实现“准确、熟练和得体的”口语表达,那么必然要经历大量的语言技能训练。在听、读、看的过程中,了解语篇或说话人的意图和观点,理解所传递的信息并进行辩证的逻辑思维;在写或者说的过程中,将获取的信息借助词汇、语音、图表、图像、手势等语言和非语言的手段进行表达。因此,在口语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其他的技能训练来促进学生口语的提高,或是在以阅读、视听、写作为主的教学中穿插对学生的口语训练。

以上外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 3 Travelling中Reading A的课文A Roman Holiday为例。这篇课文的内容为埃莉诺去罗马度假的所见所闻和旅行途中的感受。在第一课时的阅读课中,也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练习。首先在Pre-reading部分通过以下问题让学生回忆自己的旅游经历:

· What kind of places of interest have you been to?

· Which place interested you most? Why?

这两个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激活学生的记忆,主要依赖于学生以往的知识,学生的回答相对会比较简单。学生阅读文章学习到有关词汇后,在Post-reading环节让他们模仿文章的内容,如relics、architecture、food、shopping places等几个方面,对自己的旅游经历重新进行描述。有了之前阅读的铺垫,学生在表述时语言更准确、内容更丰富,达到了“以读促说”的效果。口语训练的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除了介绍自己的旅游经历,还可以采取对话、小组讨论等方式。随后还可以让学生将所说的内容写成一段短文,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由此可见,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为学生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让学生从被动的接收者转换为主动的参与者。

(三)要遵循课程内容六要素

语言技能与语言知识、主题语境、语篇类型、文化知识、学习策略一起构成了新课标英语课程内容的六要素,这六个要素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它们是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

1.语言知识构成语言技能的基础,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

新课标指出,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并感知语言知识的表意功能,有助于其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学会恰当地运用语言知识达到有效交际的目的。

还是以A Roman Holiday一课为例。学生如果要清楚地描述他们的旅游目的地,首先要掌握游记类语篇的特征和要素(旅游景点、旅途见闻和任务感受等),然后选择合适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如阅读语篇中出现的tourist attraction、relic、ruins、temple、sculpture、ceiling、decoration、wonder、masterpiece、breathtaking、sparkly、fascinating、tear away等词汇。通过学习和使用这些和旅游有关的词汇学生可以描述他们的所见所闻,再现他们的旅游经历。为了让他们的表达更加连贯、流畅和自然,学生需要选用恰当的句式,并在句与句之间加上合适的连词。另外,还可以借助重音、语调、语气、节奏等突出重点,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当然,在表述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语法的正确性,如介绍旅游目的地的基本特色的时候用一般现在时,而介绍自己的旅游经历时就需要用一般过去时。

2.文化知识增加口语表达的内涵,有助于学生文化意识的形成

除了语法、词汇、语音等语言知识外,学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来加深口语表达的内涵。众所周知,文化知识是语言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习一门语言,我们还需要了解这个国家的主要文化特色、历史文化现象的渊源、优秀文学作品等多方面的内容。这部分是因为中西方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比如语言表达的习惯和方式、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另外,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和地理环境等因素也会对其语言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忽略这些差异,那么可能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学生在语言学习的同时,了解语言背后所包含的文化含义,不仅可以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和对比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国际视野、认同优秀文化,同时增强对本国文化的认识,树立文化自信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主题语境创设口语表达的情境,有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无论是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还是在实际的口语交际中,语言的运用都会围绕着一定的主题展开。主题语境提供了口语表达的范围和内容,学生根据不同的语境进行思维探究。新课标认为,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会直接影响学生思维发展的水平。新课标中的主题语境包括“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三大方面,同时这三类主题又各有若干个子主题。

比如上外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二册》Unit 1 Nature的主题语境为“人与自然”,主题群为“自然生态和环境保护”。在Reading A中,通过寓言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意识到自然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生态平衡一旦遭到破坏,修复将付出更加巨大的代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与这一主题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进行相关思考后进行表达。可以用问题的形式,如:“Who do you think is the wisest man in the story? Why?”或“What lesson can you learn from the story?”;也可以用小组对话的形式“Suppose you are one of the advisers to the king and you want to persuade the king to give up the plan of cutting down the old tree, make a dialogue between them.”;或者用复述的方式:“Suppose you were the father of the young, tell him about the story.”。通过这些不同的口语表达形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学习策略提高语言运用的效果,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学习策略是学生为促进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在口语表达中常用的策略是交际策略。教师在发展学生交际策略能力的过程中,首先要培养学生运用交际策略的意识,要让学生认识到成功交际的关键不仅仅是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还要学会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手段进行有效的交流,并根据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提高交际效果;其次,要为学生积极创设情境和提供实践机会,通过大量的口语训练,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总而言之,新课标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具体的指导。教师日常的英语口语教学应该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认真落实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学生未来可能的跨文化交际做好准备,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上海市奉贤中学 程娟) gE3AkMgZhUn8YQ85iB+ZWaPyAHbrh5a4jmVWCWo0K5rSC6y/INUx6v7JXDQmTv0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