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语音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语音是语言的载体和外在表现,也是获得语言技能的基础。要学好一门语言,必须先从掌握语音开始。在第一节,我们提到了“建构真实情境”“以学生为中心”“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情感过滤假说”以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这几个重要理念。本节将基于初、高中学情分析,利用语音可视化图示,以真实情境为依托,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多元持续的评价,以提高学生发音正确性、交际适切性与表达自信。

一、认真研读课标,确保连贯学习

聊城大学李泽天和孙先洪认为,语音教学循序渐进很重要。循序渐进的语音教学是指教师按照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开展连贯系统的语音教学。结合初、高中英语学科基本要求,可以发现初中阶段侧重对单词读音规则、句子语调变化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基本读音规则和国际音标;模仿语音语调,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和态度。高中阶段更强调学生迁移创新的能力——要求学生利用读音规则和国际音标拼写拼读新单词,自然流畅朗读句子和段落,适当听懂其他口音。基于渐进性原则,教师梳理弄清初、高中不同语音学习要求很重要,尤其对于高中教师来说。

表2-1为初、高中学习内容,加粗部分为高中重点语音知识。学生刚进入高中时,教师可从音标、音节、词重音等入手,展开复习巩固,做好初、高中衔接。在教学内容上从单词到句子,再到段落和篇章,循序渐进,保证语音学习的连续性与系统性。

表2-1 初、高中语音学习内容

二、充分利用图示,使语音可视化

图2-1 双元音发音可视图

英国心理学家哈里·麦格克(Harry McGurk)和约翰·麦克唐纳(John MacDonald)认为,人在感知语音时,视觉信息与听觉信息能相互作用、互为补充,使人们更准确地感知信息。因此,在语音教学中,机械性跟读会导致学生只能模仿音似,而无法达到准确。为了减少这样的偏误,教师可以结合语音描述与音位可视图展开语音教学。同样,对于双元音、辅音、重音甚至语调等都可以用上述方法开展教学,提高质效。图2-1展示了双元音/əʊ/是单元音/ə/与/ʊ两者口型的结合,并在图后辅以文字描述,以帮助理解。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找寻类似的图示以促进学生的理解掌握。以下是辅音、(词句)重音、语调的可视化教学范例。

(一)辅音图示对比

辅音能根据发音部位对清浊辅音进行分类。按发音部位,可分为爆破音/p/ /b/ /t/ /d/ /k/ /g/、鼻辅音/m/ /n/ /ŋ/、舌侧音/l/、摩擦音/f/ /v/ /s/ /z/ /ʃ/ /dʒ/ /θ/ /ð/ /h/、破擦音/tr/ /ddʒ/、趋近音/r/ /w/ /j/。其中清浊成对的辅音八对,清辅音为/p/ /t/ /k/ /f/ /θ/ /s/ /ʃ/ /tʃ/,浊辅音为/b/ /d/ /g/ /v/ /ð/ /z/ /dʒ/ /ddʒ/;其他辅音为/h/ /m/ /n/ /ŋ/ /l/ /r/ /w/ /j/。教师可选择根据发音部位或根据清浊辅音展开图示对比教学。教学片段1围绕辅音/f/和/v/开展了清浊辅音对比教学;教学片段2则根据发音部位进行了鼻辅音对比教学。

【教学片段1:清浊辅音对比】

教学步骤:

图2-2 /f/音和/v/音图示

(1)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一些含有/f/ /v/音的词,如safe, save, fifteen, seventeen等。

(2)学生齐读单词,体会两个音的差异并描述。

(3)教师结合图示与描述(见图2-2)以验证学生的猜测。

(4)学生四人一组,每组想出含/f/ /v/音各8—10个单词,组内轮流用上述单词造句并编成一个故事,直到所有单词都被用过。

(5)教师要求小组上台讲述各自的故事,其他小组可就故事可读性、发音准确性等方面进行打分。

【教学片段2:鼻辅音对比】

教学步骤:

图2-3 鼻辅音发音图示

(1)教师组织学生大声朗读语篇 Pubs in the UK (选自《语音教程》刘森编著)并圈画出含有鼻辅音的单词。

(2)学生读单词,尝试写出以下单词的音标,辨别鼻辅音/m/ /n/ /ŋ/在单词中的发音,如distinctive, contribution, urban, furnished, community, warning, Scotland等。

(3)学生通过查词典核对自己的尝试,辨别/m/ /n/ /ŋ/发音差异,尤其是/n/ /ŋ/。

(4)教师组织学生听读其他辅音与鼻辅音在单词中连读情况,如/tn/和/dn/(Britain, written/ Sidney, suddenly)。

(5)教师组织学生听读其他辅音与鼻辅音在单词间的连读情况,如/dm/和/dn/(Good morning./ Good night.)。

(6)学生以四人一组为单位,吟唱Bob Dylan的歌曲 Blowing in the Wind (选自上外版《高中英语》必修三第二单元)(见图2-4),感受鼻辅音发音。

图2-4 Bob Dylan的歌曲 Blowing in the Wind

(二)重音语调标注

英语是重音计时的语言,词重音与句重音构成了英语的节奏感。词重音通过单词中的重读音节显示。音节是说话时最小的语音单位,要读准词重音,必须先识别重读音节。句重音是指对句子某个或某些词加以强调。一般来说,句中主语、主要动词和实词需要通过重读形式表示强调;而冠词、助动词和代词则只需快速弱读。由于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中式口音的英语常常是像小和尚念经一样,连续平稳,无重点。缺乏重音意识或者不会读重音,除了表现为中式口音之外,更会影响日常交际,造成信息误解。同样,语调的升降变化能表明说话者的情绪态度,也可以强调或对比信息以区别语义。因此,语调也会影响日常交际的准确性与适切性。教学片段3展示了如何通过重音标注,强化学生重读意识;教学片段4则利用箭头标记,展现语调的升降。

【教学片段3:重音标注】

教学步骤:

(1)教师在一些学生熟悉的单词中标出每个音节,组织学生朗读,让学生获得音节的概念。

(2)学生两人一组,轮流写五个单词,要求对方判断音节个数。

(3)教师读出一些生词,让学生根据教师读音来判断音节个数。

(4)教师通过画圈的方式,向学生呈现重读音节,组织学生齐读感受。

示例:

(5)教师解释单词的重读音节的规则并举例说明。

(6)学生利用上述规则读辨新单词中的重读音节。

【教学片段4:语调标注】

教学步骤:

(1)教师用不同语调朗读对话,让学生揣测说话人的情感与意图。

M:Jean, can you help me with this maths problem?

回答1:W:Sorry? 意思为“Excuse me. I can't hear you. Could you say that again?”。

回答2:W:Sorry? 意思为“Sorry, I can't.”。

(2)学生选择合适的语调,朗读一些类似对话,体会所表达的情感意图。

(1)

M:Mr. Smith thinks we ought to get the money in hand first.

W:Who?

M:Mr. Smith.

(2)

M:We'd like to have someone to say a wor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eremony.

W:Who?

M:Dr. Johnson might do it.

(3)

M:How long shall we stay at the Grand Canyon?

W:A day?

备注:第一组对话中,who的语调为上扬,表达说话者难以置信的情绪。第二组对话中的who语调下降,表明说话者的确一无所知。第三组对话中,a day语调上扬,表现说话者询问的态度,而语调下降则表明说话者已经做好决定。

(3)教师组织学生观看《疯狂动物城》片段,要求学生揣测各角色的情绪与性格。

(4)学生梳理总结相关知识。比如:用快速高频响亮的语调表达兴奋,用缓慢低频低声的语调表达担忧,等等。

(5)学生8人一组,展开《疯狂动物城》配音活动,绘制出语调图。

三、创设真实情境,设计语音环境

第一节中讲到了建构主义理论下的语音教学模式,提到了两个关键词——“建构真实情境”以及“以学生为中心”。其实无论是布朗(Brown)、柯林斯(Collins)和杜吉德(Duguid)提出的“情境学习”,还是杜威(Dewey)所强调的“做中学”,都展示了这两个关键词的重要性。杜威甚至认为,学校环境也应当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那么在语音教学中教师该创设什么样的真实情境或者说模拟真实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积极展开语音实践呢?

(一)模拟生活情境

从英语交际功能的角度出发,提高英语口语能力是为了让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中自如表达观点与见解。如果英语语音教学能模拟日常生活情境,鼓励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交流,增强学生的获得感与体验感,那么学生的学习热情必将得到很大的提升,同时也会带动语音能力的提高。故教师应该重视英语学习的实用性,在实际教学中,构建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情境,将教学内容置于生活场景中,例如,购物、用餐、打电话、就医等等,激活学生已有认知,帮助学生快速吸收语言知识,提升学习获得感。

【教学片段5:弱读和强读】

教学步骤:

(1)教师组织学生听一段电话会话,要求学生记录强读的单词。

(2)学生四人一组根据该会话,总结强弱读规律。

(3)教师整理补充强弱读规律——句中一般实词需要重读,而虚词往往弱读。

(4)教师结合例句补充虚词需强读的三种情况——位于句首,位于句尾,说话人想要强调这个词。

(5)学生自行朗读以下电话会话,并在组内分享强弱读的理由,小组成员需判断其合理性。

M:Hi, Amy. This is Mike. How's your day been?

A:Hi, Mike. It has been a long day, but we made it. What kind of day did you have?

M:I am good. Could you still help me tonight or not?

A:Should I come to find you?

(6)学生两人一组,自创一段电话会话并展示。

(7)学生互评该电话会话中强弱读的合理性——是否符合强弱读规则以及是否满足交际需求。

【教学片段6:重音与节奏】

教学步骤:

(1)教师询问学生看展经历——看过什么展览,有没有听过讲解员介绍展品。

(2)教师构建模拟场景——我校将举办一个艺术展,招募学生志愿者介绍艺术家生平(见图2-5)。教学内容选自上外版《高中英语》必修三第二单元。

图2-5 上外版《高中英语》必修三第二单元Speaking板块

(3)教师组织学生聆听一段志愿者介绍艺术家生平的片段,要求学生关注志愿者介绍时的重音、停顿与语调。

(4)学生两人一组模仿并大声朗读。

(5)学生四人一组,在组内讨论选定他们将要介绍的某位艺术家。

(6)学生组内轮流提供关于该艺术家的生平介绍并撰写介绍稿。

(7)一位学生在全班面前介绍该艺术家,其余学生根据介绍猜测是哪位艺术家。

(二)营造想象情境

中学英语的主题语境分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学生可以借助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获取或传达主旨、事实、观点等话题信息。在话题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多模态语篇以丰富语言体验,加深对话题内涵和外延的理解,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据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想象情境,提供多模态语篇,以加深学生对话题的把握。看图说话、看视频复述等都是很好的教学手段。

【教学片段7:重音、语调、节奏】

图2-6 描图素材

教学步骤:

(1)教师组织学生观察图片(见图2-6),引导学生从who, where, when, what, how等角度来分析图片。

(2)学生两人一组,探讨本张图片所要传达的意图。

(3)教师询问学生要用什么样的语调来传达本图的教育意义。

(4)教师要求学生利用记叙文行文的要素串联法描述该图。

(三)设置问题情境

在语文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已经成为一个常见的教学手段,是语文核心素养落实的重要途径。事实上,创设问题情境也能运用在英语学科上。将问题情境与英语学习相结合,不仅能锻炼学生整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同时,学生基于获得的信息,通过归纳、建构等思维活动,提升相关思维品质,提高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设置问题情境本质上是让学生能将所学知识技能应用于解决新问题上。

【教学片段8:重音、语调、节奏】

教学步骤:

(1)教师组织学生回顾上外版《高中英语》必修三第三单元中阅读语篇所涉及的健康贴士,要求学生按饮食、锻炼、休闲、社交等方面将其分类。

(2)教师组织学生读信,分析造成Amy肥胖问题的原因(见图2-7)。

图2-7 上外版《高中英语》必修三第三单元Speaking板块

(3)学生四人一组,基于第(1)步中所提到的健康贴士与个人经验,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法。

(4)教师要求学生基于本次口语活动的交际目的,关注重音、语调、节奏等,比如用什么样的语气表达担忧或者宽慰。

(5)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一人扮演Amy,一人扮演Amy的同学,就Amy的肥胖问题展开讨论。

四、丰富教学活动,增强学习动力

跟其他教学活动一样,语音教学活动需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中学生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已有初步的语音知识,能简单地进行口头表达;同时,其认知能力、思维方式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当然,由于年龄的增长,中学生会变得内敛羞涩,可能不太愿意参加大幅度肢体活动或羞于在全班面前表达。因此,机械性的语音操练在小学阶段尚能实践操作,但在中学课堂往往是收效甚微。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活动适合中学生呢?

(一)传统教学活动

传统课堂上开展的教学活动有模仿、绕口令、朗诵、学唱英语歌曲等。教师常常会有这样一个误区,认为这些教学活动过于简单,中学生又不愿意表现自我,因此这些活动并不适合中学生。其实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活动难度、改变活动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参与积极性。

模仿是学生通过感知获得语音知识的重要途径,而模仿中的跟读法(shadowing)在教学实践中很有效。在小学的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响亮一致地跟读,而到了中学课堂,学生往往都不愿意开口发声。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模仿他们喜欢的素材,增加活动难度,以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比如就喜爱的电影场景开展表演。上外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二第四单元 Disaster Survival探讨了人类如何防范自然灾害并提供了相关的安全常识与自我保护措施。为了让学生能结合语调与肢体语言传递灾难中人物的情感变化,教材中选用了电影《泰坦尼克号》片段——杰克和露丝漂浮在海面上等待救援的场景。杰克泡在冰冷的海水中,仍跟露丝说:“Listen, Rose. You are going to get out of here. You are going to go on and you are going to make lots of babies... You are going to die an old, old lady, warm in your bed. Not here. Not this night...”尽管杰克在死亡边缘,却希望露丝好好活下去。学生要通过坚定的眼神与口吻,对“you”“not”进行重读强调,表现出杰克对露丝殷切期盼,传达求生的信心。

图2-8 You Speak English Very Well

除了配音表演之外,唱英语歌曲和开展Jazz Chants活动也是通过模仿来提升学生的语音能力。这两种活动都活泼有趣,贴近中学生兴趣,但略有不同。学生学唱英语歌曲是积极、主动的模仿过程,有利于语感培养和语调训练,而Jazz Chants主要的特点是将语音教学置于语言交际的背景中,凸显语言的交际功能。

由于Jazz Chants在中学阶段不太常见,在这里选择了一首格雷汉姆(Graham)的 You Speak English Very Well(见图2-8)以供大家参考。这首Jazz Chant在语音语调方面练习了英语缩写的读法,如don't,That's;句重音,如“You REALLY DO speak English very well.”;说话语调随着说话人情绪的变化,如“Oh no, not really.”“I really mean it.”。尽管从内容看,这首Jazz Chant较为简单,但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可以做不同的要求。对初中生可侧重于英语缩写读法教学与句重音教学上,对高中生则侧重于反映情绪变化的语调上。

(二)混合式教学活动

传统的语音活动大多以教师指导,学生自我练习为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听、看、读来培养语感,通过课后练习以提升发音水平,但缺乏充分辨音纠音的机会。混合式教学将线上线下相融合,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均能指导与监督学生学习,同时学生也有了更多自主操练的时间和辨音纠音的可能。

另外,在混合式教学活动中可融入更多的多媒体技术与资源。现有的多媒体技术,如Praat软件,能很好地将英语语音基础知识与发音通过图示动态地展示出来。此外,教师选取符合学生学情与兴趣的多媒体教学资源能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获得感。由于在第一节已详细讲述过混合式教学的步骤与流程,此处主要讨论可选用哪些多媒体资源以及软件开展混合式教学活动。

1.借助多媒体资源开展教学活动

配音、戏剧表演:通过配音和戏剧表演,让学生有角色的代入感。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交际以便为正式交际打好基础。学生喜欢的配音材料有“疯狂动物城”“六人行”等,既可以模仿语音语调,又可以体验角色、积累语言素材。

BBC和VOA:这两个网站作为英音和美音的代表,每日更新大量实时新闻,涉及文化交流、地理探索、经济发展、全球时政等方面,学生可以接触到海量地道的语音素材。通过模仿与操练,甚至是设计一次新闻播报,学生在提升口语表达的同时,拓展了知识面。

2.借助多媒体软件实现人机交互活动

发音软件:Praat软件是可以比较精确分析语音系统的可视化软件,能将学生发音,如元音、辅音、语调等,生成可视化语音频谱图,以提高学生感知语音的能力。该软件在大学阶段应用较多,中学阶段未有实践,但值得尝试。

配音软件:英语趣配音软件是一个即时反馈的免费配音软件,中学生使用频率较高,方便易操作。学生需先仔细观摩视频,熟悉视频中的情节与人物,经过模仿与操练,加强对停顿、重读、弱读、语调的领会。该软件能自动处理将大篇幅配音片段分割成几个短小片段。每个片段规定时长,练习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配音,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学生在完成配音后会立刻得到评分,能增加学生语音学习的获得感与成就感。

五、动态多元评价,激发语音自信

“动态系统理论”(Dynamic Systems Theory,简称DST)认为语言学习的发展是动态的,学习者在接受一定的训练后,未必就能产生效果,效果的产生也未必由训练引起,而可能是由于先前的经历或环境因素。基于“动态系统理论”的语音评价应在考虑到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对学习者展开持续性和多样化的评价。

(一)评价主体多元性

为了打破现有的人机对话的单一评价模式,教师可设计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过程性评价可以是师生对表现型任务的共同评价,如在班级里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配音比赛,以在筹备阶段以及比赛进行中的表现(见表2-2)为依据展开评价。教师可提供围绕不同学习任务与要求的互评清单,以供参考;也可通过师生共同拟定标准,进行评价。而人机对话的评价模式由于其客观性、精确性,可应用于终结性评价。

表2-2 配音比赛评价量表(供参考)

(二)评价内容阶段性

为了确保学生对各板块语音知识的掌握,整个语音评价过程应该是动态的、可持续的且有针对性的。教师将语音知识阶段性地进行分解评价,有助于学生减轻语音学习的压力,同时夯实语音基础。此外每个阶段评价目标明确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获得感。

由于初高中语音教学重点不同,因此教师可结合教学要求与学生认知发展规律阶段性地展开评价。比如在初中语音教学中,六七年级语音评价内容主要针对音素及音素组合发音;八九年级语音评价内容则要求学生掌握利用不同语调传达不同情感态度,比如如何表达遗憾、恭喜、担忧等等。教师可将阶段性评价细化到每个学期甚至每个月,如六年级第一学期可以侧重评价元音音素的发音。

语音学习是掌握英语的前提条件。教师通过丰富多样的语音教、学、评途径,鼓励学生开口,增加学生获得感,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同时,教师开展语音教学时,要鼓励学生把语音和语义、语境联系起来,让学生意识到语音学习是流畅交际的基础,提升其学习动机。我们在第三节利用两个针对初高中语音教学的案例,展现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在语音教学中如何具体实践本节部分策略。 S8vvCuaqZ2jF4SWbjk/Bu/gmoXJn9OohDVzLAXYSJfJ0NBPt74wquhwmN4RhKZ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