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合组交通大学之回顾

叶恭绰

叶恭绰(1881—1968),字誉虎,号遐庵,广东番禺人,著名政治活动家、书画家、收藏家。民国初期,任交通部总长,兼铁路督办、邮政总局局长。1920年12月,主持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北京邮电学校四校合组,定名“交通大学”。次年春,交通大学第一届董事会成立,被推选为校长。1922年5月离任。历任广东军政府财政部部长、南京国民政府铁道部部长、国学馆馆长、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等职。

原载南洋大学卅周纪念出版物委员会编:《南洋大学卅周纪念征文集》,上海南洋大学出版股1926年版,第1—9页。原题为《交通大学之回顾》。

南洋大学为我国新式教育之前驱。成立以来,其学科之因革、系统之更张,溯其原委经过,实足以观察我国教育之演进及思想之变迁。若取最近三十年来国家进步、社会活动之因果,加以分析之研索,则南洋必居其主要原素之一,而无愧为造成时代思潮、国民精神之动力。此诚南洋先后同人所堪引为忻贺者也。

南洋三十年来盛衰之迹象,从已往之国家政事观之,无往不可寻其端倪。特学校之机体比较微小,苟因政局之变动而得物质上或精神上之助力,则此种佳果若能善为保守,每足使其一时之利益伸引于将来,绵延不坠。即偶为政潮波及,以致阻碍其发展,或一时的停滞其机能,亦未易遽使颠覆,制其生命。此于社会环境、教育趋向,极有关系。故我国近世之政局虽每况愈下,而其波澜起伏中之教育事业,并未与有同样之兴衰,甚或有逆流而进之现象,则固亦我国前途一线生机之所系矣。

南洋自创立以来,七易其名,五更其制。而学科之兴废,行政之变迁,尤指不胜屈。历程所经,不可谓非艰巨。然犹能屹立至今、声光日盛者,固其内部之力为多,而外来之影响多属善性,自亦为促进校务之关键。如由普通教育跻进至专门教育,局部性质转移为国立大学,每经一度之改革,增加一度之声望,洎于今日,隐执东南教育之牛耳。是政潮果尽为摧残教育之具欤,抑南洋独有之幸欤!

南洋三十年之历史中,其变动最剧之一页,当无过于交通大学之时代(民国十年春至十一年夏)。此事实躬与其役,兹举为鄙人整理交通教育计划之一,亦即为深爱南洋思为扩充之表示。其经过情形,世所共悉。特其创立之动机与办学之计划,知者尚鲜,或不无追述之价值。值兹南洋卅周纪念之期,用志其概要,以当庆祝,度为南洋同志所乐闻也。

交通大学者,就交通部主管之四校合并组成之大学也。此四校为南洋、唐山两工业专门学校,及北京之铁路管理与邮电学校,而以南洋为其中坚,故所受之影响亦最巨。然交通大学究因何而组织,在当时情状确有此种需要乎?是不能不先为陈述也。

(一)交通为专门事业,经纬万端,无一不具科学之精义,即无一不需相当之人才。交通四校(指合组大学前之部立四校)之所以分科研习各求其备者,即本斯旨。顾交通中之任何事业,无论若何简单,均含有多种学术,互有关系,非一种人才能办。而集多数专家,分工合作,则求其协调动作,必各先有其准备及合法之训练。交通四校之学科,虽大体皆备而各不相同,章制互异,无沟通调剂之机会,以致彼此隔阂,不能互求短长,明其倚伏之关系。欧美大学之同性学科,无不集合于一种组织之下,故能斟酌至当,分配如意,造成各科适用之人才。今交通四校之学科,性质同属交通之技术,既已因历史之关系,分立数地,各不相谋,则欲求真实之人才,效率之增进,自以划一统系,整理学科,为改进交通教育之初步。

(二)交通事业至为繁复,我国虽仅路、电两项稍有基础,然其他交通及有关之事业,不能不及早储才,为将来之预备。交通四校虽因经费限制,应用学科未能遍设,但以历史关系,同一学科亦多重复。故为经济起见,酌盈济虚,自莫若并其相重之科,而以腾出之经费举办其他科系,以应急切之需要。此种增减之事,牵动各校之组织,非谋根本之改造不可。

(三)交通四校之情形,因各自为政,颇多轩轾。举如施教之方针、学科之程度、教师之待遇、学生之考核,均不一律,足为整理教育之障碍。

(四)一种人才之养成,不仅赖高深之教育,尤贵有实地之经验。交通四校学生,原以国有各路、电事业为练习之所。然练习之阶段如何支配,与学科之内容如何呼应,自学生入校起至练习完毕止,其经过之时间应如何规划,均非赖一集中机关之调度,无以收敏活之效。

交通四校经屡年努力之结果,在我国专门教育中已各占极重要之位置。然究以上述之原因,或困于经济,或病于组织,卒未能尽其所长,达其所负之使命。民国九年,鄙人备位邮传,思于交通教育有所改进,因有扩充四校之提议。惟经再三讨论,觉与其局部改组,事倍功半,毋宁彻底刷新,另立根本之大计。因与各方协商,决定合组交通大学之计划。自九年冬着手筹备,历时半载,始告成立。所有办学方针、进行程序以及发展计划,均经根据原有事业,斟酌国内需要,妥为厘定。倘能假以时日,次第施行,其造福于交通事业,宁有涯涘。惜为时势所累,终不免于半途中辍也。

(一)内部之整理

甲、组织 交通四校成立各有先后,因时势之转移、性质之各别,以致组织章制,前后异趣,彼此参商,虽同隶一部而隐有畛域。故为整理交通教育计,必首谋大学之组织及章制之统一。此固与一国之宪法无殊,而不稍容怠忽者也。是以大学成立之始,即设董事会,为最高之统辖机关。继由董事会选举校长,为行政之领袖。校长之下,于北京设总办事处综理一切事业。于上海、唐山、北京三处,各就原有之部立学校,改组为交通大学之上海、唐山及北京三校,为施教之所。每校设主任、副主任,各科设总教授。所有各校各部分之职掌,均经妥为规定,以明统系。其管理章程、教务规则,亦经重行厘订,以便推行。

乙、教务 改组前之交通四校,其校科既不完备,复多重复,程度高下,亦参差不齐。故大学成立后,为经济之发展计,不得不将各校之学科重为支配,去其重复而添设新科。如南洋之管理、土木两科则划归京、唐两校;唐山之机械科则迁至上海;而以拟办之纺织、造船、市政、营造、银行等科,分设三校。至各科之内容,亦力加整顿,不仅程度提高,务使媲美于国外大学。且为适应本国需要及提倡技术研究起见,复将每一学科之内容,分别门类,各极其专精,以期养成特种之技术人才。如南洋之电机、机械,唐山之土木,北京之管理,均各分为四五门不等,每门复延有学识丰富之教授主持一切。此殆我国专门教育中之创举,亦即欧美最新之趋势也。至大学各科之教授,在改组以后,亦略有更动,一时延揽者均知名之士。所有教授之待遇,如专任、兼任之分别,休假、出洋之办法,均经妥为订定,务从优厚。

丙、经费 交通四校原有之经费,综计每年不足四十万元。以所办科目之多,实无发展之希望。改组大学后,因先将各校经常预算一律增加。(京、唐两校各增为十六万四千元,南洋增为二十二万六千元,合共五十五万余元。较之原来经费,计增加百分之三十八)并为筹划开办费一百万元,由交部分三期拨付。其第一期之三十六万元,则为各校添建房舍、扩充设备之用。(二、三两期未经拨付)南洋之工厂建筑及其设备,即由应得之开办费十四万元内支出者也。以上经费,均由国有各路、电机关分认筹解。其领款开支及报销之各项手续,均采用欧美最新制度,订有极严密之方法,由交通部监督、审计院核销。各校之经济状况,并由主管人员按照规定格式随时编制统计表册,以明各项收支之盈亏,及消长之关系。

丁、设备 学校教育所异于私人讲学者,最大差别,即在应用之设备,而以技术教育为尤甚。交通四校之设备,在大学成立以前,业经粗有规模,非其他工校所能及。然其时各校之资产,总计尚不足二百五十万元,内南洋约一百五十万元、唐山约八十万元、京校约二十万元。若按本科学生人数平均计之,则每人仅占三千余元。较诸欧美工科大学之情形(据美国统计,工科大学之房屋及设备,除地亩外,平均每一学生约占华币一万六千元),相去何可胜算?况我国工程事业,尚在幼稚时期,学生耳目所接,既少观摩之机会,尤不得不赖校中设备为实地试验之场所。故大学改组伊始,即支拨巨款,为添置各项机械、仪器、图书、校具等设备之用。各科之试验室及实习工厂,亦均酌加修葺,以期完善。并经拟定计划,另筹一百万元之基金,为逐年扩充之预备。

戊、管理 大学成立后,各校内部之事务,均力加整顿。所有应行兴革事宜,罔不毕举,以求办事效率之增进。各部分之职掌,并为订立专章,俾资遵守。其有关学生生活之团体事业而影响于学校行政者,如膳食管理、消费公社等,亦均为代拟计划,协助进行。

以上为业经实行之计划。虽大学成立未久,即归改组。但三校至今典型犹在,精神一贯,声誉日隆,诚堪引为忻慰者。至已经拟议之计划,尚未实行,或进行未久,即归消灭者,则尚多有讨论之价值。兹从校务及推广两项分别述之。

(二)校务之发展

甲、增设学科 大学成立时所办之学科,仅有土木、机械、电机及铁路管理四种。不特未尽大学之功用,即交通事业所需之技术人才,亦未能遍为培植。揆诸时势需要,实有未当。因有增设学科之计划,分年举办。先将交通所需及与交通有关之学科,次第设立,再行斟酌情形,推及其他科目。其业经筹备拟即开办者,有南洋之造船及纺织科、唐山之市政及营造科、北京之商业及银行科,所有经费、设备,教授及学生出路,均经分别进行,颇形顺利。

乙、推广学额 大学成立时,三校原有本科学生,总计不足千人。分科计之,每科仅占二百余人。以我国高等学校之稀少,求学者之踊跃,实有扩充学额之必要。顾其中有困难之点三:一、各科学生均须住校,而宿舍有限,不敷应用。二、我国中等教育诸待改善,其毕业学生之程度,能与大学衔接者,为数不多。若只图学额之扩充,不计程度之划一,恐有滥竽充数之弊,尤足防碍大学之声誉。三、照三校已往情形,各级学生每年降级或不及格者,为数至夥。其首尾两级人数之差,往往达三四倍之巨。非将其中病源探讨真切,以谋改善之方,则学额纵能扩充,仍未收广被春风之效。以上诸事,原非一时所能解决,惟有逐渐进行,日就月将,冀有成功之一日。

丙、研究改进 大学三校之教育方法,因历史上之关系,均采用美国之制度,与欧洲各国迥异。是否为技术教育中最良之制度,能否适合我国之情形及需要,于我国学生之智能、个性是否吻合,均有研究改进之必要。又三校学生毕业后,均在国有之路、电事业服务。其在校所受之教育,于需用学术及立身处世之旨,应有若何之关系;其服务机关与肄业学校,应如何沟通,以免隔阂而收合力作育之效,均当时讨论所及也。

丁、国外联络 为发展本国教育与国外大学联络起见,大学成立后,曾与美国哈佛及麻省理工大学有一度之接洽。拟双方合作,改进我国之工程教育,并由双方各出巨款,以为实行之准备。虽其事因大学改组而消灭,但此种精神,实足以增进两国之邦交。又法国部分之庚子赔款,在民国九年时,经两国名流倡议退回。交大成立之次年,因有与巴黎大学联络之提议,以庚款之一部分,为沟通中法文化教育之用。经与彼邦有关系者往返协商,已有相当之结果。迄大学取消,其议遂寝。

(三)推广之计划

大学之目的,不仅在培育人才,其机能功用,实足以辅助社会之发达。交通大学创立之旨趣,既以促进我国交通事业为前提,则除造就应用人才外,尤应致力于灌输学识,使一般人民能了解交通之真义。而改善其环境,庶于事业之发展,得有普遍之同情及实力之援助。对于此种教育,当时所拟之计划,亦有足述者。

甲、职业教育 此种教育,在我国之重要,时贤多有论列。且经各方提倡,亦经办有成效。但今兹所述者,乃偏于交通方面,而时人所忽也。我国交通事业所用人员,数近百万,其中除少数特殊阶级受有相当教育外,其余大都智识幼稚,或仅有普通教育,对于所司职务,无特别训练为辅助之工具。大学有见于此,曾拟有职业教育之计划,就三校原有学科之性质,开办与交通有关之职业科目,训练各项业务需用之人才。当时所拟之科目,不下五十余类。每类招收三十人为一期,三月毕业,则每年造就之人才,数达六千之巨。如果实行,则其于交通事业之影响,何可胜算哉!

乙、函授计划 以上之教育方法,以能就学者为限。其有志读书而不能暂离职务者,则不得不采用函授之方法。故有编辑函授讲义、实行通信教育之拟议,以极廉之代价,供适用之课本,并予以质疑问难之便利。在我国交通界,事属创举,当为现役员司所欢迎也。

丙、编辑书报 我国之有新式交通事业,虽有半世纪之历史。但一般人民对于交通学术及其事业之经过,至为隔阂。即有身亲其事者,所知亦多浅薄,未能尽督促援助之天职。为改善交通环境计,大学爰有书报宣传之拟议,一方灌输知识,一方传达交通消息。庶举国民众,咸能晓然于交通之真相,而协助其进行,于国计民生当至有裨益。

丁、辅助实业 我国实业之不发达,由于处境使然者半,由于自身缺乏能力者亦半。而实业学校之不能尽学术上之贡献,为充分之援助,亦不无多少之关系。如以工业言,则关于国产材料之试验、制造方法之改良、管理学术之研究,以及其他方面之科学应用,均赖大规模之研究所,为寻求真理、发展学术之地。欧美各国实业之振兴,多由国立及私立之研究局、试验所及各学会之协助,故能新理层出,利用日宏。其重视研究之精神,几引为工业学府之天职。环顾我国,瞠乎其后。则比较完善之大学,讵能放弃责任,自封故步?是以交大成立之始,即有创设研究院之计划,以应国内工业之需要。其时所出之大学月刊,多载有价值之论文,即为此种事业之初步也。

以上为交通大学之经过。南洋于此时期内,适当二十五周之期。回思当时之勇猛精神,及五年以来之积极发展,际兹三十周纪念之期,诚有足令人不胜回溯者。语云,三十年为一世。此第一世之事业,已美满若是矣;将来之事业如何,是在第二世人物之努力。深愿我南洋同人共勉之! ZNHzx4AP6Il9MBh0+5obKdIorwh74fMzuGBPsStjX8kDgN0U+BsxkMyu8Qa4SIg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