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组织需要会执行的员工

马云创业之初,曾对外宣称“创业人员只能够担任连长及以下的职位,团长及以上职务全部由MBA担任”。接下来的几年,阿里巴巴聘用了来自国内外著名学府的众多MBA,可后来这些MBA中的 95%都被开除了,此事还曾引起社会上的一番热议。马云对此的解释是,因为这些MBA一讲起来都是公司战略,讲得热血沸腾,然而做的时候都不知道从哪儿做起。

软银集团董事长孙正义也持同样的观点。一流的创意+三流的执行,一流的执行+三流的创意,哪个好?孙正义和马云同时选择后者。

作为杰出的企业家,孙正义和马云共同道出一个必然的社会规律——组织真正需要的是会执行的员工。

执行的要求很简单:诚信、负责、量化细节,这样可以确保执行方向不走偏、执行效果不打折。国内有个普遍的怪现象,很多企事业单位里都有大量的“差不多先生”,他们的口头禅是“差不多”、“还可以”、“说得过去”、“马马虎虎”;他们的工作表现为缺乏紧张感,经常敷衍;领导交代的任务,自己先打个折扣,导致结果与目标相差十万八千里。正是由于很多组织对这种现象的纵容,才让这种现象有存活的土壤;正是由于千千万万的“差不多先生”,使得“made in China”成了品质低劣的代名词,低效率成为束缚企业发展的枷锁。执行不得力使企业的目标无法实现,缺乏责任心让企业发展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而在德国,这样的“差不多先生”会为大众耻笑,根本找不到存活的空间,精益求精的观念已经深入每个德国人的心中。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使德国得以在“二战”后迅速崛起,德国产品也成了品质卓越的代名词。

没有百分百地完成任务就是失败。当国家一再强调提高政府人员的行政能力时,已经昭示了提高执行力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中国的重新崛起和中国经济的再次腾飞,需要让执行文化扎根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SJyHXiskrCxV+BRb+TBgS6quk7aE93n8J1MthiyClkQnhcar51QshJa7D5cVqIY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