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年 5 月 12 日,汶川发生了大地震,6 万多人失去了生命,更多的人流离失所。1 个月后,6 月 12 日,成杰接到了“跨越天山的爱·川疆连心名师义讲”慈善活动的邀请。彼时的成杰演讲事业如日中天,商业演讲排满了每天的日程,这场慈善活动不但没有任何酬劳,连食宿、交通费用都要自己承担。对此,成杰丝毫没有犹豫,一口答允下来。
出现在慈善活动现场的,除了时年 26 岁的成杰,还有一位是当时已年近八旬的彭清一教授——成杰日后的良师益友。这一老一少都没有顾及个人私利,只求为抗震救灾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通过演讲,两位演说家为灾区共募得近百万元善款。但是,当时的成杰没有想到,这次“逆行”,为巨海的创立奠定了扎实的根基。
这场慈善演讲,唤醒了埋藏在成杰心中多年的梦想——为家乡的孩子修一所希望小学。但要实现这个梦想,需要让自己变得足够强大。在全球经济普遍不景气的 2008 年,巨海却逆风而上。所有的“逆行者”,都有一颗利众之心;所有的“逆行者”,成全的都是他人的利益,成就的却是自己的梦想。
许多人问成杰,何为利众。成杰回答,利众是一种善良的本性,一种无私的修行,也是一种高远的境界。利己和利众本是天性,但顺序不同,结果便不一样,意义也不一样。
将利众当作人生的一种修行,需要从“去小我”开始。这一点从生活中可以观察与习得。
作为生命智慧的传播者与修行者,每次与学员合影,哪怕每每被大家簇拥在前,成杰都会不动声色地退一步,不希望自己成为镜头前最耀眼的那一个人。
事实上,真正的荣誉从来不是因为抢到“C位”。遇事不推诿,有难不怯场,在他人犹豫、惶恐、躲闪时,逆流而上,勇往直前,这才是属于“逆行者”的荣耀与光芒。
2019 年,成杰带领巨海智慧书院的学员到日本京瓷游学。这家由稻盛和夫先生创建,当时已经拥有 60 年历史的企业至今仍然欣欣向荣。在京瓷,成杰一行人见证了当今社会最有意义的经营哲学和人生智慧——“利他之心”。
稻盛和夫说,“利他之心”绝非只适用于企业经营。不管是治理国家,还是教书育人,在各种局面和情况下,它都是一个重要的判断基准。正如成杰在 2008 年的慈善演讲之后总结出来的一样,生命的意义在于帮助,你能帮助多少人,你的人生就有多大价值。
对内成就同人,对外造福顾客。巨海从利他与利众的维度出发,给予企业发展一个坚定而宏伟的目标。创业 14 年来,巨海成功捐建了18 所希望小学,一对一资助了两千多名贫困学生,帮助和影响了上万家企业。
如果没有当初那一次利众无私的慈善演讲,没有那一次不计报酬的“逆行”,成杰可能就会停滞于当时的成功,而不去探索更远大的人生梦想。一个人选择了自私自利,就选择了渺小的自己;选择了无私利他,就选择了伟大的自己。
14 年来,巨海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扬帆前行,从来没有忘记过创业的初心,除了让企业越来越好,还推动了正念利他的浪潮,推动中国的教育培训行业朝着健康、积极、有序的方向发展。
成杰崇尚李嘉诚的经营理念——有钱大家赚,利润大家分享,这样才有人愿意持续合作,才能财源滚滚。在一切共生关系中,如果每个人都懂得为自己做减法,给别人做加法,这段关系便会牢不可破。
成杰相信,上海巨海成杰公益基金会将秉承“以爱之名,从心出发”的长远规划,为乡村教育的未来燃起希望之光。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一家企业可以创造的财富也是有限的,但是成杰相信,帮助人、影响人和成就人,才是巨海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才不负 14 年前因一场慈善演讲而起的创业初心。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利众之人?成杰的答案很简单:去小我,求大我,追求无我。这个答案看似深奥,但只要真正觉悟,用心践行,任何人都会发生不可思议的改变。
张俊是成都一家环卫公司的创始人。在成都,大多数人习惯了安逸享乐、悠然自得的生活环境,一杯茶、一壶酒、一根烟、一桌麻将,再加上老婆孩子热炕头,可能就是他们所有的人生追求。人在顺遂之时,很难进行自我省视,所以当朋友向他推荐巨海的课程时,张俊勉强去听了两次,并未悟得其中真谛。
2017 年,公司发展遇到瓶颈,出现了团队懈怠、人心涣散的情况,张俊又一次来到成杰的课堂上。那一天,张俊如一个在沙漠中行走的人突然寻到了一片绿洲,又如在阴湿多日的冬季遇见了一片破霾而出的阳光。他看到巨海士气高昂的团队,看到无数优秀企业家在智慧面前谦逊而神采飞扬的脸,也看到比自己还年轻的成杰用一个造福他人的梦想成就了自己。
张俊开始审视自己的企业,从来都没有企业文化和企业愿景,除了赚钱,也没有认真思考过企业和员工的成长与未来。他当即决定加入巨海,成为巨海的合伙人。除了把企业经营好,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回馈国家,成了他的人生目标。
那天张俊真诚地邀请成杰到他家吃饭,成杰因行程未定未能成行。但张俊为了等成杰的到来,赶紧回家拆了之前的麻将房,又用了十几万元将其改装成书房。成杰一直身体力行地告诉顾客:学习是最好的转运,读书是最好的修行。张俊一改之前的生活方式,除了必要的应酬,大多数时间在家喝茶,看书,写东西。从生活习惯到学习习惯的改变,是成杰对张俊的第一步“改造”。那些天,他平静而笃定,他相信成杰会来,他也相信在彻底颠覆了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之后,人生终将改变。
2017 年 7 月,成杰应邀来到张俊家,和张俊及其家人一起在书房留下一张合影。在这间书房里,成杰读懂了张俊改变与成长的迫切与诚意,也再一次坚定了自己奋斗的方向:教育的意义,从来不是帮人挣多少钱,而是让人活得有血有肉,绽放智慧之光。
张俊的蜕变也成了他旗下公司和员工的福音。当他被生命智慧赋予了能量之后有如神助,每一次公司参与的投标都从未落空。业务增长,再加上巨海商业智慧的学习,让张俊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游刃有余。张俊经营的环卫公司从到巨海学习前的年营收 1000 多万元,大幅增加至 3000 多万元。2020 年,年营收突破了 5000 万元。
除了企业发展有了很大的起色,张俊的家庭生活也有了很多改变。过去,张俊忙于应酬,难得陪伴、照顾家人,家庭关系也曾出现危机。如今,孩子跟随父亲爱上读书,在巨海未来领袖智慧商学院学习演讲,成为班级中的佼佼者;妻子作为公司的经营者之一,也加入了巨海智慧书院,成为生命智慧的受益者。
巨海对张俊最大的雕琢,莫过于将他从一个为自己而活的人变成了为他人而活的人。2018 年,张俊一家三口跟随成杰前往不丹、尼泊尔游学,找到了“做好人、行善事、发菩提心”的生命意义。
对于公司的员工,张俊关心他们的收入增长,更关注他们的生命成长。正因为如此,他带出了一支没有私欲、懂得付出、积极奋斗的团队。为此,张俊每年设立 10 万元援助基金,为需要帮助的员工保驾护航;设置“孝道之星”奖项,周末组织志愿者去敬老院服务,每年重阳节和 60 岁以上的环卫工人一起吃饭,一起过节;春节前回老家,提出为家乡学校维修尽一己之力,以及为妻子家乡捐出 10 万元修路等;积极关注垃圾分类及环境保护,研发、生产出垃圾处理机,为家庭减负,为社会造福;积极参与巨海希望小学公益活动、一对一帮助留守儿童,一起实现成杰的梦想……
张俊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每一分变化与成长,不禁热泪盈眶。从一味追求商业利润到成就员工、造福社会,张俊通过在巨海的学习战胜了利己之心,获得了从未想过的幸福与圆满。
“自利则生,利他则久。”无数先行者用逆行的脚步,证明了人生的首要突破,就是超越利己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