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净:鞠躬里蕴含的感恩之心

01

浙江二院的前身是广济医院,1869 年由英国圣公会设立,被国内外同行誉为“远东最好的医院”。英国医学博士梅藤根 26 岁来到杭州,于 1881 年至 1926 年间任广济医院院长。一张他的黑白照片里记录了一段百年不衰的光影:某天,梅藤根院长巡查病房时,一位小患者彬彬有礼地向他鞠躬,梅藤根院长也弯下腰,向孩子深深鞠躬回礼。这一老一少互相鞠躬,蕴含了深深的情意,跨越了年龄、身份、国界。

儒家讲求“忠、孝、节、义”,并将由此引发出来的感恩意识作为人性的本根、秩序的来源和社会的基础,感恩也成为传统美德的基本要求。而鞠躬,作为中国人的传统礼节,传承了与中华美德紧紧相连的感恩文化。

当一些人渐渐遗忘感恩文化时,巨海执行总裁李玉琦却始终没有忘记,与长者见面时,总会郑重地鞠上一躬。这个看似简单却富含深意的肢体语言里,蕴含着他为人处世的随和、谦卑与敬重。而他之所以时时不忘感恩,除了与他自身的修养有关,还深受巨海感恩文化的影响。

李玉琦还记得第一次见到成杰,是入职前的员工培训。之前他就职于一家高尔夫公司,工作清闲,收入稳定,却对那里的呆板、平庸与下坠感日渐厌倦。是的,如果在那里再工作几年,李玉琦相信自己很快就会失去一个年轻人的锐气与激情。

不过,对自己新入职的巨海,李玉琦也是有所保留的。他是带着尝试和学习的心态,去了解一个新的领域的。这个在大学里意气风发的学霸,带着属于自己的骄傲和对新事物的怀疑,第一次正面与成杰接触。

那是 2011 年初,巨海成立不到 3 年,成杰还不到 30 岁。当这位年轻的老板神态从容、语气笃定地谈起巨海要捐建 101 所希望小学的梦想时,李玉琦内心受到极大的触动,因为他同样也是从乡村里走出来的孩子。

四年级以前,李玉琦还在村里一间没通电的破败土屋里上课。四面漏风的教室,一下雨满是泥泞;课桌是一块石板,上课的凳子都要从家里拿过来;下课后也没有什么娱乐,常常一群人在光秃秃的场院疯跑……

四年级的时候,同乡的几位老红军在家乡的烈士陵园旁边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学。明亮干净的教室,整齐划一的桌椅,崭新的乒乓球台,平整的篮球场……李玉琦最快乐的学生时代就此开启。

此时,李玉琦遇到除父母之外的又一位贵人。这位贵人是他的新班主任老师,因为有着鼓鼓的脸颊被同学们调皮地戏称为“小鼓鼓”。李玉琦成绩优异,一向严厉的“小鼓鼓”十分喜欢他,还鼓励他:“好好学习,一定要加油啊!”

李玉琦 9 岁时便成了留守儿童,而“小鼓鼓”正和他外出打工的父母年龄相仿。听着老师鼓励的话语,李玉琦鼻子忍不住发酸,眼睛也起了雾气。

因为少年时有过艰苦的求学经历,所以听到成杰说起捐建希望小学的梦想时,李玉琦沉睡多年的灵魂突然被唤醒。曾经,自己的终极梦想就是做一名职业经理人,从未想过为国、为民会有怎样的担当与使命,也从来没有想明白该怎样去回报当年让自己获得新生的希望小学,以及对自己寄予厚望的“小鼓鼓”。在成杰的演讲中,李玉琦触摸到久违的温度,眼前也闪现出耀眼的光亮。

巨海赋予李玉琦的,不仅仅是灵魂的高度,更有认知的突破。成杰以巨海的梦想打破了李玉琦的思想樊笼:原来,捐建希望小学的梦想,不仅仅属于李嘉诚、邵逸夫,也不仅仅属于老红军、老党员,也可以属于 20 多岁的成杰和自己。

02

和大多数求职的年轻人不同,李玉琦幸运地找到了追求事业的初心。带着和成杰相似的梦想,他渐渐在巨海这个平台上找到了最好的自己。一起入职的十几个新人,如今留在巨海的,只剩下他一个。不仅如此,他还成了巨海的执行总裁。

是什么让李玉琦实现了“剩”者为王?除了他的执着与坚持,还在于他对平台的理解与感恩。

很多人谈到平台,都希望在平台上得到支持,却很少有人想到,真正的平台是一群相同价值观的人一起支撑的。

平台是什么?它是企业的产品源头,是企业的美好愿景,也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平台能赋予我们多少能量,取决于我们是否相信它。对平台的认知,和学习生命智慧一样,仅仅靠理解远远不够,还需要我们坚定不移地相信——相信自己的企业,相信自己的理想,也相信自己的未来。

李玉琦常常把成杰的话挂在嘴边——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

从最初的诧异,到反复咀嚼巨海的企业文化以及生命智慧,李玉琦开始在巨海这个平台上不断地付出与努力。他相信,学习的顺序是由内而外,从心出发的。但是,做到真正改变却需要由外向内,从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微笑,以及每一个肢体语言,去执行,去跟进,去提升。

巨海的每一项工作,李玉琦都当作军事任务去执行。在此过程中,从最初的“我愿意”到后来的“做好自己”,他用信任与感恩对巨海的平台价值进行了反馈、变现,以及升华。

在成长的过程中,李玉琦亲眼见证了成杰对巨海倾注的每一份心力:后颈项长出一个巨大的压力肿块,强忍住疼痛在上课;患上带状疱疹,全身痛痒,需卧床养病也要上课;父亲病逝,强忍泪水还是要如期讲课……

在成杰身上,李玉琦看到:巨海是有梦想的,有力量的,也是有灵魂的。因为读懂了巨海的文化,因为怀揣着对巨海的感恩之心,李玉琦终于成为巨海文化的一分子。

03

因为家境贫寒,父母在李玉琦 9 岁时便外出打工,将他留给奶奶照顾。奶奶一生节俭,留给儿孙的是她与贫困生活较劲的勇气、从容淡然的个性和毫无保留的亲恩。87 岁的奶奶过世了,李玉琦谈起她,一度哽咽。他总会想起奶奶在世时,一家人替她洗脚的画面。

那时李玉琦在巨海接受了孝文化,春节回家,一家人团聚的时候,他打了一盆水,给父母洗脚。老家的堂妹呆呆地在一边看着,看了半天,也打了一盆水给自己的父母洗脚。到最后,一家人围住奶奶,一起给她洗脚。

那天大家都默默无言。这么多年过去了,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不容易,但那一刻,摩挲着老人像枯柴一样的小腿,触碰到她脚掌下像石头一样坚硬的老茧,他们看到了一个十几岁便嫁到这个屋檐底下生儿育女的女人一生的酸楚。也在那一刻,一家人因为重溯生命的来处,去感恩,去付出,才真正明白了生命的意义。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可对我们恩深如海的父母,却常常被忽视,甚至漠视。一盆洗脚水,开启了一个家庭最朴素、最直白的爱的开关。

李玉琦感恩自己的父亲,他在外地做生意的时候,到了年关岁末,不管生意有多忙,都要关了店面回家探望父母;感恩自己的母亲,一名很有前途的绣花女工为了爱情嫁到农村,将一生都奉献给了父亲和姐弟两个,并且给了李玉琦一生最重要的叮咛——要努力向上;感恩自己的太太,在自己一无所有时将往后的岁月都倾心托付。最艰难的时候,他们甚至只能在一间随时可能被拆的违建房中度日,但她从无怨言。所谓夫妻恩爱,恩是大于爱的。长久的爱情,往往是建立在彼此的感恩之上。

通过在巨海的学习,这些童年的影像、父母的恩慈、夫妻的情义,让李玉琦对生命有了更高一层的理解。他看见蓝天,会感恩生命的纯净;走在太阳底下,会感恩生命的温暖;呼吸空气,会感恩生命的包容;喝水吃饭,会感恩生命的养分。

什么是感恩呢?在李玉琦看来,感恩就是生活的态度、处事的哲学,以及与生俱来的良知;感恩就是能量的回流,让人内外兼修,充满能量;感恩就是精神的底色,让人光彩熠熠,魅力无穷;感恩就是灵魂的健康,让人清澈纯净,返璞归真。

如今的李玉琦,在朋友眼里是值得信赖的人,在家人眼里是求实上进的人,在顾客眼里是不断付出的人。因为感恩,他为自己的人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圈,可以不断地向高处攀升,和巨海一起去实践捐建 101 所希望小学的梦想。他相信,未来一定会有一所希望小学,写着“李玉琦”三个字。

他感恩巨海,给予了自己塑造伟大梦想的平台;他感恩自己,能够突破思维桎梏,身体力行,不断成长。他把对成杰的感恩与敬意,都深深放入平时见面那个鞠躬中,看似寻常,却将深厚情意与人生哲学蕴含其中。懂得感恩与表达的人,终将拥有属于他们的灿烂人生。 1jBNkccixJYnpDo6V42YkLfYNCuq/IPscPaqkmMA+GiFvZ5KxyFZyQL35AaovUL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