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译者序

许多年后,当荣格面对那些到他诊所求诊的病人时,他将一再想起自己小时候的“直觉仪式行为”:从文具盒里掏出一把旧木尺,在尺子末端雕刻上形形色色的小人儿,然后把旧木尺慎重地放回文具盒里装好,又搁进箱子,在箱子的底部垫一块石头,再怀着虔敬的心情盖好箱盖,在箱盖上面压一块石头,最后小心翼翼地把箱子藏进阁楼。而后,他会不时带着一些小纸片躲进阁楼,一边取出旧木尺,把玩上面的一众小人雕刻,一边在纸片上涂抹只有他能懂的秘密语言。荣格发现,身为心理学家,他对病人的诊断,与他小时候对符号、原型和集体无意识的痴迷有着惊人的相通之处。

是的,荣格正是这样一位执着于原初记忆和原型象征的心理学家。与弗洛伊德用“冰山”作为潜意识的隐喻不同,荣格更钟情于树及其原型意象。在他的自传《回忆·梦·思考》的前言中,荣格写道:“生命就像靠根茎维系生存的植物一样,其真正的生机匿藏于根茎中,并不可见……当我们念及生命和文明那绵绵无尽的盛衰之变时,我们总是难以摆脱那种绝对的虚无之感。然而,我始终没有丧失过对永恒波动之中存有的生命不息的感受。此时花开,彼时花落,但根茎永在。”

树的原型意象及其象征,是荣格分析心理学的重要支柱。对树的原型意象及其象征的全面分析和挖掘,主要见于荣格的《智慧树》。荣格从“树象征的个体表现”开始,选用了来访者的32幅有关树意象的绘画,借以呈现个体潜意识、集体无意识、原型和原型意象的隐秘内涵,进而对树象征的历史和解释展开论述。

在《智慧树》开篇,荣格毫不隐讳地指出:“在潜意识的原型结构中,经常出现的是树或神奇植物的意象。”这为之后他对32幅有着丰富内心体验的“树画”作原型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石。这些绘画的原稿,在荣格逝世后,一直珍藏于瑞士苏黎世荣格学院。在这些绘画的背面,如今还能看到荣格当初记下的与来访者交流的点滴,以及一些心理学分析和感悟。根据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来访者的画作中所呈现出的内心状况,隐含着集体无意识的存在和自性的觉醒。

在《智慧树》的第二部分,荣格不再拘泥于临床工作式的点到为止,而是旁征博引,借用神话、宗教、历史和文化,全方位剖析树象征的深层意义,阐释智慧树的原始奥秘,探究智慧树的性质和起源,以及作为哲人石的树的原型……在荣格的笔下,基督和印度的佛陀,中国的太上老君,首次达成了共融,因为在荣格看来,他们都是智慧的象征,是生命得道的原型,可以一一点化梦魇上身的芸芸众生。

是的,对心理学知识不甚了了的读者,也可以将《智慧树》作为知识型的心理小说来赏阅,那32位来访者,就是这本小说的主人公,而荣格,既是小说的创作者,也是小说的叙事者。需要提请读者留意的是,本书注释,除标明译者注的地方,均为作者原注。鉴于译者研学翻译不久,鲁鱼亥豕之误在所难免,祈请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朋友不吝赐教。 V07+q9kGR5QSthNgi/naz1/5usG9sv8wCF5mfiUBtiIYF3Wb7K9/qoVfxVV72Q3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