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两代军人的家国情怀

口述人 :梁汉

1930 年出生于马来西亚。1934 年回国。1949 年 11 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参加两广战役、滇南战役、对越自卫反击战等。1988 年在第十三集团军第37师退休。

口述时间 :2020年4月

记录整理者 :仇峥

侨居马来西亚,不忘中国革命事业

我叫梁汉,祖籍广东梅县。1930 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怡保(整理者注:怡保,马来西亚霹雳州首府,工商业及交通中心,是马来西亚仅次于吉隆坡、槟城、新山的第四大城市,也是当地著名的锡矿产区。怡保市华裔人口逾 29万,居各族裔之首)。

我为什么会出生在马来西亚?这和我伯父梁燊南关系很大。我从梅县政协资料了解到,我伯父梁燊南生于1877年。3岁时,随我的爷爷梁钦福到英属槟榔屿上学。14岁时,爷爷去世,由奶奶管夫人携带他们兄弟三人返乡,奶奶不幸在途中患急症而终。伯父率幼弟扶灵柩归乡,并抚养幼弟二人。伯父18岁时再次出洋,到马来西亚怡保当矿工。经过 10年磨炼,1909 年他开始独自经营矿业,后又扩展经营橡胶业。伯父在事业取得成功后,对侨居地的社会公益事业多有捐赠。他对祖国革命事业更是拥护,全力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后来甚至不惜将个人经营的实业委托他人管理,自己回国在国民党政府任职。他曾任国民党政府吡叻支部长、中央筹饷局干事、农业部顾问、建委委员、吡叻中华商会会长、育才中学和吡叻女子中小学主席等职。荣获过孙文大总统二等勋章、黎元洪大总统三等文虎章、国民政府爱国勋章、教育部嘉禾章、财政部爱国章。深得海外侨胞、国内民众称赞,特别是他晚年身兼十数职,每日公私要务应接不暇,堪称侨界公仆楷模。1940年1月19日,伯父病逝于马来西亚怡保住所,终年63岁。

父亲梁震南

我父亲梁震南,亦名运喜。他一生最重要的事迹就是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在北伐战争中,参加了武昌、徐州等重要战役。

父亲参加辛亥革命估计也和伯父有关。北伐结束后,他没有留在国内,而是到马来西亚帮伯父管理锡矿、橡胶园生意。伯父当时已是马来西亚富商。

1934 年,伯父把父亲送回国。母亲和 4 岁的我、2 岁的妹妹随同回国。归国途中,最小的弟弟出生。

修筑梅县第一高楼,组织抗日救亡运动

父亲从1934年回到梅县老家,到1940年去世,尽管只有短短6年时间,但有两件事值得记录。

父亲回乡后,在梅县著名的凌风东路修建了“梁公馆”。六层楼的公馆可谓梅县当年“第一高楼”(整理者注:凌风东路老街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为老城商贸中心。街道两边建筑多为中西混合式的骑楼式商业建筑,目前是梅州市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和老城风貌区)。

梁公馆一楼是银庄铺面,二楼是父母居室,三楼是我们兄弟的居室,最上面是一座钟楼。家里装配了自来水和发电机。

1937年,梁公馆落成。这一年卢沟桥事变爆发。

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后,日本军队逼近广东。父亲不仅积极捐款,还在当地组织了一队民兵队伍,亲自抵御外敌。他购买了十把步枪,一把驳壳枪,一把冲锋枪。身挎驳壳枪是他晚年留给我们最深的印象。

1940年,父亲去世,享年50岁。国民党政府军政要员李宗仁、宋子文、白崇禧、薛岳等均送了挽联吊唁。

当地名士魏益亭写下了“侃侃梁公,性忠貌扬;辛亥革命,北伐沙场;武徐战场,奏凯还乡;一朝竟逝,高谊难忘;继志有子,奕世流芳”的祭文,缅怀父亲的一生。

家里把祭文烧制成瓷器摆放在客厅中央,我们每天上下学都能看见。可惜这件瓷器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了。

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从两广到滇南

我在梅县培养小学毕业后,在县中学念初中,在东山中学念高中,念到高三时休学。当时时局已经动荡,高中毕业可能面临失业,所以当务之急是找到一份工作。

离开东山中学后,我进入“东南军事行政干部学校”。刚入校,才晓得他们是在为退守台湾培养后备干部,听说要到台湾,所以我赶紧离开了。

随后我又参加了“韩江纵队”。1949年底,广东陆续解放。11月29日,我在广东廉江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第十三军第37师第110团2营机炮连担任战士。这是我全新的开始。我原名梁仕源,入伍后就改名为梁汉,立志要做梁山好汉。

1950 年,我所在的部队参加了两广战役,本来计划在广西过年,但突然接到命令,立即开赴云南。

原来,国民党政府云南省政府主席卢汉宣布起义,但国民党政府嫡系部队第八军、第二十六军却进犯昆明。中国人民解放军从贵州、广西多路向云南挺进,国民党军队急忙撤退到蒙自、个旧一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兵团司令员陈赓在广西南宁召开作战会议。陈赓司令员传达中央军委和第二野战军的战斗部署和作战方针:我军解放云南作战方针是“远距离奔袭,先切断敌后路,然后分兵包围”,战术是“北路压、南路堵、中路打”,兵分三路解放云南。其中37师担任“中路打”重任。第37师第110团作为解放云南的前锋,1950 年元旦从南宁出发。为提前赶到蒙自,每天以 130 里甚至220里的行军速度,不分昼夜。部队休息时间不断减少,由每天6小时、4小时,最后减到两小时。连续行军 14 个昼夜,行程 2000 里,终于抵近蒙自。第 110团在吴效敏副师长率领下,于 1月 15日占领蒙自机场,切断敌空中逃跑路线。1月17日,第110团经个旧、白沙村、云南锡业公司老厂,采取迂回包围、出奇制胜的战术歼灭个旧地区的敌人。1月20日,第37师进入元江,第110团1连 8名战士,冒着敌人三面火力封锁,活捉国民党政府陆军副司令员汤尧。在滇南战役中,第37师连续作战39天,行程3000里,参加大小战斗10次。1950年2月24日,陈赓在云南省地师以上领导干部会议上宣布云南全境解放。

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梁山好汉”

在滇南战役中,我们机炮连只有一把重机枪,几门“60炮”。我作为新兵,人高马大,一直负责扛马克沁重机枪。

军事体育两手抓,人称“面糊手”

云南解放后,我们部队驻扎在昆明。

西南军区要成立战士篮球队,这是我在部队的又一段重要经历。能入选篮球队在当时是很光荣的事,相当于提干当上了副排长。

在老家读书期间,我就非常喜欢运动。梅县是中国著名的足球之乡,是亚洲球王李惠堂的故乡。我除了喜欢踢足球,还打篮球。虽然我的身高只有1.75米,但球感非常好,我在部队打球,别人都喊我“面糊手”,球在手里随便怎么都不轻易掉。

另外我还擅长游泳。老家门口就是梅江,有一年发大水,我直接就从家里跳到江里,所以说自己是“江河湖海任我游”。我还打棒球,解放军棒球队也曾有意调我去。可以说体育运动对我一生都有着重要影响。

1951年,我乘坐十轮大卡车,历经三天抵达重庆,参加了西南军区运动会篮球比赛。但篮球队没过多久就解散,我又回到连队,当上了炮兵排长。

部队里炮兵并不经常实弹射击,所以总结出一套“以枪代炮”的训练方法——将步枪架在炮上,练习射程、射角等。在一次炮兵军事比武中,前面15个战士成绩最好的五发二中,我出场,五发三中得了第一名。尽管也是才接触炮兵知识,但从文化程度的角度,我认为自己还是有优势,我曾在部队当过文化干事。

1969年前后,第十三军由云南调往四川地区,第37师进驻江津。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我们部队开赴云南前线。

在此之前,我在部队是宣传干事,所以战争一打响,部队在河口成立俘虏管理所,我担任副政委。

从最初的几个俘虏,到最多时约200名俘虏,俘虏管理所除了一个步兵班,外加一个民兵排负责管理工作。

对越南俘虏,我们讲优待政策,当然最主要是管理:第一是要防止暴动;第二是防止行凶;第三是防止逃跑。这是管理工作最起码的三点。电影里的越南兵都比较凶狠,但事实上进了俘虏管理所,一切行动都得听指挥。

华侨军人家庭传统,永志的纪念

解放后,“海外关系”一度是敏感词。华侨在部队非常少,尤其像我这种,家庭成分是华侨兼工商业的更是少之又少,但在历次运动中,我并没有受到什么冲击。总结一点,就是要能发挥自己专业技术的特长,做任何事都小心谨慎,把工作做到最好。我弟弟后来加入了空军部队,我儿子也是陆军。

梁汉精心保留的慰问信

改革开放后,落实了华侨政策。我作为解放军代表团成员之一,于1984年4月出席了第三次全国归国华侨代表大会,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华侨的一次盛会。大会修改并通过全国侨联新章程,会议总结了 5年来侨务战线拨乱反正、落实侨务政策的成绩和经验,要求各级侨联继承和发扬华侨爱国传统,更好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更广泛地团结全体归侨、侨眷和华侨为实现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祖国统一和维护世界和平做出积极贡献。包括9个民族的694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

特别难忘的是,会议期间,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了全体与会代表并合影留念。

梁汉回忆参加第三次全国归国华侨代表大会会议的情景

我 4岁就回国,对马来西亚几乎没有印象。至今记得的,只有母亲用马来语教我的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 10个字我还能用马来语说,念起来朗朗上口。

虽然父母、我,以及妹妹回国,但哥哥一直在马来西亚工作和生活。他从事金融行业,帮助中国银行做侨汇工作。改革开放后还来重庆看过我。

1988年,我从部队退休,退休前是第37师政治部副主任。除了短暂执教过成都军区女篮,基本上一直生活在渝中区的干休所。如今儿子在贵阳,女儿在香港,但我很愿意一直住在重庆。

晚年,我特别怀念父亲,所以请妻子将他去世时的祭文抄录出来,渝中区政府帮我将这件书法装裱起来挂在客厅,这也是一个华侨家庭的永志纪念。

侯霞粦 女士

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形成了今天重庆重要的文化和社会格局。“湖广”即指今湖北、湖南、广西、广东和贵州的一部分,在这次移民迁徙浪潮中,广东向重庆输入了多维度的文化,包括客家、会馆、方言、苎麻等。

到了近现代,工商业交流成为了时代的主流。重庆摄影业的起源公认来自广东,而高潮则是粤人黄少怀创办的留真照相馆。当然,还有一家或许已经被时代湮没的“千秋照相馆”。

1946 年,从印尼回国的侯霞粦从广东梅县来到重庆,随后和丈夫张佳兴一起在两路口经营千秋照相馆。这家相馆尽管名气和单店实力不及留真照相馆,但在大同路、中山路、小龙坎、北碚,有多家相馆打着“千秋”招牌。 /kp9a+POdPyOIJvaugI7XP1WXLV4Hjs+RhPKP9iTJVVV1Tr08Cl9yd+gvB5kjm6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