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重庆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政协重庆市渝中区委员会编辑的《重庆母城侨界口述历史》,是一本记录爱国华侨回国参加抗战、支援新中国建设的口述史料专辑。
抗战初期强敌压境,东南及沿海港口接连失陷,滇越铁路也由于国际局势恶化而断绝。1938年建成的滇缅公路,成为中国几乎唯一的国际通道,世界各国和海外华侨支援我国抗战的军需物资,全赖此交通线运输。国民政府成立了西南运输处,将国外援助和购买的汽车全部集中到滇缅公路,总数逾万辆,用于抢运战略物资。有了公路和汽车,却严重缺乏训练有素的汽车司机和修理工,直接影响抢运。
1939年,在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陈嘉庚的号召下,侨居海外的炎黄子孙积极响应,纷纷报名回国效力。3000多名热血沸腾的南洋华侨司机和技术工人,满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度民族责任感,毅然离别父母亲人,远涉重洋回到祖国,组成“南洋华侨机工队”,投身于神圣的抗战救国服务。这群南洋机工勤奋工作,舍生忘死,在被称作“抗战生命线”的滇缅公路上,夜以继日运输抗战军需物资、抢修运输车辆。在执行任务期间,共有上千名华侨机工因战火、车祸和疾病英勇牺牲。
除了组织“机工队”,海外华侨还掀起参军参战热潮,涌现出许多报国情殷的爱国志士。当时,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接到大量华侨的来信、来电,他们纷纷请求介绍、保送回国服务或参军。不少华侨青年,想方设法挣脱家庭束缚和亲友阻拦,隐瞒身份回国,参加军队或服务团体,奋勇杀敌,甚至舍身成仁。
还有一些华侨,虽未直接参军参战,却为抗战做出了重要贡献。那就是为赢得抗战胜利奠定经济基础,创办战时急需企业。如有名的重庆中南橡胶厂,就是华侨创办,为滇缅公路源源不绝提供汽车轮胎。
重庆是中国战时首都,不仅华侨领袖陈嘉庚、司徒美堂曾经到过这里,华侨机工、参军参战人员和华侨企业家,都与重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80多年过去了,爱国华侨做出牺牲和贡献的感人事迹,仍然需要继承和弘扬,于是我们编辑了本书。
岁月沧桑,时间久远,《重庆母城侨界口述历史》征集的史料,主要由历年回国的华侨和华侨机工的第二代、第三代提供;也有抗战时期学成归国参战的老海军口述。本书采用口述史料征集方式,由学者、记者采访亲历者和亲自聆听祖辈、父辈讲述个人抗战经历、归国往事、亲身感受时代变迁的口述者,根据他们的口述材料整理成书。在采集过程中,记述者还收集到一些口述者家藏的老照片、书信和相关图片资料等,以丰富史料内涵,增强可读性和历史研究价值。
《重庆母城侨界口述历史》重点采集了南洋华侨机工队成员的事迹。老机工对儿女、孙子辈讲述的,是极其悲壮而自豪的往事。当年他们克服路况差、疟疾流行,乃至敌机轰炸等种种艰难险阻,风餐露宿,舍生忘死,为祖国抢运战时急需物资,被誉为滇缅路上的“神行太保”。滇缅路中断后,他们报国初衷不改,继续参加力所能及的其他工作。那一张张翻动过的老日历,蕴藏着他们忙碌而充实的岁月;那一张张老照片,记录着他们朝气蓬勃的面容;那一页页发黄的档案,联系着他们梦魂萦绕的报国梦;那一组组运输统计数字,牵动着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
《重庆母城侨界口述历史》重点采集了华侨参军参战成员的事迹。投效军旅的青年侨胞,服务于空军、海军、陆军。是烛,发光;是刀,出鞘。他们的理由只有一个:不当亡国奴。敌人有飞机大炮么,他们有前赴后继的牺牲精神;敌人妄图长驱直入么,他们要用血肉修筑新的长城。纵然血洒长空,魂归黄土,他们依然无怨无悔,犹如一团团永生的磷火,与日月同辉。
《重庆母城侨界口述历史》重点采集了华侨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的事迹。他们热爱祖国、情系桑梓,蕴藏着参与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巨大热情。一旦祖国发出号召,他们便舍弃国外的优裕生活,回到亲爱的祖国。诗,在这里铺开了抒情的稿笺;画,在这里找到了溢彩的布幅;歌曲,在这里弹唱出激昂的音符;生活,在这里书写出新的篇章。各行各业,都活跃着他们矫健的身影,迈开他们踏实而坚定的脚步。
就这样,一位又一位抗战英雄、工商企业的辛勤创办者、和平时期的卓越建设者,从《重庆母城侨界口述历史》字里行间走出来:盘山公路上的大卡车、大后方的华侨企业、为新中国勤奋学习和工作的场景交替出现,栩栩如生,使我们仿佛在瞬间看到了激情燃烧的岁月。那是海外赤子热血报国的见证,是中华民族用鲜血和生命凝结成的链条,也是我们血浓于水的渊源。
曾几何时,华侨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发出独特的呐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如果说,抗战精神体现在全民奋起,同仇敌忾;那么,爱国华侨精神便体现在身在他乡,心系祖国,风雨同舟,生死与共。
爱国华侨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建立的丰功伟绩,永远值得我们缅怀、敬仰与赞颂。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