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形篇

【导读】

本篇集中论述了如何依据敌我双方军事实力的强弱,灵活运用攻守两种不同形式,以达到在战争中保全自己、消灭敌人的目的。孙子清醒地认识到敌我力量对比对于战争胜负的决定性意义,主张在军队作战中努力确保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强调要寻求敌人的可乘之机,以压倒性的优势,予敌以致命的打击。这就是带有普遍意义的“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的作战指导原则。为了在战争中确立自己的优势地位,孙子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对策:(一)“修道而保法”,从政治上加以保证。(二)认真对敌我双方的实力进行综合对比,在此基础上预测战争的胜负。(三)根据战场态势的变化,采取相宜的攻守策略。孙子认为,在“胜兵先胜而后求战”方针的指导下,就可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实现“自保而全胜”的战略意图。

本篇篇题,汉简本作《刑》。“刑”即“形”之古字。《武经》本作“军形”,非是,盖后人因曹操注“军之形也”而误增“军”字。形,原义为器。《周易·系辞上》:“形乃谓之器。”王弼、韩康伯注:“成形曰器”,孔颖达等《正义》曰:“体质成器,是谓器物,故曰形乃谓之器,言其著也。”可见“形”乃指事物之实质,在本篇中指军事实力及其外在表现。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 1 ,先为不可胜 2 ,以待敌之可胜 3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4 。故善战者 5 ,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 6 。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7

【注释】

1 昔之善战者:汉简本“昔”下无“之”字。

2 先为不可胜:为,造成、创造。不可胜,指我方不致被敌人战胜,即做大、做强自己,牢牢“立于不败之地”的意思。

3 以待敌之可胜:待,等待、寻找、捕捉的意思。敌之可胜,指敌人可能被我战胜的时机。

4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指创造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在于自己主观的努力,而敌方是否能被战胜,则取决于敌方自己的失误,而非我方主观所能决定。

5 故善战者:汉简本无“战”字。

6 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能够创造自己不为敌所战胜的条件,而不能强令敌人一定具有可能被我战胜的时机。梅尧臣注:“在己故能为,在敌故无必。”汉简本“敌”下无“之”字。

7 胜可知而不可为:知,预知、预见。为,强求。意为胜利可以预见,但敌人有无可乘之隙,战而胜之,则不能由我方来决定。张预注:“己有备则胜可知,敌有备则不可为。”“胜可知”,汉简本作“胜可智也”。

【译文】

孙子说:从前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总是先做到不被敌战胜,然后再捕捉时机战胜敌人。不被敌人战胜的主动权操在自己手中,而能否战胜敌人则取决于敌人是否有隙可乘。所以,善于打仗的人,能够创造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却不可能做到使敌人一定被我所战胜。所以说,胜利可以预知,但却不可强求。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 1 。守则不足,攻则有余 2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 3 ;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4 。故能自保而全胜 5 也。

【注释】

1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意为使敌人不能胜我,在于我方防守得宜;而战胜敌人,则取决于我方进攻得当。

2 守则不足,攻则有余:采取防守,是由于己方兵力处于劣势;采取进攻,是由于己方兵力占有优势。曹操注:“吾所以守者,力不足也;所以攻者,力有余也。”汉简本此句作“守则有余,攻则不足”。若此,则句意为在同等的兵力情况下,用于防御则兵力有余,用于进攻则感到兵力不足。亦通。

3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九,虚数,泛指多数。汪中《述学·释三九》:“古人措辞……约之以九以见其极多。”九地,用于形容极深的地下。此句言善于防守的人,能够隐蔽军队活动,如藏物于极深之地下,令敌方莫测虚实。故梅尧臣注曰:“九地,言深不可知。”此句另一种解释为:善于防守者,能巧妙利用各种地形以为坚固防守。曹操注:“因山川丘陵之固者,藏于九地之下。”但似不如前说为善。

4 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九天,形容极高的天上。李白《望庐山瀑布》之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此句意谓善于进攻的人,进攻时能做到行动神速、突然,如自九霄而降,令敌猝不及防。梅尧臣注云:“九天,言高不可测。”又一说云:善攻者,善于利用天时天候主动地选择进攻时间。曹操注:“因天时之便者,动于九天之上。”汉简本此句无“善攻者”三字,疑脱。

5 自保而全胜:保全自己而战胜敌人。张预注:“守则固,是自保也;攻则取,是全胜也。”

【译文】

我方不可能战胜敌人时,就应采取防御;而有可能战胜敌人时,就应采取进攻。实行防御,是由于兵力不足;实施进攻,是因为兵力有余。善于防御的人,隐蔽自己的兵力如同深藏于地下,(令敌无法察觉;)善于进攻的人,展开自己的兵力就像自九霄而降,(令敌猝不及防。)所以,既能够保全自己,而又能夺取完全的胜利。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 1 ,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 2 ,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 3 。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 4 。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 5 。故其战胜不忒 6 。不忒者,其所措必胜 7 ,胜已败者也 8 。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 9 ,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10 。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 11 ,故能为胜败之政 12

【注释】

1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见,预见。不过,不超过。众人,普通人。知,认识。

2 举秋毫不为多力:秋毫,鸟兽之毛至秋更生,细而末锐,称为“秋毫”。通常比喻极轻微的东西。多力,力量大。

3闻雷霆不为聪耳:能听到雷霆之声算不上耳朵灵敏。聪,听觉灵敏。

4 胜于易胜者也:易胜者,容易战胜的敌手,指已经暴露弱点之敌。汉简本“胜”下无“于”字。

5 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言真正能打仗的人取得胜利,并不显露智谋的名声,并不呈现为勇武殊世的赫赫战功,而于平淡中表现出来。即老子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故杜牧注云:“胜于未萌,天下不知,故无智名;曾不血刃,敌国已服,故无勇功也。”此句汉简本作:“故善者之战,无奇胜,无智名,无勇功。”

6 故其战胜不忒:忒,音“特”,失误、差错。不忒,无差错,意为确有把握。《周易·豫》:“四时不忒”,郑玄注:“忒,差也。”汉简本此句作“故其胜不贷”。

7 其所措必胜:措,筹措、措施、措置。《礼记·中庸》:“故时措之宜也。”郑玄注:“时措,言得其时而用也。”此处指的是作战措施。武经本无“必”字。

8 胜已败者也:战胜业已处在失败地位的敌人。

9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胜兵,胜利的军队。先胜,先创造不可被敌战胜的条件。句意为能取胜的军队,总是先创造取胜的条件,然后才同敌人决战。《尉缭子·攻权》云:“兵不必胜,不可以言战;攻不必拔,不可以言攻。”与孙子的意思相合。汉简本“后”下无“求”字。

10 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指失败的军队总是轻易开战,然后企求侥幸取胜。

11 修道而保法:道,政治、政治条件。法,法度、法制。意为修明政治,确保各项法制得到贯彻落实。张预注:“先修饰道义以和其众,后保守法令以戢其下,使民爱而畏之。”

12 故能为胜败之政:政,同“正”,主、主宰的意思。《老子·四十五章》“清静为天下正”,即言清静为天下主。为胜败之政,即成为胜败问题上的主宰。汉简本“败”下无“之”字。

【译文】

预见胜利而并不超越普通人的见识,这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通过激战而赢得胜利,即使是全天下人都说好,也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这就如同能举起秋毫算不得力大,能看见日月称不上眼明,能听到雷霆算不上耳聪一样。古时候所说的善于打仗的人,总是战胜那容易战胜的敌人。因此,善于用兵的人打了胜仗,既不显露出智慧的名声,也不表现为勇武的战功。因为他们的作战必胜无疑。其之所以必胜无疑,是由于他们的作战措施建立在必胜的基础之上,是战胜那些业已处在失败地位的敌人。所以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总是确保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同时从不放过任何击败敌人的机会。所以,胜利的军队总是先创造取胜的条件,而后才寻求同敌决战;而失败的军队,却往往先冒险同敌人交战,而后企求侥幸取胜。善于指导战争的人,总是能够修明政治,确保法制,因而能掌握战争胜负的决定权。

兵法 1 :一曰度 2 ,二曰量 3 ,三曰数 4 ,四曰称 5 ,五曰胜。地生度 6 ,度生量 7 ,量生数 8 ,数生称 9 ,称生胜 10 。故胜兵若以镒称铢 11 ,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民也 12 ,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 13 ,形 14 也。

【注释】

1 兵法:汉简本作“法”。

2 一曰度:度,指度量土地面积。贾林注:“度,土地也。”

3 二曰量:量,容量、数量,指计量物质资源。

4 三曰数:数,数量、数目,指计算兵员的多寡。

5 四曰称:称,衡量轻重。王皙注:“权衡也。”指敌对双方实力状况的衡量对比。

6 地生度:生,产生。言双方所处地域的不同,产生土地幅员大小不同的“度”。

7 度生量:指幅员大小的不同,产生物质资源多少的“量”的差异。

8 量生数:指物质资源多少的不同,产生兵员多寡的“数”的差异。

9 数生称:指兵力多寡的不同,产生军事实力对比强弱的不同。

10 称生胜:指双方军事实力对比的不同,产生、决定了战争胜负的不同。

11 故胜兵若以镒称铢:镒、铢,皆古代的重量单位。镒,李筌注:“二十两为镒。”张预注同。铢,张预注:“二十四铢为两。”以镒称铢,指两者相称,轻重悬殊。此处比喻力量相差悬殊,胜兵对败兵拥有实力上的绝对优势。张预注:“有制之兵对无制之兵,轻重不侔也。”汉简本无“故”字,“若”作“如”,“镒”作“洫”,“铢”作“朱”。

12 胜者之战民也:战民,指统率指挥士卒作战。民,作“人”解,这里借指士卒、军队。战民,与下篇《势篇》“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之“战人”含义同。春秋时,兵农合一,民众平时生产,战时征集从戎。汉简本“胜”字前有“称”字。武经本无“民”字,樱田本同。

13 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七尺(一说八尺,见《说文》《孟子》赵岐注)为仞。千仞,形容极高。溪,山涧。汉简本“若”作“如”,“仞”作“那”,“溪”作“ ”。

14 形:喻指军事实力。《势篇》云:“强弱,形也。”

【译文】

兵法的基本原则有五条:一是“度”,二是“量”,三是“数”,四是“称”,五是“胜”。敌我所处地域的不同,产生双方土地面积大小不同的“度”;敌我土地面积大小——“度”的不同,产生双方物质资源丰瘠不同的“量”;敌我物质资源丰瘠——“量”的不同,产生双方兵员多寡不同的“数”;敌我兵员多寡——“数”的不同,产生双方军事实力强弱不同的“称”;敌我军事实力强弱——“称”的不同,最终决定战争的胜负归属。所以,胜利的军队对比失败的军队,有如以“镒”比“铢”那样,占有绝对的优势。而失败的军队同胜利的军队相比,则就像用“铢”比“镒”那样,处于绝对的劣势。胜券在握的统帅指挥军队与敌作战,就如同在万丈悬崖决开山涧的积水一样,所向披靡,这就是军事实力的“形”。

【通论】

《形篇》的主旨是阐述军事实力与战争胜负的关系问题。所谓“形”在这里是指军事实力及其外在表现。本篇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军事实力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军事实力运用的原则和实力建设的方法、途径诸问题。具体地说,“先为不可胜”,“胜兵先胜而后求战”是实力为本的原则;“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即“强攻弱守”是对实力的战略运用;“修道而保法”是发展军事实力的基本原则,而“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胜于易胜”则是实现实力政策所要达到的上乘境界。孙子认为,战争指导者必须依据敌我双方物质条件的优劣,军事实力的强弱,灵活采取攻守两种不同形式,“以镒称铢”,“决积水于千仞之溪”,以达到在战争中保全自己、消灭敌人的目的。

军事实力是军队综合战斗力的具体表现,也是战争的物质基础。在军事斗争中,奇谋妙计固然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但从根本上讲,强大的军事实力才是真正决定战争胜败天平上的砝码。因为不仅“伐兵”“攻城”离不开一定的军事实力的巧妙运用,就是“伐谋”“伐交”也必须要以雄厚的军事实力为后盾。综观古今中外的战争历史,无一不是力量强大的一方战胜力量弱小的一方,即使本来是弱小的一方,要最后战胜力量强大的一方,也是由于通过各种途径,逐渐完成优劣强弱态势的转换,使自己的力量最后从总体上超过了最初力量强大的一方而实现的,这是战争活动的客观规律。孙子对这一问题有着清醒的认识,并用专门的篇章加以深入详尽的探讨,这反映了其兵学思想注重实际、尊重客观的科学理性精神。

既然敌我力量对比对战争胜负结果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孙子便提出了在军队作战中要努力确保自己先立于不败之地,“先为不可胜”“不可胜在己”,做到“胜兵先胜而后求战”,在此基础上,则要积极寻求和利用敌人的可乘之机,即所谓“以待敌之可胜”“不失敌之败也”,一旦时机成熟,便果断采取行动,乘隙蹈虚,以压倒的优势,予敌人以致命的打击,“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认为唯有如此,才是真正“能为胜败之政”,成为战争胜负的主宰。应该说,这一作战指导思想是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

认识军事实力在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不等于顺理成章拥有了强大的军事实力,更不意味着能淋漓尽致运用和发挥自己的实力,在战场交锋中所向披靡,战无不克。用孙子的话说,便是“不能使敌之可胜”,“胜可知而不可为”。孙子之所以高明,见识远胜于其他军事家,乃在于他在宏观上认识战争中军事实力的地位作用的基础上,又系统地论述了运用军事实力的原则和建设实力的方法、途径等问题,从而使自己以实力制胜的理论体系完备,逻辑严谨,具有充分的说服力和深刻的启示性。

如何在战争中确立自己的优势地位,孙子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对策。要言之,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修道而保法”,从政治上加以具体保证。所谓“道”,就是清明的政治,调动普通士卒和广大民众的积极性,即《计篇》中所提到的“令民与上同意也”,从而造就举国一体、上下一致的理想政治局面。所谓“法”,就是严格的法制、正确的法纪。具体地说,即赏罚公正严明,军队上下有序,士卒训练有素。可见,“修道而保法”的核心,就是修明政治,确保和健全法制,为夺取战争主动权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

第二,对敌我双方的实力进行认真的综合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预见胜负,指导战争。预知胜负,是高明军事家指导战争的必有之义。孙子十分重视这一问题,在《计篇》中即开宗明义加以深刻的阐述。本篇的主旨是探讨军事实力地位作用以及运用原则,因此同样要把衡量军事实力列为重要的环节。孙子在这里提出了综合对比衡量双方军事实力的具体标准,这就是“度”“量”“数”“称”“胜”。即从双方的所处地域位置、地幅面积大小、物质资源丰瘠、兵员多寡等客观情况,来比较分析双方军事实力强弱关系,并进而预见战争胜负趋势。按孙子的理解,实力上占有绝对优势的一方,是可以所向无敌、横扫一切的:“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孙子认为这种“度、量、数、称、胜”五个方面依次相生、层层递进,链条式的因果关系,具有法则的性质。所以要增强自己的军事实力,就必须使自己的主观愿望符合这种客观的规则,紧紧围绕这个因果关系来从事自己的军事实力建设。

第三,根据战场情势的变化,采取相宜的攻守策略,主动灵活地打击敌人,顺利实现敌我军事实力对比的转化。一般地说,受种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在临战之前,双方的力量对比尽管有强弱之别,但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所以作为战争指导者,要善于根据战场情势,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正确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使己方的军事实力得以充分施展,已有优势则进一步加强之,若处劣势则设法改变摆脱之,处处高敌一筹,稳操胜券。在这个过程中,如何采取适当的作战样式,仍是一大关键。通常的作战样式不外乎攻与守两种,两者各有自己的功能,一般地说,“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高明的军事家应该按照“守则不足,攻则有余”的作战规律,从自己军事实力出发,灵活主动地实施进攻或进行防御。若是实施防御,要善于隐蔽自己的兵力,“藏于九地之下”,令敌无法可施;一旦展开进攻,则要做到“动于九天之上”,使敌猝不及防。总之,是攻守皆宜,“自保而全胜”。孙子认为,这乃是正确运用军事实力的重要途径,能够进入用兵的理想境界:“战胜不忒”“所措必胜”。

《形篇》重视军事实力在战争中的地位作用的观点,以及相关的实力建设和运用思想,充分反映了战争活动的客观规律和内在要求,因此能够超越时空,为历代兵家所推崇和尊奉。历史上不少有成就的军事家,其之所以能在战场上叱咤风云,战胜攻取,青史垂名,除了他们作战指导高明、韬略奇谋超群之外,重视军事实力的建设和运用,做到“胜兵先胜而后求战”当是重要的原因。如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李牧在抗御北方匈奴的作战中,就是根据先备后战,“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然后及时出击的原则而屡败匈奴的。又如在公元1619年爆发的明朝军队与后金军队的萨尔浒之战中,后金军在努尔哈赤的指挥下,五天之内连破三路明军,歼灭明军十多万人,夺取了整个辽东战场的主动权,赢得具有战略意义的胜利,也是孙子“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胜兵先胜而后求战”等自保全胜原则高明运用于实战的典范。其他像隋文帝弱敌强备、以镒称铢攻灭陈国,明末袁崇焕守而后战力拒后金铁骑,李自成机动灵活、不失敌败屡创明军等,也都是孙子军事实力论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印证。

与上述情况相对应,历史上也有不少因违背孙子军事实力运用原则而导致失败的战例。像明英宗轻举妄动,贸然出击瓦剌,希冀侥幸求胜,结果酿成“土木之变”,丧师辱身,沦为俘囚,就是“败兵先战而后求胜”的典型例子。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昭示:孙子所揭示的军事实力理论的确是不朽的真理。

【战例】

明与后金萨尔浒之战

公元1619年发生的萨尔浒之战,是明朝与后金政权在辽东地区进行的一次具有决定意义的战略会战。在这次战争中,后金汗努尔哈赤表现了杰出的军事才能,运用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正确作战指导,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从而根本地改变了辽东的战略态势:明朝方面由进攻转为防御,后金方面则由防御转入了进攻。纵观明和后金在萨尔浒之战中的战略、战术指导上的不同特点和战争的最终结果,可以充分地体会到《孙子兵法·形篇》所说的“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的真切含义。

后金是居住在我国长白山一带的女真族建州部在明时建立的政权。它是由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基础上,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建立的。当时,明朝已进入中后期,政治腐败,经济停滞,军事懈弛,逐渐走向没落。在对待少数民族问题上,也不断加剧经济上的剥削和政治上的压迫,因而激起了包括女真族在内的各少数民族的强烈不满和反抗。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后,便利用女真人民这种不满情绪,积极向明辽东都司进行袭扰。于是,明和后金之间的矛盾逐步激化。

努尔哈赤在万历四十六年(后金太祖天命三年、1618 年)二月召集贝勒诸臣讨论方略,具体制定了攻打明军、兼并女真叶赫部、最后夺取辽东的基本战略方针。尔后厉兵秣马,扩充军队,刺探明军军情,积极从事战争准备。

经过认真准备和周密筹划之后,努尔哈赤便按照既定的决策开始军事行动。四月十三日,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誓师,历数明廷对女真的七大罪状,既表达了女真人对明朝民族压迫政策的愤慨之情,又寻找到了女真军事贵族向明朝策骑称兵的政治借口。发布“七大恨”的翌日,努尔哈赤即率步骑两万攻打明军。四月十五日,后金兵兵临抚顺城下,明守将李永芳畏敌,开城投降。四月二十一日,后金军击败明军总兵张承荫部的一万援军。五月,攻克明的抚安堡、花包冲堡、三岔儿堡等大小壁堡十一个。七月,后金军攻入鸦鹘关,攻占清河堡。至此明抚顺以东诸堡,大都为后金军所攻占。

明廷在辽左覆军殒将后,决定发动一次大规模的进攻后金的战争,企图一举消灭建立不久而势力日炽的后金政权。明廷任命杨镐为辽东经略,调兵遣将,筹饷集粮,置械购马,进行战争准备。

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1619 年)二月,明各路大军二十四万(一说十一万,一说四十七万)云集辽沈一带。经略杨镐制定了作战方案,即兵分四路,分进合击,直捣后金政治中心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老城),一举围歼后金军。具体部署是:以总兵杜松为主力,出抚顺关,从西面进攻;以总兵马林合叶赫兵,出靖安堡攻其北;以总兵李如柏经清河堡,出鸦鹘关,从南面进攻;总兵刘 会合朝鲜兵,出宽甸攻其东;总兵官秉忠率一部驻扎辽阳,作为机动;总兵李光荣率军驻广宁保障后方交通。杨镐本人则坐镇沈阳,居中指挥,限令明军四路军队于三月初二会攻赫图阿拉。但是明军出动之前,“师期已泄”,后金侦知了明军的作战企图,努尔哈赤遂得以从容作出对策。

当时,后金的八旗兵力共六万余人,与明军相比,处于劣势。但是努尔哈赤在探明明军的作战计划后,正确分析判断敌情,认为明军东、南、北三路道路险远,不能即至,遂决定采取“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集中兵力、逐个击破的作战方针。他把六万八旗精锐集结于赫图阿拉附近,准备首先给孤立冒进的明西路杜松军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打击。

三月初一日,明东路刘 军军正由宽甸向西开进;北路马林军由开原出发时,叶赫军尚未行动;南路李如柏虽已由清河堡出发,但行动迟缓;只有西路主力杜松所部“违期先时出口”,进至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大伙房水库附近)。杜松分兵为二,以主力在萨尔浒扎营驻守,自率万人攻打吉林崖,但未能攻克。努尔哈赤针对杜松分兵的情况,派遣大贝勒代善等率两旗兵力增援吉林崖,截击杜松,使杜松两部不能互援;自己亲率六旗兵力进攻萨尔浒的杜松军主力。经过激烈的战斗,萨尔浒的明军被击溃,伤亡甚众。尔后,努尔哈赤又驰兵与代善合师,击破进攻吉林崖的杜松军另部。杜松在作战中阵亡,明主力西路军全军覆没。

次日,努尔哈赤又挥师攻击进至尚间崖的明北路马林军。当时马林军已知杜松军被歼的败讯,遂在尚间崖一带就地驻扎防御。后金军队向马林军发起猛烈进攻,夺占尚间崖。北路明军主将马林仅以身免,逃回开原。这样,北路明军又宣告失利。

努尔哈赤在击败马林军后,立即移兵南下,迎击明东路刘军。刘 治军素称严整,行则成阵,止则成营,炮车火器齐备,装备精良。努尔哈赤根据刘 军的这一特点,采取诱敌速进、设伏聚歼的打法,力求全歼刘 军。当时,刘 军不知西路、北路已经失利,正向距赫图阿拉五十里的阿布达里岗行进。努尔哈赤自率四千兵守城,派遣主力在阿布达里岗设下埋伏,另以少数兵卒冒充明军,持着杜松令箭,诈称杜松已逼近赫图阿拉,要刘 速进,与杜松会师攻城。刘 中计,下令轻装急进,当驰进阿布达里岗时,遭到后金军的伏击,刘 军惨败,刘 本人阵亡。努尔哈赤乘势迫降了协同刘 军作战的朝鲜军队。

杨镐坐镇沈阳,掌握着一支机动部队,但对四路明军,却未能作任何策应。及至三路丧师后,他才慌忙急檄南路李如柏军撤兵。李如柏军在回师途中,为小股后金哨探所骚扰,军士惊恐逃奔,自相践踏,死伤千余人,最后总算是逃脱了被后金军聚歼的悲惨命运。至此,萨尔浒之战落下帷幕。

萨尔浒之战,是明与后金争夺辽东的关键性一战。后金军以劣势的兵力,在五天之内,连破三路明军,歼灭明军十多万人,缴获大量的驼马、甲仗和炮车等军用物资,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努尔哈赤此战的胜利,不但使后金政权更趋巩固,而且从此夺取了辽东战场的主动权,为日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而明军自遭此惨败,在战略上完全陷入被动,被迫采取守势,辽东局势日趋危急。

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之战的作战指导上,有许多值得重视和肯定的地方。他善于运用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策略,牢牢地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这表现为他对明军情况了解充分,判断准确,选择主攻方向合理;表现为善于集中使用兵力,造成局部的优势兵力,确保各个击破战术的顺利贯彻;表现为善于发挥其骑兵快速机动的特长,能够及时转移兵力,既弥补了自己兵力的不足,又使明军猝不及防。这可谓是孙子“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自保全胜原则运用于实战的典范。

而明军的失败,也可视之为是对《孙子兵法》基本原则违背的结果。在萨尔浒之战中,明军在作战指导上屡犯错误。其对后金军情况了解不明,对出征困难估计不足,对整个军事行动筹划不周,贸然进军,播下失败的种子,是为其一。主力突出冒进,被歼后,其他各路未能及时应变,遭到各个击破,是为其二。机动部队未能作策应,主帅远处后方,不明前方战局,前线无人统一指挥和协调,导致全线崩溃,是为其三。明军实际上正如孙子所说的那样,是“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根本没有做到“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这一点,其沦落为失败者,不亦宜乎! 56IvXyU1CCd5aQz1QdjKQGoXVfQSUJDzVuEZS9jbmQYUWvWqfMEgn5bLAxzAJh0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