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作战篇

【导读】

本篇的中心思想是阐述如何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战争的准备工作。孙子认为,战争对人力、物力和财力存在着巨大的依赖关系。这种内在依赖关系,在春秋时期生产力比较低下,战争规模、战争方式比较原始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不可避免地决定了战争中“速”的极其重要和“久”的莫大危害。鉴于这样的认识,孙子鲜明地主张:凡是在从事战争准备的过程中,必须明确树立“兵贵胜,不贵久”的速战速决指导思想,一再强调“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为了确保速决速战作战指导思想的实现,妥善解决战争需要与后勤补给困难之间的矛盾,孙子提出了“因粮于敌”的重要原则,主张在敌国就地解决粮饷补给。同时孙子还主张通过厚赏士卒、混合编组等手段来壮大发展自己的实力,达到“胜敌而益强”的目的。

作战,始战,即做战争准备。这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战阵交锋。作,始、开始的意思,同“乍”。《荀子·致士》:“故土之与人也,道之与法也者,国家之本作也。”张预注:“计算乃定,然后完车马,利器械,运粮草,约费用,以作战备。”最符孙子本篇之主旨。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 1 ,驰车千驷 2 ,革车千乘 3 ,带甲 4 十万,千里馈粮 5 ,则内外之费 6 ,宾客之用 7 ,胶漆之材 8 ,车甲之奉 9 ,日费千金 10 ,然后十万之师举 11 矣。

【注释】

1 法:规律、法则。

2 驰车千驷:战车千辆。驰,奔、驱的意思。驰车,快速轻捷的战车,古代亦称“轻车”“攻车”。曹操注:“驰车,轻车也,驾驷马。”驷,原称驾一辆车的四匹马,后通指四匹马拉的战车,此处作量词用。

3 革车千乘:专门用于运载粮草和军需物资的辎重车千辆。革车,一般认为就是重车、守车、辎车。杜牧注:“革车,辎车、重车也。载器械、财货、衣装也。”一说革车为重型作战车辆,不确。乘,辆,也是古代一辆四匹马拉的车子。《说文》:“车轭驾乎马上曰乘,马必四,故四马为一乘。”这里也作量词用。

4 带甲:戴盔披甲。此处指全副武装的士卒。《国语·吴语》:“为带甲三万,以势攻,鸡鸣乃定。”

5 千里馈粮:意为跋涉千里辗转运送粮草。馈,此处作运送、供应解。汉简本“馈”字上有“而”字。

6 则内外之费:内外,这里指前方、后方。王皙注:“内谓国中,外谓军所也。”此句意为前方后方的开支花费。武经本“内”字前无“则”字。汉简本“内外”作“外内”。

7 宾客之用:指招待诸侯国来宾、使节的费用。宾客,诸侯使节以及游士。杜牧注:“军有诸侯交聘之礼,故曰宾客。”

8 胶漆之材:通指制作和维修弓矢等军用器械的物资材料。

9 车甲之奉:泛指武器装备的保养补充开销。车甲,车辆、盔甲之属。奉,同“俸”,费用、开销的意思。

10 日费千金:每天都要花费大量财力。千金,巨额钱财。李筌注:“举千金者,言多费也。”

11 举:出动。张预注:“约其所费,日用千金,然后能兴十万之师。”

【译文】

孙子说:凡是兴师打仗,一般规律是,需要动用战车千辆,辎重车千辆,军队十万,同时还要越境千里运送军粮。如此,则前方后方的经费,款待列国使节、游士的费用,胶漆一类作战器材的供应,车辆兵甲的维修开支,每天都要耗资巨万,然后十万之师才能出动。

其用战也胜 1 ,久则钝兵挫锐 2 ,攻城则力屈 3 ,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4 。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 5 ,则诸侯乘其弊而起 6 ,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7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8 。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9 。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10

【注释】

1 其用战也胜:意谓在战争耗费巨大的情况下用兵打仗,就要求做到速决速胜。胜,取胜,这里作速胜解。

2 久则钝兵挫锐:言用兵旷日持久就会造成军队疲惫,锐气挫伤。张预注:“久而后能胜,则兵疲气沮矣。”钝,疲惫、困乏的意思。汉简本作“顿”。挫,挫伤。锐,锐气。

3 力屈:指力量耗尽。屈,竭、竭尽、穷尽。《荀子·王制》:“使国家足用,而财物不屈。”

4 久暴师则国用不足:长久陈师于外就会给国家经济造成困难。暴,露,“曝”的本字。《穀梁传·隐公五年》范宁注:“暴师经年。暴,露也。”国用,国家的开支。《礼记·王制》:“冢宰制国用。”

5屈力殚货:指力量耗尽经济枯竭。殚,枯竭。《文选·东京赋》:“征税尽,人力殚。”薛综注:“殚,尽也。”货,财货,此处指经济。

6 诸侯乘其弊而起:其他诸侯国便会利用这种危机前来进攻。张预注:“邻国因其罢弊,起兵以袭之。”其说甚是。弊,疲困,此处作危机解。

7 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意谓即便有智慧超群之人,也将无法挽回既成之败局。贾林注:“人离财竭,虽伊、吕复生,亦不能救此亡败也。”后,后事,此处指败局。“虽有智者”汉简本作“虽知者”。

8 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拙,笨拙、不巧。《老子·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速,迅速取胜。巧,工巧、巧妙。久,长期、持久。此句张预注云:“但能取胜,则宁拙速而无巧久。”又李贽《孙子参同》卷二注云:“宁速毋久,宁拙毋巧,但能速胜,虽拙可也。”

9 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长期用兵而有利国家的情况,从来不曾有过。杜佑注:“兵者凶器,久则生变。”

10 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不尽知,不完全了解。害,害处、危害。利,利益、好处。意谓必须充分认识用兵的危险性。“不尽知”,汉简本作“不尽于知”。

【译文】

用兵打仗,贵在速胜,旷日持久就会导致军队疲惫,锐气受挫。攻打城池,会使得战斗力耗竭;军队长期在外作战,会使国家财力严重不足。如果军队疲惫、锐气挫伤、实力耗尽、国家经济枯竭,那么诸侯列国便会乘此危机前来进攻,到那时即使有足智多谋的人,也无法挽回危局了。所以,在军事上,只听说过指挥虽拙但求速胜的情况,而没有见过为追求指挥工巧而热衷于持久作战的现象。战事久拖不决而对国家有利的情形,从来不曾发生过。所以不完全了解用兵弊害的人,也就无法真正理解用兵打仗所能带来的益处。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 1 ,粮不三载 2 ;取用于国 3 ,因粮于敌 4 ,故军食可足也。

【注释】

1 役不再籍:役,兵役。籍,本义为名册,此处用作动词,即登记、征集。再,二次。《左传·僖公五年》:“一之为甚,其可再乎!”

2 粮不三载:三,多次。载,运输、运送。

3 取用于国:曹操注:“兵甲战具,取用国中。”

4 因粮于敌:粮草给养依靠在敌国就地解决。因,依靠、凭借,《左传·僖公三十年》:“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按,“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是孙子军事后勤思想中的核心内容。

【译文】

善于用兵打仗的人,兵员不一再征集,粮草不多次运送。武器装备由国内提供,粮食给养在敌国补充,这样,军队的粮草供给就可充足了。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 1 ,远输则百姓贫 2 。近于师者贵卖 3 ,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 4 。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 5 。百姓之费,十去 6 其七;公家之费 7 ,破车罢马 8 ,甲胄矢弩 9 ,戟楯蔽橹 10 ,丘牛大车 11 ,十去其六。

【注释】

1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之,虚词,无实义。师,指军队。远输,远道运输。此句意为国家之所以因用兵而导致贫困,是由于军粮的远道运输。

2 远输则百姓贫:远道运送就会造成百姓世族的贫匮。百姓,金文多作“百生”,指当时的世家大族。

3 近于师者贵卖:近,临近。贵卖,指物价飞涨。意为临近军队驻扎点地区的物价就飞涨。武经本、汉简本无“于”字。

4 丘役:军赋。古代按丘为单位征集军赋。丘,古代的地方行政区划单位。《周礼·地官·小词徒》:“四井为邑,四邑为丘。”

5 中原内虚于家:中原,此处指国中。此句意为,国内百姓之家因远道运输而变得贫困、空虚。

6 去:耗去、损失。

7 公家之费:公家,国家。费,费用、开销。

8 罢马:罢,同“疲”。指疲惫不堪的马匹。

9 甲胄矢弩:甲,护身的铠甲。胄,头盔。矢,箭、箭镞。弩,弩机,一种依靠机械力量发射箭镞的弓,在当时为杀伤力颇大的新式武器。矢弩,武经本作“弓矢”。

10 戟楯蔽橹:戟,古代戈、矛功能合一的兵器。楯,同“盾”,盾牌,用于作战时防身。蔽橹,用于攻城的大盾牌。甲胄矢弩、戟楯蔽橹,是对当时攻防兵器与装备的泛指。蔽橹,武经本作“矛橹”。

11 丘牛大车:丘牛,从丘役中征集来的牛。大车,指载运辎重的牛车。曹操注:“丘牛,谓丘邑之牛;大车,乃长毂车也。”

【译文】

国家之所以因用兵而导致贫困的,就是由于远道运输。远道运输,就会使百姓世族贫困。临近驻军的地区物价必定飞涨,物价飞涨,就会使得百姓之家财富枯竭。公室财富枯竭就必然急于加重赋役。力量耗尽、财富枯竭,国内便家家空虚。百姓世族的财产将会耗去十分之七,而国家的财产,也会由于车辆的损坏,马匹的疲惫,盔甲、箭弩、戟盾、大橹的制作和补充以及辎重车辆的征调,而消耗掉十分之六。

故智将务食于敌 1 。食敌一钟 2 ,当吾二十钟; 秆一石 3 ,当吾二十石。

【注释】

1 智将务食于敌:智将,明智的将领。务,务求、力图。意为明智的将帅总是务求解决粮草于敌国。

2 钟:古代的容量单位,每钟六十四斗。曹操注:“六斛四豆(斗)为钟。”

3 秆一石: 秆,泛指马、牛等牲畜的饲料。 ,同“萁”,豆秸。曹操注:“ ,豆秸也;秆,禾藁也。”石,古代的重量单位,每石一百二十斤。《汉书·律历志上》:“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译文】

所以,明智的将帅总是务求在敌国解决粮草的补给问题。消耗敌国的一钟粮食,等同于从本国运送二十钟。耗费敌国的一石草料,相当于从本国运送二十石。

故杀敌者,怒也 1 ;取敌之利者,货也 2 。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 3 ,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 4 ,车杂而乘之 5 ,卒善而养之 6 ,是谓胜敌而益强 7

【注释】

1 杀敌者,怒也:言军队英勇杀敌,关键在于激励部队的士气。张预注:“激吾士卒,使上下同怒,则敌可杀。”用精神激励调动将士积极性。

2 取敌之利者,货也:货,财货,此处指用财货进行奖赏。句意为若要让军队夺敌资财,就必须先依靠财货奖赏。用物质奖励调动将士积极性。

3 已上:“已”同“以”。

4 更其旌旗:更,变更、更换。句意为在缴获的敌方车辆上更换上我军的旗帜。张预注:“变敌之色,令与己同。”

5 车杂而乘之:杂,掺杂、混合。《国语·郑语》:“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韦昭注:“杂,合也。”乘,驾、使用。意为将缴获的敌方战车和我方车辆掺杂在一起,用于作战。

6 卒善而养之:卒,俘虏、降卒。言优待被俘的敌军士卒,使之为己所用。张预注:“所获之卒,必以恩信抚养之,俾为我用。”“善”字汉简本作“共”。“共”,有掺杂,混合之义。意为将敌俘混合编入乙方军队。

7 是谓胜敌而益强:在战胜敌人的同时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杜牧注:“因敌之资,益己之强。”益,增加。

【译文】

要使军队英勇杀敌,就应激发部队同仇敌忾的士气;要想夺取敌人的军需物资,就必须借助于物质奖励。所以,在车战中,凡是缴获战车十辆以上的,就奖赏最先夺得战车的人。同时,要更换战车上的旗帜,混合编入自己的战车行列。对敌俘要予以优待和任用。这也就是所谓战胜敌人,而使自己更加强大。

故兵贵胜,不贵 1 久。

故知兵之将 2 ,生民之司命 3 ,国家安危之主 4 也。

【注释】

1 贵:重、推重的意思。《礼记·中庸》:“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

2 知兵之将:指深刻懂得用兵之法的优秀将帅。知,认识、了解的意思。

3生民之司命:意为普通民众命运的掌握者。生民,泛指一般民众。《孟子·公孙丑上》:“率其子弟,攻其父母,自有生民以来,未有能济者也。”司命,星宿名,主死亡。《宋史·天文志》:“司命二星在虚北……主死亡。”此处是喻指命运的主宰。武经本无“生”字。

4 国家安危之主:国家安危存亡的主宰者。王皙注:“将贤则民保其生,而国家安矣。”主,主宰之意。

【译文】

因此,用兵打仗贵在速战速决,而不宜旷日持久。

所以懂得用兵之道的将帅,是民众生死的掌握者,是国家安危存亡的主宰。

【通论】

本篇的中心思想是阐述战争指导者如何结合春秋晚期战争活动的实际情况和基本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战争的准备工作,集中反映了孙子“速战速决”的战争指导理论。这里的“作战”,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战阵交锋,而是特指做战争准备。张预注:“计算乃定,然后完车马,利器械,运粮草,约费用,以作战备。”最符孙子本篇之主旨。

作为参悟战争禅机的军事家,孙子充分认识到战争对人力、物力和财力存在着巨大的依赖关系。这种深刻的依赖关系,要求战争指导者在从事战争准备活动的过程中,明确树立起“兵贵胜,不贵久”的速战速决指导思想,一切战争准备工作都必须紧紧围绕这一中心来开展。为了充分证明自己这一理论的合理性,孙子从反面提出了三方面的具体有力的依据:第一,战争旷日持久会造成国家财力的极大消耗,“日费千金”,方可兴“十万之师”;一旦战争爆发,而又久拖不决,则会“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这样巨大的消耗,是国家难以长久负担的。第二,战争久拖不决会进一步加重人民的负担。道理很简单,陷足于战争泥潭的国家机器,在财力枯竭的情况下,为了支持战争,势必向民众加征赋税徭役,把战争灾难进一步转嫁到民众头上,从而造成人民的不满,激化社会矛盾。第三,容易陷入多面作战的不利处境。如果长期征战不已,暴师于外,国内空虚,实力锐减,那么在当时诸侯林立、敌我关系变化无常的情况下,则难免会出现“诸侯乘其弊而起”的局面,即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而这种危险的局面一旦形成,则是任何人也无法挽救的。

从这样的逻辑分析出发,孙子得出结论,用兵打仗,贵在速胜。强调“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指出高明的战争指导者在从事战争准备时,要把立足点放在兵员不再次征集,粮食不多次运送的基础之上。认为只有在了解用兵弊害的前提下,才能真正理解用兵的益处,唯有如此,才算是谙悉用兵之道,成为民众生死的掌握者和国家安危存亡的主宰。

为了确保速战速决作战指导思想的实现,就需要解决战争消耗巨大与后勤补给困难之间的矛盾。为此,孙子提出了“取用于国”“因粮于敌”的军事后勤保障原则。众所周知,后勤保障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战略因素,它直接关系到战争的胜负,孙子对此是有深刻的认识的。所谓“取用于国”,就是主张武器装备由国内提供。这是因为,(一)士兵对战场上使用的兵器必须事先熟悉其性能,长短轻重适用,能掌握其特点,这样使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杀敌制胜。(二)武器装备直接为敌国的兵库所收藏和控制,不能像粮秣那样可以随时就地征发。受这两个基本因素的制约,所以武器装备最佳的保障途径乃是“取用于国”。所谓“因粮于敌”,就是指在敌国境内就地解决粮饷补给的后勤保障原则。孙子认为,军粮问题生死攸关,然而假如采取“千里馈粮”的方式来解决补给问题,实在是弊大于利,既造成民穷国困,又导致物价飞涨,从而引起“内外骚动”,埋下社会动乱的种子。所以,“千里馈粮”乃是不得已的选择,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因粮于敌”。它和“千里馈粮”相比,具有明显的效益,具体地说是整整相差二十倍,即“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 秆一石,当吾二十石”。所以坚决实施“掠乡分众”“掠于饶野”的结果,是缩短了补给线,减小了损耗。换言之,便是既节省了本国的粮草和运输费用,又削弱了敌方的战争潜力和补给能力,同时还获得了粮草及时补给之利。因此,从速战速决的要求出发,“因粮于敌”是一条不可动摇的重要原则。

孙子“速战速决”的战争指导思想,以及与之相关的后勤保障原则,既是对当时战争实践的理论总结,又被以后的战争史所充分证明,因此备受古往今来军事家的重视,成为一定条件下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在战争舞台上大放异彩。历史上处于战略进攻的一方,为了确保战争的胜利,总是在努力做好战争准备的前提下,力求以速战速决的方式,对敌实施迅捷而猛烈的打击,一举摧毁敌人的抵抗,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实现自己的战略意图。如隋军攻陈,采取进攻速胜战略,在短短二十天时间里歼灭陈军主力,攻陷建康,灭亡陈朝,完成全国统一大业;清军入关后,对李自成农民军和南明几个政权实施迅雷不及掩耳的战略进攻,势如破竹,连战连克,迅速占领全国主要战略要点,在血泊中建立起新的封建王朝。在西方世界,速战速决的原则,也被许多军事家奉为圭臬,成为拿破仑、克劳塞维茨、约米尼、毛奇、施里芬、福煦等人所十分热衷的军事理论命题,并在战争实践中予以充分的运用。这一生动的历史现象,表明孙子在《作战篇》中所揭示的进攻速胜战争指导原则经受住了血与火的洗礼,经受住了时间和空间的考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至于“因粮于敌”的军事后勤保障原则,其基本精神也为战争实践所检验和证明是合理的。如黄巢、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在其发展壮大阶段之所以能灵活机动实施战略进攻,所向披靡,连战皆捷,就在于实行无后方作战,保持着强大的机动性和战斗力。而其能够做到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取决于因粮于敌、以战养战这一战略性措施。而蒙古铁骑在成吉思汗指挥下,连续征战多年,驰骋欧亚,横扫万里,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在后勤上“因粮于敌”“胜敌而益强”当是不可忽视的主要因素。由此可见,孙子“因粮于敌”、以战养战的军事后勤思想作为其速战速决战略指导理论的有力保证,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为历代军事家所继承和发展。

当然,无论是孙子速战速决的战争指导思想,还是其“因粮于敌”的后勤保障原则,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具体地说,就是观察、分析问题上的片面性倾向。就进攻速胜问题而言,孙子强调进攻速胜固然有合理的一面,也符合当时的历史实际,但遗憾的是他没有能辩证认识速决与持久的关系,忽略了防御持久在战争中应有的地位。就“因粮于敌”问题而言,他同样未能意识到它与“千里馈粮”的后方供应之间辩证统一、互为弥补的关系,而忽略两者的有机结合,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

【战例】

秦赵邯郸之战

秦赵邯郸之战,实际上是秦赵长平之战的继续。当时赵国主力部队悉被秦军歼灭于长平,赵国形势危急。邯郸之战关系到赵国的生死存亡,秦赵双方均全力以赴,力争取胜。但由于赵国吸取了长平惨败的教训,采取积极的防御措施,坚守危城,袭扰疲敌,争取外援,终于迫使秦军顿兵坚城之下,师老兵疲,诸侯乘其弊而起,遭致失败。秦军旷日持久而遭败绩的史实,正好从反面印证了孙子“兵贵胜,不贵久”作战指导原则的正确性。

秦赵长平之战,先后相持三年,秦军虽然战胜,但士卒死者过半,国内是“国虚民饥”,粮卒皆缺;国外是“天下不乐为秦民之日久矣”,处境孤立。因此,秦王最初接受了范雎的建议,否定了白起乘胜攻取赵国国都邯郸的主张,准备休养生息,俟时机成熟,再重新策划统一六国的行动,这不失为一种较稳妥的战略。

秦国撤军,是以签订和约,赵国割让六城给秦为先决条件的。但是秦国撤兵之后,赵王却听从采纳了虞卿的建议,不遵守长平战后割让赵国六个城邑给秦国的条约。这无疑大大地激怒了秦国。赵孝成王深知秦国不会善罢甘休,于是立足于抵抗,积极从事各方面的准备。

赵孝成王充分吸取了长平之战失败的教训,对外重视联合诸侯“合纵”对抗强秦,对内重视激发臣民同仇敌忾之气,加强战备,发展生产,恢复经济。在外交方面,当时赵国及时进行了几项有效的工作,一是派遣虞卿东见齐王,商议合纵攻秦的计划;二是利用魏国使者来赵谋议合纵的机会,同魏签订合纵的盟约;三是以灵丘(今山西灵丘)作为楚相春申君黄歇的封地,结好楚国。此外又对韩、燕两国极力拉拢。所有这些,使得广泛的反秦统一战线建立了起来。在内政方面,努力耕种以增加蓄积,抚养孤幼以增长人口,整顿兵甲以加强战斗力,修补城池以巩固守备。赵国的君臣还能放下架子,以礼相待那些敢死犯难的士卒,让自己的妻妾为士卒缝补衣服,做到了“戮力同忧”。赵国统治者还利用秦军长平坑杀赵军降卒的惨祸激励臣民的同仇敌忾之气,造就了全国上下决心与秦国拼死作战的有利心态。

秦昭王果然因赵国没有如约割地献秦和赵与东方各国“合纵”、继续与秦为敌而愤怒不已,遂于公元前258年派遣五大夫王陵率兵攻赵,秦军很快就进抵赵国国都邯郸。接着又增派援军,围攻邯郸。赵国军民对秦军的残暴所为记忆犹新,愤恨非常,所以坚持抵抗,给秦军以重大的杀伤。鉴于敌强己弱的客观态势,赵军在军事上采取了坚守疲敌、避免决战、等待援军的正确方略,挫败了秦军速决速胜的企图。同时在坚守防御的过程中,有时也主动出击,派遣精锐部队不时地伺机袭扰秦军,消灭了秦军的有生力量。秦军的杰出统帅白起正确地判断了形势和双方的主客观条件,预计秦军无法攻下赵都邯郸,所以拒绝出任攻赵的秦军主将,这样一来,秦国的军事实力更是捉襟见肘了。秦军久攻不下邯郸,不得已而一再增兵换将,由王龁代替王陵,继续对邯郸发起新的攻势。但在伤亡惨重的情况下,攻打了八九个月,依然是无所作为。

赵国在固守邯郸的同时,还在外交上积极从事合纵活动。魏国首先答应出兵增援救赵,楚王也派遣春申君率军北上救赵。

秦昭王闻悉赵与魏、楚“合纵”抗秦的消息后,十分不安,于是便派使者去威胁魏王说:“我军攻打赵国很快就要得手,哪个诸侯敢去救援,待我们打下赵国后,必定将首先予以军事上的打击。”魏王惧怕秦国日后报复,就命令主将晋鄙将十万大军屯驻在邺(今河北临漳),观望不前。

平原君见魏军停止前进,就不断地派专人赴魏公子信陵君处,请求他设法改变这样的局面。信陵君多次劝说魏王,魏王还是不肯下令进军。信陵君不得已用侯生的计谋,求助于魏王的爱妾如姬,终于窃得魏王的虎符,杀死了不肯交出指挥权的老将晋鄙,夺得魏十万援军的指挥大权,挑选精兵八万人,直赴邯郸。

公元前257年,秦王除派军队屯驻汾城(今山西临汾)以作声援外,又增派范雎荐举的将领郑安平率军增援,合力围攻邯郸。这时候,魏、楚的援军也赶到了,他们在邯郸城下屡败秦军。与此同时,邯郸城内的赵军在平原君的组织下,组成精锐部队主动出击进行战术配合。秦军内外作战,腹背受敌,终于力不能支,在次年一月间战败于邯郸城下。王龁率残部撤回汾城。郑安平军为魏、楚援军所包围,他突围不成,最后率领二万余众向赵国投降。邯郸之战到此以赵胜秦败而告结束。

孙子在《作战篇》中指出:“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在邯郸之战中,秦昭王只看到赵国在长平之战中遭到重创,而自己的力量大有增长这一面,却忽略了赵国在长平之战后吸取失败的教训,对内对外政策调整,奋发图强的实际情况,更未看到各国因秦势力不断发展而产生的仇秦、联合抗秦的趋势,拒绝名将白起的正确建议,一意孤行,在外交上陷入孤立,在政治上陷入被动,在军事上违背“兵贵胜,不贵久”的基本原则,长期顿兵于坚城之下,又不懂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的对待俘虏的道理,终于弄得旷日持久,师老兵疲,“诸侯乘其弊而起”,使秦国遭受少有的重挫。这一历史启示,迄今依然是发人深省的。 z5ijCcgdmbf763aZ7jturH2fHCD/IbjEfGi8/FWvHk7JhahndJLyMrN5MCPnb7B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