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计篇

【导读】

本篇是《孙子兵法》的首篇,在全书中具有提纲挈领的意义。它主要论述战争指导者在战前正确筹划战争全局以及实施高明作战指挥的问题。孙子从“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这一基本认识出发,着重强调通过对敌我双方现有客观条件——五事七计的考察比较,以期对战争的胜负趋势作出正确的估计,并据此制定己方的战略决策。同时孙子主张在把握敌我双方政治、经济、军事以及天时、地利条件基础上,充分发挥战争指导者的主观能动性,这就是在作战中遵循和贯彻以“利”为宗旨的“诡道十二法”原则。主张积极“造势”以确保己方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克敌制胜,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而“造势”的核心,便是那条为后世军事家推崇备至的作战原则——“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由此可见,本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作孙子兵学思想的概述。

本篇篇题,《武经七书》作“始计第一”,“始”字殆系后人所附增。计:预计、计算的意思,《说文解字》释“计”云:“计,会也,算也。”这里系指战前的战略谋划。《十一家注孙子》曹操注:“计者,选将、量敌、度地、料卒、远近、险易,计于庙堂也。”这是对本篇主旨最早而又十分准确的概括。

孙子曰:兵 1 者,国之大事 2 ,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3 ,不可不察 4 也。

【注释】

1 兵:本义指兵械,《说文》:“兵,械也。”后引申为兵士、军队、战争等,此处作战争解。

2 国之大事:意即国家的重大事务。《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正与《孙子》此语相合。孙子所处的春秋晚期,争霸战争与兼并战争正日趋激烈频繁,故合乎逻辑地产生这样的思想认识。汉简本此句“事”下有“也”字。

3 死生之地,存亡之道:意谓战争直接关系到民众的安危,国家的存亡。杜牧注:“国之存亡,人之死生,皆由于兵。”

4不可不察:察,考察、研究。《论语·卫灵公》:“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不可不察,意指不可不仔细考察,谨慎对待。

【译文】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民众的生死,国家的存亡,不可不认真考察,仔细研究。

故经之以五事 1 ,校之以计而索其情 2 :一曰道 3 ,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 4 ,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5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 6 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 7 也。将者,智、信、仁、勇、严 8 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 9 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10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 11 ?将孰有能 12 ?天地孰得 13 ?法令孰行?兵众孰强 14 ?士卒孰练 15 ?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16

【注释】

1 经之以五事:经,度量、衡量的意思。《诗经·大雅·灵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毛苌传:“经,度之也。”此句意谓要从五个方面分析、预测战争胜负的可能性。汉简本“五”下无“事”字,且“经”字作“轻”。

2 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校,衡量、比较。《广雅·释诂》:“校,度也。”计,指下文所言“主孰有道”等“七计”。索,考索、探索。《墨子·尚贤中》:“索天下之隐事遗利,以上事天。”情,情势、实情,也可以理解为规律。全句的意思为:要通过对双方各种条件的比较分析,来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况与规律。张预注:“校计彼我之优劣,探索胜负之情状。”即孙子之本旨。汉简本“校”借作“效”,“而”作“以”,“情”借作“请”。

3 道:本义为道路,后引申为事理、规律、方法等等。此处的含义是指社会政治条件。

4 令民与上同意也:令,使、教的意思。民,普通民众。上,君主、统治者。意,意愿、意志。《管子·君臣下》:“明君在上,便辟(嬖)不能食其意。”同意,同心同德。令民与上同意,言使普通民众认同、拥护君主的意愿。武经本无句末“也”字,汉简本“也”上有“者”字。

5 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意谓民众乐于为君主出生入死而毫不畏惧危险。不畏危,不害怕、恐惧危险。汉简本“不畏危”作“弗诡也”。“弗诡”,意即无疑贰之心。有人释“弗诡”为“不敢违抗”,于义亦通。又,汉简本无二“以”字。

6 阴阳、寒暑、时制:阴阳,指昼夜、晴晦等天时气象的变化。寒暑,指寒冷、炎热等气温差异。时制,指四时季节的更替。

7 远近、险易、广狭、死生:远近,指作战区域的距离远近。张预注:“知远近,则能为迂直之计。”险易,指地势的险厄或平坦。广狭,指战场面积的广阔或狭窄。死生,指地形条件是否利于攻守进退。死即死地,进退两难的地域;生即生地,易攻能守之地。《孙膑兵法·八陈》:“险易必知生地、死地,居生击死。”汉简本此句作“地者,高下、广狭、远近、险易、死生也”。多“高下”两字。

8 智、信、仁、勇、严:智,足智多谋。信,赏罚有信。仁,爱抚士卒。勇,勇敢果断。严,严于律己。凡此五德,孙子认为是作为优秀将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梅尧臣注:“智能发谋,信能赏罚,仁能附众,勇能果断,严能立威。”

9 曲制、官道、主用:曲制,有关军队的组织编制、通讯联络等具体制度。曹操注:“曲制者,部曲、幡帜、金鼓之制也。”官道,指各级将吏的管理制度。张预注:“官谓分偏裨之任,道谓利粮饷之路。”主用,指各类军需物资的后勤保障制度。主,掌理、主管。《孟子·万章上》:“使之主事,而事治。”用,物资费用。

10 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闻,知道、了解。知,深切了解之意。全句的意思如曹操注所言:“同闻五者,将知其变极,即胜也。”

11 主孰有道:指哪一方国君为政清明拥有广大民众的支持。孰,疑问代词,谁,这里指哪一方。道,有道、政治清明,上下和谐,同心协力。

12 将孰有能:哪一方的将领更有才能。

13 天地孰得:哪一方拥有天时、地利。张预注:“观两军所举,谁得天时、地利。”

14 兵众孰强:哪一方兵械铦利,士卒众多,军队强大。兵,此处指的是兵械。

15 士卒孰练:哪一方的军队训练有素。张预注:“离合聚散之法,坐作进退之令,谁素闲习。”练,娴熟。《战国策·楚一》:“练士厉兵,在大王之所用之。”

16 吾以此知胜负矣:我根据这些情况来分析,即可预知胜负的归属了。

【译文】

因此,要通过对敌我五个方面的分析,通过对双方七种情况的比较,来探求战争胜负的情势。(这五个方面)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利,四是将才,五是法制。所谓政治,就是要让民众认同拥护君主的意愿,使得他们能够为君主而生,为君主而死,而不畏惧危险。所谓天时,就是指昼夜晴晦、寒冷酷热、四季节候的变化。所谓地利,就是指征途的远近、地势的险峻或平坦、作战区域的广阔或狭窄、地形对于攻守的益处或弊害。所谓将才,就是说将帅要具备足智多谋、赏罚有信、爱抚士卒、勇敢果断、严于律己等品质。所谓法制,就是指军队组织体制的建设,各级将吏的管理,军需物资的掌管。以上五个方面,身为将帅者不能不了解。充分了解这些情况,就能打胜仗。不了解这些情况,就不能打胜仗。所以必须通过对双方七种情况的比较,来求得对战争情势的认识:哪一方君主政治清明?哪一方将帅更有才能?哪一方拥有天时地利?哪一方能够贯彻法令?哪一方武器装备精良?哪一方士卒训练有素?哪一方赏罚公正严明?我们根据这一切,就可以判断谁负谁胜。

将听吾计 1 ,用之必胜 2 ,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3

【注释】

1将听吾计:将,一说作助动词,读作“江”(jiāng),表示假设,意为假如、如果。《左传·昭公二十七年》:“令尹将必来辱,为惠已甚。”如此,则本句意为:如果能听从、采纳我的计谋。十家注多作此解。又一说,将这里当作名词解,即将(音匠jiàng)领。两说比较,当以前说为善。听,依从,遵从的意思。

2 用之必胜:之,语助词,无义。用之必胜,即用兵打仗必胜。

3 去之:去,离开。

【译文】

若能听从我的计谋,指挥作战就一定会取胜,我就留下。假如不能听从我的计谋,指挥作战就必败无疑,我就告辞离去。

计利以听 1 ,乃为之势 2 ,以佐其外 3 。势者,因利而制权 4 也。

【注释】

1 计利以听:计利,计算、分析敌对双方的有利或不利条件。以,通“已”。《礼记·檀弓》郑玄注:“以与已字本同。”已然,业已。听,听从、采纳。

2 乃为之势:意思是造成一种积极有利的军事态势。乃,于是、就的意思。为,创造、造就。之,虚词。势,态势。

3 以佐其外:作为辅佐以争取胜利。力量为本,智谋为辅。佐,辅佐、辅助。外,曹操注:“常法之外也。”

4 因利而制权:意即根据利害得失情况而灵活采取恰当的对策。张预注:“所谓势者,须因事之利,制为权谋以胜敌耳。”因,根据、依凭。《孟子·离娄上》:“为高必因丘陵。”制,从,随从。《淮南子·氾论训》:“圣人作法,而万物制焉。”高诱注:“制,犹从也。”这里是决定、采取之意。权,权变、灵活处置之意。

【译文】

筹划的方略已被采纳,还要设法造成一种态势,用来辅佐战略计划的实现。所谓态势,即是依凭有利于己的条件,采取灵活机动的应变措施,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1 者,诡道也 2 。故能而示之不能 3 ,用而示之不用 4 ,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5 ,利而诱之 6 ,乱而取之 7 ,实而备之 8 ,强而避之 9 ,怒而挠之 10 ,卑而骄之 11 ,佚而劳之 12 ,亲而离之 13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 14 ,不可先传也 15

【注释】

1 兵:用兵打仗。

2 诡道也:诡诈、谲变的行为或方式。曹操注:“兵无常形,以诡诈为道。”诡,欺诈、诡诈。《管子·法禁》:“行辟而坚,言诡而辩。”道,行为、方式、原则。

3 能而示之不能:能,有能力、能够。示,显示,假装。言能战却装作不能战的样子。此句至“亲而离之”等十二条作战原则,即著名的“诡道十二法”。

4 用而示之不用:实际要打,却装作不想打。用,用兵。

5 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实际要进攻近处,却装作要进攻远处;实际要进攻远处,却显示要进攻近处,致使敌方无从防备。

6 利而诱之:利,此处作动词用,贪利的意思。诱,引诱,诱使。意为敌人贪利,则用小利加以引诱,伺机打击之。

7 乱而取之:乱,混乱。取,乘机进攻,夺取胜利。意谓对处于混乱状态的敌人,要抓住时机进攻他们。梅尧臣注:“彼乱,则乘而取之。”

8实而备之:备,防范、防备。言敌人若是实力雄厚,则需严加防备。

9 强而避之:面对强大之敌,则当避其锋芒,不可硬拼。

10 怒而挠之:怒,易怒暴躁的意思。挠,挑逗、挠乱。意谓敌人易怒,就设法挑逗激怒他们。另一说:敌人来势凶猛,当设法扼制其气焰。

11 卑而骄之:卑,小、怯。《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公卑邾,不设备而御之。”杜预注:“卑,小也。”言敌人卑怯谨慎,应设法使其变得骄傲自大,然后伺机破之。另一说:敌人卑视我方,则将计就计,使之更骄傲麻痹。又一说:我方当主动卑辞示弱,给敌人造成错觉,令其骄傲。后两说皆不如前说义长。

12 佚而劳之:佚,同“逸”,安逸、自在。劳,疲劳,用作使动。敌方安逸,就设法使他们疲劳。

13 亲而离之:亲,亲近、亲密。离,离间。《广雅·释诂一》:“离,分也。”此句言如果敌人内部团结,则设法离间分化他们。

14 兵家之胜:兵家,军事家。胜,奥妙、胜券。此句意为:(上述“诡道十二法”)乃军事家用兵如神、克敌制胜的奥妙之所在。

15 不可先传也:先,预先、事先。传,传授、规定。言不可事先传授,而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所谓“不以法为守,而以法为用”。

【译文】

用兵打仗是一种诡诈奇谲的行为,因此必须做到:能打,却装作不能打;要打,却装作不想打。明明要向近处,却装作要向远处;实际要向远处,却装作要向近处;敌人贪利,就用小利引诱他们;敌人混乱,就乘机攻取他们;敌人力量充实,就注意防备他们;敌人兵卒强锐,就暂时避其锋芒;敌人暴躁易怒,就设法挑逗挠乱他们;敌人卑怯谨慎,就设法使他们骄横;敌人休整良好,就设法使他们疲劳;敌人内部和睦,就设法离间分化他们。要在敌人没有防备处发动进攻,在敌人意料不到时采取行动。所有这些,正是军事家指挥艺术的奥妙精髓,是不可预先传授说明的。

夫未战而庙算 1 胜者,得算多也 2 ;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3 !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4

【注释】

1 庙算:古代兴师作战之前,通常要在庙堂里商议谋划,分析战争的利害得失,制定作战方略。这一作战准备程序,就叫作“庙算”。庙,古代祭祀祖先与商议国事的场所。

2 得算多也:意为取得胜利的条件充分、众多。算,即“筭”,古代计数用的筹码。此处引申为胜利的条件。

3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言胜利条件具备多者可以获胜,反之,则无法取胜,更何况未曾具备任何取胜条件?而况,何况,更不必说。于,至于。

4 胜负见矣:胜负结果显而易见。见,同“现”,显现。《战国策·燕策》:“图穷而匕首见。”

【译文】

凡在开战之前就预计能够取胜的,是因为筹划周密,胜利条件充分;凡在开战之前就预计不能取胜的,是因为筹划不周,胜利条件缺乏。筹划周密、条件充分的就能取胜,筹划不周、条件缺乏的就无法取胜,更何况不作筹划、毫无条件呢?我们依据这些因素来观察分析,那么胜负的结果也就显而易见了。

【通论】

本篇主要论述了研究和谋划战争全局问题的重要性,以及战争指导者如何把握和分析战争双方的主客观条件,正确判断和预测战争胜负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夺取胜利等一系列问题。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军事活动一直占据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军事上的成败得失,直接关系着社稷的安危,民众的存亡,因此历来为人们所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作为古代兵学文化的最杰出代表,《孙子》在这一点上也不例外,它开宗明义就提出了“兵者,国之大事”这一重要命题,并从这一认识出发,着重强调了要通过对敌我双方现有客观条件——“五事”“七计”的考察比较,以期对战争的胜负趋势作出正确的估计。具体地说,就是看哪一方君主政治清明,哪一方将帅指挥高明,哪一方具备更好的天时地利,哪一方法令贯彻彻底,哪一方武器装备优良,哪一方兵卒训练有素,哪一方赏罚公正严明,从而做到“胜兵先胜而后求战”,“先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总之,孙子认为,只有“校之以计而索其情”,“多算胜,少算不胜”,方能制定出己方恰当的战略决策,为克敌制胜提供充分的客观基础。

《计篇》所反映的孙子从实际出发、谋划战争全局的思想,无疑是唯物的,也是高明的。它同商周以来那种以卜筮方法预测战争胜负态势的迷信行为划清了界限,标志着人们在认识和把握战争问题上的质的飞跃。因此既为后人在理论上加以继承和发展,又被众多军事将领奉为圭臬,用以指导战争实践活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历史上许多重大战争的胜负成败,其原因都与能否遵循《计篇》这一基本原则密切相关。

战争固然是力量的竞争,同时也是智慧的角逐,孙子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不但高度重视对敌我双方各种客观条件的认识和把握,而且也强调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战争指导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条件,从而将胜利的蓝图变成现实。这种既立足于战略谋划,又强调把战略谋划付诸实践,既强调物质条件的作用,又不忽视将帅主观能动作用的做法,表明其战略思想既是唯物的,又是朴素辩证的。这点乃是《计篇》第二层主要含义。

《计篇》主张积极“造势”以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所谓“势”,是指有利的作战态势,而有利态势的拥有,关键在于战争指导者依凭有利于己的客观条件,灵活机变,巧妙用兵,确保自己牢牢立于不败之地。为此,《计篇》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作战“造势”原则,这就是著名的“诡道十二法”,其核心,即那条为后世军事家推崇备至的作战纲领——“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孙子认为,用兵打仗是一种诡诈的行为,一切均以“利益”之大小或有无为出发点,以能否取胜为前提。因此,对敌人丝毫不能讲仁义,讲礼让,而必须通过各种手段将其置于死地。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善于运用“示形动敌”的方法,调动敌人,迫其就范,痛加打击,夺取胜利。具体的措施即:“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等等。孙子把这种“诡道”方法推崇为“兵家之胜”,即视为克敌制胜的奥妙精髓之所在。

《计篇》这一“诡道”制胜思想的提出,是中国兵学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划时代进步,是对用兵问题上“以礼为固,以仁为胜”陈腐观念的极大冲击。它适应时代的需要,符合战争活动的本质属性,因此值得充分肯定。

以“因利而制权”为宗旨的“诡道十二法”思想,对后世军事实践活动的指导意义非常巨大。直至今天,这一思想的合理内核依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芒,对指导现代战争仍不无重要的借鉴价值。如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迂回突袭伊军纵深,顺利实施“沙漠军刀”作战计划,其做法也与“远而示之近”的原则相吻合。

总之,《计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作孙子军事思想的高度概括。它的基本思想由两个部分所组成,一是战争的筹划理论,二是战争的实施方法。前者是“体”,后者是“体”之“用”,“体”与“用”两者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互为关系,相辅相成,从而奠定了孙子兵学体系的坚实基础。

【战例】

秦晋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爆发于公元383年,是偏安江左的东晋王朝同北方氐族贵族建立的前秦政权之间进行的一次战略性大决战。战争的结果,是弱小的东晋军队利用前秦最高统治者苻坚战略决策上的失误和前秦军队战术部署上的不当而大获全胜。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也从许多方面印证了《孙子兵法·计篇》基本精神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公元316年,在内乱外患的双重打击下,西晋王朝灭亡了。随之而来的,是出现南北大分裂的历史局面。在南方,公元317年,晋琅邪王司马睿在建康(今江苏南京)称帝,建立东晋王朝。东晋占有现在汉水、淮河以南大部地区。在北方,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首领也纷纷先后称王称帝。整个北方地区陷入了割据混战的状态。当时,占据陕西关中一带的氐族统治者以长安为都城,建立了前秦政权。公元 355年,前秦统治者苻健病死。两年后,苻健的侄子苻坚谋杀继位者苻生,自立为前秦天王。苻坚即位后,重用汉族知识分子王猛治理朝政,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政治、发展经济和文化的积极措施,在吏治整顿、人才擢用、学校建设、农桑种植、水利兴修、族际关系调和诸方面均收到显著的成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前秦“兵强国富”,实力大增。

在这基础上,前秦政权积极向外扩张势力,先后灭掉前燕、代、前凉等割据小国,统一了北方地区。黄河流域的统一,使苻坚本人的雄心越发增大。他开始积极向南扩展,在公元373年,攻占了东晋的梁(今陕西南部、四川北部的部分地区)、益(今四川的大部分地区)两州,这样,长江、汉水上游就纳入了前秦的版图。接着又先后占领襄阳、彭城两座重镇,并且一度包围三阿(今江苏高邮附近),进袭堂邑(今江苏六合),于是秦晋矛盾日趋尖锐,终于导致淝水大战爆发。

苻坚因多次击败晋军,被胜利冲昏头脑,急于攻占南方,统一南北。东晋太元七年(382)四月,苻坚任命其弟为征南大将军。八月,又任命裴元略为巴西、梓潼二郡太守,积极经营舟师,希望用舟师从巴蜀顺流东下会攻建康。到了十月,苻坚认为攻晋的战略准备业已就绪,准备亲自率领九十余万大军南下灭晋。

当时,前秦统治集团内部对灭晋的决策意见多有分歧,于是苻坚把群臣召集到太极殿,计议灭晋事宜。在这次殿前决策会议上,苻坚本人趾高气扬,声言现在四方已经平定,只剩下东南一隅的东晋,秦有大军九十七万,他要亲自出征,以一举荡平江南。群臣中少部分人附和苻坚的意见,秘书监朱肜奉迎说:陛下亲征,晋如不投降就只有灭亡,这是灭晋千载难逢的机会。冠军将军慕容垂(鲜卑族)等人心怀异志,也在会后积极赞同苻坚的意见。

但是前秦的多数大臣对此却持有保留或反对的看法。尚书左仆射权翼认为,东晋虽然微弱,但“君臣辑睦,内外同心”,这时不是进攻的最好时机。太子左卫率石越也认为,晋拥有长江天险,又得到百姓的支持,进攻不易取胜。他们都希望苻坚能暂时按兵不动,发展生产,等待东晋方面出现间隙时,再进行攻伐。但是苻坚却骄狂地说:“以我百万大军,把马鞭扔在长江中,也完全可以阻断长江水流,东晋方面还有什么天险可以凭恃的呢?”决心一意孤行。

苻坚眼看自己的意见得不到群臣的广泛支持,便结束朝议,退而与其弟阳平公苻融决断大计。但苻融也不同意出兵,认为攻晋有三大困难:人心不顺;东晋内部团结;秦连年征战,军队疲惫,百姓厌战,希望苻坚放弃攻晋的计划。同时苻融也清醒地看到前秦表面强盛的背后,是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激烈尖锐,他向苻坚指出:今鲜卑、羌、羯等族的人,对氐有灭国之深仇,现在他们遍布京郊地区,大军南下之后,一旦变乱发生于心腹地区,那时就后悔莫及了。为了打动苻坚,苻融还把苻坚所最信任的已故丞相王猛反对攻晋的临终嘱咐抬了出来。可是,这仍然说服不了苻坚,他固执地认为,以强击弱,犹“疾风之扫秋叶”,垂危的东晋可以一举消灭。

为了劝阻苻坚南下伐晋,前秦的众多大臣作了最后的努力。他们根据苻坚信佛的特点,通过道安和尚进行劝说。道安规劝苻坚不要攻晋,如一定坚持攻晋,您苻坚也不必亲自出征,而应坐镇洛阳,居中调度,进攻和诱降双管齐下,以争取最后胜利。苻坚的爱妃张夫人和太子宏、幼子诜也都一再相劝,但是苻坚依然置若罔闻,锐意灭晋。

太元八年(383)七月,苻坚下令平民每十丁出兵一人,富豪人家二十岁以下的从军子弟,凡强健勇敢的,都任命为禁卫军军官。并宣称:“我们胜利了,可以用俘虏来的司马昌明(晋孝武帝的字)做尚书左仆射,谢安做吏部尚书,桓冲做侍中;看情况,得胜还师指日可待,可先替他们建好官邸。”志骄意满之态,溢于言表。

八月,苻坚亲率步兵六十万、骑兵二十七万、羽林郎(禁卫军)三万,共九十万大军南下。东晋王朝在强敌压境、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决意奋起抵御。他们一方面缓解内部矛盾,另一方面积极部署兵力,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方针,以抗击前秦军队的进犯。

晋孝武帝司马曜任命桓冲为江州(今湖北东部和江西西部)刺史,控制长江中游,阻止秦军由襄阳南下。任命谢石为征讨大都督,谢玄为前锋都督,率领经七年训练,有较强战斗力的“北府兵”八万沿淮河西上,遏制秦军主力的进攻。又派遣胡彬率领水军五千增援战略要地寿阳(今安徽寿县),摆开了与前秦大军决战的态势。

同年十月十八日,苻融率领前锋攻占寿阳,活捉了晋平虏将军徐元喜等人。与此同时,慕容垂部攻占了郧城(今湖北安陆市境)。晋军胡彬所部在半道上得悉寿阳陷落的消息,便退守硖石(今安徽凤台县西南)。苻融又率军攻打硖石。苻融部将梁成率兵五万进抵洛涧(今安徽怀远县境内),并在洛口设置木栅,阻断淮河交通,遏制从东面增援的晋军。胡彬困守硖石,粮草用尽,难以支撑,写信请求谢石驰援,但此信却被秦军截获。苻融及时向苻坚报告了晋军兵力单薄、粮草缺乏的情况,建议迅速进兵,以防晋军逃遁。苻坚得报,把大部队留在坎城,亲率骑兵八千驰抵寿阳,立即派遣原东晋襄阳守将朱序到晋军中劝降。朱序到晋军后,不但没有劝降,反而向谢石等人透露了秦军的情况,并建议谢石等人不要延误战机,坐待秦百万大军全部到达后束手就擒,而要乘着秦军各路人马尚未集中的机会,主动出击。他认为只要打败秦军的前锋,挫伤其士气,秦军的进攻就不难瓦解了。谢石起初对秦军的嚣张气焰心存惧意,打算以固守不战来消磨秦军的锐气。听了朱序的情况介绍和建议后,便及时改变作战方针,决定转守为攻,争取主动。

十一月,晋军前锋都督谢玄派猛将刘牢之率领精兵五千迅速奔赴洛涧。秦将梁成在洛涧边上列阵迎击。刘牢之分兵一部迂回到秦军阵后,断其归路;自己率兵强渡洛水,猛攻梁成的军队。秦军惊慌失措抵挡不住,主将梁成战死,步骑五万大军土崩瓦解,争渡淮水逃命,一万五千多人丧生。晋军活捉了秦扬州刺史王显等人,缴获了秦军的大批辎重、粮草。洛涧遭遇战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晋军的士气。谢石麾下诸军水陆并进,展开了全线反攻。苻坚站在寿阳城上,看到晋军部阵严整、攻势猛烈,以为晋军人数极多,居然把淝水东面八公山上的草和树木都当成了晋兵,开始有了一丝惧意。

秦军洛涧之战失利后,沿着淝水西岸布阵,企图阻止晋军的反攻。谢玄派遣使者用激将法对苻融说:“将军率领军队深入晋地,却沿着淝水布阵,这是想打持久战,不是速战速决的方法。如果您能让秦兵稍稍后撤,空出一块地方,使晋军能够渡过淝水,两军一决胜负,这不是很好吗?”秦军诸将都表示:“我们人多,他们人少,不如堵住渡口,使他们无法上岸,这样可以确保安全。”但是苻坚却说:“只引兵略微后退,使他们一半渡河,一半未渡,再用精锐骑兵冲杀,可以取得胜利。”于是苻融答应了谢玄的要求,指挥秦军后撤。秦军本来就士气低落,内部不稳,阵势混乱,指挥不灵,这一撤更使阵势大乱。东晋军队乘势抢渡淝水,展开猛烈的攻击。朱序则在秦军阵后大喊:“秦军败了,秦军败了!”秦军后续部队一听,争相逃命。苻融眼见大势不妙,骑马飞驰巡视阵地,想整顿稳定退却的士兵,结果马倒在地,被晋军追兵杀死。秦军全线溃败,完全丧失了战斗力,晋军在谢玄等将领的统率下乘胜追击,一直到达青冈(在寿阳附近)。秦军人马相踏而死的,漫山遍野,充塞大河。逃散的和被歼灭的十有七八。苻坚本人也中箭负伤,单枪匹马逃回洛阳。

淝水之战的结果,使东晋王朝的统治得到了稳定,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贵族南下侵扰,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对前秦王朝与苻坚本人来说,则是促进了北方暂时统一局面的解体。慕容垂、姚苌等他族贵族重新崛起,他们肢解了前秦统治,苻坚本人也很快遭到了身死国灭的悲惨下场。

用《计篇》的中心思想来对照,苻坚的失败和东晋的胜利不是偶然的。苻坚昧于“五事”“七计”,主观武断,一意孤行,从而招致丧师灭国的大辱。明明是臣下不与自己“同意”,反对进攻东晋,却偏偏要执意南伐;明明是内部不稳,士气低落,兵众不“强”,部将有“他志”,却偏偏要锐意轻进;明明是不知南方的气候、地理条件,水军力量又薄弱,军队缺乏系统训练,却偏偏要舍长就短,随意开战;那么除了失败,他还能得到什么呢?而在具体作战指导上的失误,则更加重加速了他的失败。反观东晋方面,则上下“同意”——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主张抗击秦军的进犯;将帅有能——谢安指挥若定,谢石、谢玄等人应变自如,刘牢之骁勇善战;士卒精练——北府兵以一当十;天时、地利掌握得宜——水军实力强大,气候条件适应,地理形势熟悉。所有这些,合在一起,就为自己在淝水之战中赢得胜利奠定了基础。而具体战斗过程中的战术运用正确,则有力地保证了使这一胜利的可能转化为现实。 z36GZ2YX3TbubHap25jSll2AR12uC2oYAIDeTjCjJ2hfcn9+qI94h5eJYOqlVuR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