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政事第三

政事者,为政理国之事也,意即处理政务的能力。说实话,这是中国古代士子的软肋,既有深厚的文化基因,又有魏晋的现实环境。儒家言政,主张“为政以德”,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讲究道德感化的垂范,反对科条严明的惩戒。道家言政,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回归原初。至于贵刑名法术的法家,历来没有什么市场。如此这般,就养成中国古代士子志大才疏、空廓无能的特性。

魏晋名士崇尚清谈,轻视庶务,尽管都做官,但大凡居清职而显要。眼睛望着云端,作玄远缥缈之想,表现出浓郁的思辨热情。有无之辩、言意之辩、形神之辩、才性之辩,热热闹闹,乐此不疲。言言语、言文学、言赏誉,动辄百十来条,而一说到务实的政事,却只区区二十六条。即此区区二十六条,也大凡议政,归于为政者寥寥无几。在这寥寥无几的为政者中,靠谱的更加寥寥无几。要么疏懒如简文为相那样,“事动经年,然后得过”;要么如太丘长陈寔那样一味胡来,高悬忠孝之剑,生搬硬套,将“诈称母病求假”的小吏处以极刑;要么玩忽职守如王忱、王珉兄弟那样,将吏部“选草”凭一己之私意改易大半而津津乐道。至于忙于看文书的何充、有杀伐决断的桓温,则为名士所不齿。

幸好还有一个王导,既励精图治又宽和简约,敲定基本国策,平衡各种关系,才使东晋延祚百年。

真该让王羲之再行一次棒喝:“虚谈废务,浮文妨要!”

001陈仲弓为太丘长,时吏有诈称母病求假。事觉收之 ,令吏杀焉。主簿请付狱考众奸 ,仲弓曰:“欺君不忠,病母不孝 ,不忠不孝,其罪莫大。考求众奸,岂复过此? ”陈寔,已别见。

①收:拘捕。②主簿:掌管文书及印鉴的官。付狱:交付狱吏。考:考问,审查。众奸:更多的罪行。③病母:言母病,咒母病。

002陈仲弓为太丘长,有劫贼杀财主,主者捕之 。未至发所 ,道闻民有在草不起子者 ,回车往治之。主簿曰:“贼大,宜先按讨 。”仲弓曰:“盗杀财主,何如骨肉相残?” 按后汉时贾彪有此事,不闻寔也。

①主者:主管官吏。②发所:案发地点。③在草不起子:分娩而不养育孩子,指溺杀婴儿。在草:分娩。④按讨:追究惩治。

003陈元方年十一时, 陈纪,已见。 候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 ,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 ,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 ,久而益敬。” 袁宏《汉纪》曰:“寔为太丘,其政不严而治,百姓敬之。”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 ,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 ,孤法卿父?” 检众《汉书》,袁氏诸公,未知谁为邺令,故阙其文,以待通识者。 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 ,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①候:拜访。袁公:不详。②家君:父亲。③绥:安抚。④恣:放纵,听任。⑤邺:县名。在今河南临漳县西南。⑥法孤:效仿我。⑦周旋:谋划,应酬。动静:举止。

004贺太傅作吴郡 ,初不出门。吴中诸强族轻之,乃题府门云:“会稽鸡,不能啼。” 环济《吴纪》曰:“贺邵字兴伯,会稽山阴人。祖齐,父景,并历美官。邵历散骑常侍,出为吴郡太守,后迁太子太傅。” 贺闻,故出行 ,至门反顾,索笔足之曰:“不可啼,杀吴儿。”于是至诸屯邸 ,检校诸顾、陆役使官兵及藏逋亡 ,悉以事言上,罪者甚众。陆抗时为江陵都督 《吴录》曰:“抗字幼节,吴郡人,丞相逊子,孙策外孙也。为江陵都督,累迁大司马、荆州牧。” 故下请孙皓,然后得释。

①贺太傅:贺邵字兴伯,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历仕三朝,历散骑常侍,出为吴郡太守,后迁太子太傅。作吴郡:作吴郡太守。②故:特意。③屯邸:以屯田为主,兼及储运和商贩的经济组织。④检校:核查。顾、陆:吴中豪门望族。藏逋亡:藏匿逃亡人口。⑤陆抗:陆抗字幼节,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丞相陆逊次子。

005山公以器重朝望 ,年逾七十,犹知管时任。 虞预《晋书》曰:“山涛字巨源,河内怀人。祖本,郡孝廉。父曜,冤句令。涛蚤孤而贫,少有器量,宿士犹不慢之。年十七,宗人谓宣帝曰:‘涛当与景、文共纲纪天下者也。’帝戏曰:‘卿小族,那得此快人邪?’好庄老,与嵇康善。为河内从事,与石鉴共传宿,涛夜起蹋鉴曰:‘今何等时而眠也,知太傅卧何意?’鉴曰:‘宰相三日不朝,与尺一令归第,君何虑焉?’涛曰:‘咄!石生,无事马蹄间也!’投传而去。果有曹爽事,遂隐身不交世务。累迁吏部尚书、仆射、太子少傅、司徒。年七十九薨,谥康侯。” 贵胜年少若和、裴、王之徒 ,并共言咏 。有署阁柱曰 :“阁东有大牛,和峤鞅,裴楷鞧,王济剔嬲不得休。 王隐《晋书》曰:“初,涛领吏部,潘岳内非之,密为作谣曰:‘阁东有大牛,王济鞅,裴楷鞧,和峤刺促不得休。’”《竹林七贤论》曰:“涛之处选,非望路绝,故贻是言。” 或云潘尼作之。 《文士传》曰:“尼字正叔,荥阳人。祖勖,尚书左丞。父满,平原太守。并以文学称。尼少有清才,文词温雅。初应州辟,终太常卿。”

①器:才干。②贵胜年少:权贵子弟。③宗咏:尊崇赞颂。④署:题写。阁:台阁,指尚书省。⑤鞅:驾车时套在牲口脖子上的皮带。鞧:驾车时套在牲口后股上的皮带。剔嬲(niǎo):犹纠缠。此句意为:和峤、裴楷、王济三人辅佐山涛,鞍前马后,忙个不停。

006贾充初定律令 《晋诸公赞》曰:“充字公闾,襄陵人。父逵,魏豫州刺史。充起家为尚书,迁廷尉,听讼称平。晋受禅,封鲁郡公。充有才识,明达治体,加善刑法,由此与散骑常侍裴楷共定科令,蠲除密网,以为晋律。薨,赠太宰。” 与羊祜共咨太傅郑冲 王隐《晋书》曰:“冲字文和,荥阳开封人。有核练才,清虚寡欲,喜论经史,草衣缊袍,不以为忧。累迁司徒、太保。晋受禅,进太傅。” 冲曰:“皋陶严明之旨 ,非仆暗懦所探 。”羊曰:“上意欲令小加弘润 。”冲乃粗下意 《续晋阳秋》曰:“初,文帝令荀勖、贾充、裴秀等分定礼仪律令,皆先咨郑冲,然后施行也。”

①贾充:贾充字公闾,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北)人,三国曹魏末期至西晋初期重臣,西晋王朝的开国元勋。律令:法令。②郑冲:郑冲字文和,荥阳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初为魏文帝曹丕文学,累迁尚书郎、陈留太守。大将军曹爽引为从事中郎,累迁光禄勋,后又拜司空、司徒。曹奂继位,拜太保,封寿光侯。③皋陶:传说舜时掌管刑狱的大臣。④暗懦:昏庸懦弱。⑤上意:皇帝的旨意。弘润:扩充润色。⑥粗下意:粗略提出自己的意见。

007山司徒前后选 ,殆周遍百官 ,举无失才。凡所题目 ,皆如其言。唯用陆亮 ,是诏所用,与公意异,争之,不从。亮亦寻为贿败 《晋诸公赞》曰:“亮字长兴,河内野王人,太常陆乂兄也。性高明而率至,为贾充所亲待。山涛为左仆射,领选。涛行业既与充异,自以为世祖所敬,选用之事,与充咨论,充每不得其所欲。好事者说充:‘宜授心腹人为吏部尚书,参同选举。若意不齐,事不得谐,可不召公与选,而实得叙所怀。’充以为然,乃启亮公忠无私。涛以亮将与己异,又恐其协情不允,累启亮可为左丞相,非选官才。世祖不许,涛乃辞疾还家。亮在职,果不能允,坐事免官。”

①前后选:吏部尚书为选官。山涛曾先后两次担任吏部尚书,故有此说。②殆:几乎。③题目:品选、品评。④陆亮:陆亮,字长兴。司马炎时期,吏部郎出缺,山涛推荐阮咸,贾充则推荐自己的亲信陆亮,晋武帝从之,后陆亮因受贿被撤职。⑤寻:随即,不久。

008嵇康被诛后,山公举康子绍为秘书丞 《山公启事》曰:“诏选秘书丞,涛荐曰:‘绍平简温敏,有文思,又晓音,当成济也。犹宜先作秘书郎。’诏曰:‘绍如此,便可为丞,不足复为郎也。’”《晋诸公赞》曰:“康遇事后二十年,绍乃为涛所拔。”王隐《晋书》曰:“时以绍父康被法,选官不敢举。年二十八,山涛启用之,世祖发诏以为秘书丞。” 绍咨公出处 《竹林七贤论》曰:“绍惧不自容,将解褐,故咨之于涛。” 公曰:“为君思之久矣。天地四时,犹有消息 ,而况人乎!” 王隐《晋书》曰:“绍字延祖,雅有文才。山涛启武帝云云。”

①康子绍:指嵇康之子嵇绍。嵇绍字延祖。谯国铚(今安徽淮北临涣)人,曹魏中散大夫嵇康之子。被山涛举荐为秘书丞,历任汝阴太守、豫章内史、徐州刺史。秘书丞:秘书监属官,掌文籍,在郎之上。②出处:指仕与隐。③消息:消长。指事务的盛衰变化。

009王安期为东海郡 《名士传》曰:“王承字安期,太原晋阳人。父湛,汝南太守。承冲淡寡欲,无所循尚。累迁东海内史,为政清静,吏民怀之。避乱渡江,是时道路寇盗,人怀忧惧,承每遇艰险,处之怡然。元皇为镇东,引为从事中郎。” 小吏盗池中鱼,纲纪推之 。王曰:“文王之囿 ,与众共之。 《孟子》曰:“齐宣王问:‘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若是其大乎?’对曰:‘民犹以为小也。’王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孟子曰:‘文王之囿,刍荛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今王之囿,杀麋鹿者如杀人罪,是以四十里为阱于国中也。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池鱼复何足惜。”

①王安期:王承字安期,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王承清虚寡欲,善于清谈,累迁东海内史,为政清静,吏民怀之。②纲纪:主管府中事务的主簿。推:推究,追查。③囿:圈养动物的园子。

010王安期作东海郡,吏录一犯夜人来 。王问:“何处来?”云:“从师家受书还,不觉日晚。”王曰:“鞭挞宁越以立威名,恐非致理之本 !” 《吕氏春秋》曰:“宁越者,中牟鄙人也。苦耕稼之劳,谓其友曰:‘何为可以免此苦也?’其友曰:‘莫如学也。学,三十岁则可以达矣!’宁越曰:‘请以十五岁。人将休,吾不敢休;人将卧,吾不敢卧。’学十五岁,而为周威公之师也。” 使吏送令归家。

①录:拘捕。犯夜:违反宵禁。②理:原本为“治”,唐人为避高宗李讳而改。

011成帝在石头 《晋世谱》曰:“帝讳衍,字世根,明帝太子,年二十二崩。” 任让在帝前戮侍中钟雅 《晋阳秋》曰:“让,乐安人,诸任之后。随苏峻作乱。”《雅别传》曰:“雅字彦胄,颍川长社人。魏太傅钟繇弟仲常曾孙也。少有才志,累迁至侍中。” 右卫将军刘超 《晋阳秋》曰:“超字世踰,琅邪人。汉成阳景王六世孙,封临沂慈乡侯,遂家焉。父征,为琅邪国上将军。超为县小吏,稍迁记室掾、安东舍人。忠清慎密,为中宗所拔。自以职在中书,绝不与人交关书疏,闭门不通宾客,家无儋石之储。讨王敦有功,封零阳伯,为义兴太守,而受拜及往还朝,莫有知者。其慎默如此。迁右卫大将军。” 帝泣曰:“还我侍中。”让不奉诏,遂斩超、雅。 《雅别传》曰:“苏峻逼主上幸石头,雅与刘超并侍帝侧匡卫,与石头中人密期拔至尊出,事觉,被害。” 事平之后,陶公与让有旧,欲宥之。许柳 《许氏谱》曰:“柳字季祖,高阳人。祖允,魏中领军。父猛,吏部郎。”刘谦之《晋纪》曰:“柳妻,祖逖子涣女。苏峻招祖约为逆,约遣柳以众会。峻既克京师,拜丹阳尹,后以罪诛。” 儿思妣者至佳,诸公欲全之 《许氏谱》曰:“永字思妣。” 若全思妣,则不得不为陶全让。于是欲并宥之。事奏,帝曰:“让是杀我侍中者,不可宥!”诸公以少主不可违,并斩二人。

①帝在石头:咸和二年(公元327年),历阳太守苏峻举兵反,后攻入建康,迁晋成帝司马衍于石头城。②钟雅:钟雅字彦胄,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市)人,官至侍中。③刘超:刘超字世瑜,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苏峻之乱时,刘超任右卫将军,始终护卫晋成帝,与侍中钟雅密谋救出成帝,被叛军杀害。后追赠卫尉,谥号忠。④许柳:许柳字季祖,高阳(今河北保定市)人,官淮南太守。协助苏峻举兵反晋,拜丹阳尹,后以罪伏诛。⑤全:保全。

012王丞相拜扬州,宾客数百人并加沾接 ,人人有说色 。唯有临海一客姓任 《语林》曰:“任名颙,时官在都,预王公坐。” 及数胡人为未洽 。公因便还到过任边,云:“君出临海便无复人。”任大喜说。因过胡人前,弹指云:“兰阇! 兰阇!”群胡同笑,四坐并欢。 《晋阳秋》曰:“王导接诱应会,少有牾者。虽疏交常宾,一见多输写款诚,自谓为导所遇,同之旧昵。”

①沾接:款待。②说:同“悦”,喜悦。③洽:融洽。④兰阇(shé):梵语音译,为褒赞之辞。

013陆太尉诣王丞相咨事 ,过后辄翻异 ,王公怪其如此。后以问陆, 《陆玩别传》曰:“玩字士瑶,吴郡吴人。祖瑁,父英,仕郡有誉。玩器量淹雅,累迁侍中、尚书左仆射、尚书令,赠太尉。” 陆曰:“公长民短 ,临时不知所言,既后觉其不可耳。”

①陆太尉:指陆玩,陆玩字士瑶,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东晋时期士族重臣。陆玩器量宽厚儒雅,有美誉。累迁侍中、尚书左仆射、尚书令,赠太尉。②翻异:更改前说。③公长民短:您位尊而我位卑。

014丞相尝夏月至石头看庾公 ,庾公正料事 。丞相云:“暑,可小简之 。”庾公曰:“公之遗事,天下亦未以为允 。” 《殷羡言行》曰:“王公薨后,庾冰代相,网密刑峻。羡时行,遇收捕者于途,慨然叹曰:‘丙吉问牛喘,似不尔。’尝从容谓冰曰:‘卿辈自是网目不失,皆是小道小善耳。至如王公,故能行无理事。’谢安石每叹咏此唱。庾赤玉曾问羡:‘王公治何似?讵是所长?’羡曰:‘其余令绩不复称论。然三捉三治,三休三败。’”

①庾公:庾冰字季坚,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人,中书令庾亮之弟。王导死后以中书监身份在内朝掌权。及康帝即位,进车骑将军,出镇江州,假节,镇武昌,卒,赠侍中、司空,谥曰忠成。石头:石头城,在今南京城内。②料事:处理政务。③小:稍微,略微。④允:公允,恰当。

015丞相末年,略不复省事 ,正封箓诺之 。自叹曰:“人言我愦愦 ,后人当思此愦愦。” 徐广《历纪》曰:“导阿衡三世,经纶夷险,政务宽恕,事从简易,故垂遗爱之誉也。”

①略不:一点也不。省事:处理政务。②正:只。封箓:指奏章、文书、簿籍之类。诺:在文书上签字画圈以表赞同。③愦愦:糊涂。

016陶公性检厉 ,勤于事。 《晋阳秋》曰:“侃练核庶事,勤务稼穑,虽戎陈武士,皆劝厉之。有奉馈者,皆问其所由。若力役所致,欢喜慰赐;若他所得,则呵辱还之。是以军民勤于农稼,家给人足。性纤密好问,颇类赵广汉。尝课营种柳,都尉夏施盗拔武昌郡西门所种。侃后自出,驻车施门,问:‘此是武昌西门柳,何以盗之?’施惶怖首伏,三军称其明察。侃勤而整,自强不息,又好督劝于人。常云:‘民生在勤。大禹圣人,犹惜寸阴,至于凡俗,当惜分阴,岂可游逸?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又:‘《老》 庄》浮华,非先王之法,言而不敢行。君子当正其衣冠,摄以威仪,何有乱头养望,自谓宏达邪?’”《中兴书》曰:“侃尝检校佐吏,若得樗蒲博弈之具,投之曰:‘樗蒲,老子入胡所作,外国戏耳。围棋,尧、舜以教愚子。博弈,纣所造。诸君国器,何以为此?若王事之暇,患邑邑者,文士何不读书?武士何不射弓?’谈者无以易也。” 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 ,不限多少,咸不解此意。后正会 ,值积雪始晴,听事前除雪后犹湿 ,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后桓宣武伐蜀,装船 ,悉以作钉。又云,尝发所在竹篙 ,有一官长连根取之,仍当足 ,乃超两阶用之

①检厉:检束严厉。②敕:命令。录:收集。③正(zhēng)会:正月初一集会。④听事:厅堂。前除:堂前台阶。⑤装船:造船。⑥发:征发,征集。⑦仍:乃,于是。当足:指用坚硬的竹根当竹篙的铁足。⑧阶:官阶。

017何骠骑作会稽 ,《晋阳秋》曰:“何充字次道,庐江人。思韵淹通,有文义才情。累迁会稽内史、侍中、骠骑将军、扬州刺史,赠司徒。” 虞存弟謇作郡主簿, 孙统《存诔叙》曰:“存字道长,会稽山阴人也。祖阳,散骑常侍。父伟,州西曹。存幼而卓拔,风情高逸。历卫军长史、尚书吏部郎。”范汪《棋品》曰:“謇字道真,仕至郡功曹。” 以何见客劳损,欲白断常客 ,使家人节量择可通者。作白事成 ,以见存。存时为何上佐 ,正与謇共食,语云:“白事甚好,待我食毕作教 。”食竟,取笔题白事后云:“若得门庭长如郭林宗者 ,当如所白。 《泰别传》曰:“泰字林宗,有人伦鉴识,题品海内之士,或在幼童,或在里肆,后皆成英彦,六十余人。自著书一卷,论取士之本,未行,遭乱亡失。” 汝何处得此人?”謇于是止。

①白:报告。指下对上,卑对尊。②白事:白事书。下对上的书面报告。③上佐:部下属官的通称。④作教:作批示。⑤门庭长:即门亭长。在郡县中掌传达之事。

018王、刘与林公共看何骠骑 ,骠骑看文书,不顾之。 《晋阳秋》曰:“何充与王蒙、刘惔好尚不同,由此见讥于当世。” 王谓何曰:“我今故与林公来相看 ,望卿摆拨常务 ,应对玄言,那得方低头看此邪 ?”何曰:“我不看此,卿等何以得存 ?”诸人以为佳。

①王、刘、林公指王蒙、刘惔、支道林。何骠骑:何充于康帝时为骠骑将军,故称。②故:特地,特意。③摆拨:摆脱,抛开。④方:仍然。⑤存:生存,存活。

019桓公在荆州,全欲以德被江、汉 ,耻以威刑肃物 《温别传》曰:“温以永和元年自徐州迁荆州刺史,在州宽和,百姓安之。” 令史受杖,正从朱衣上过 。桓式年少 ,从外来, 式,桓歆小字也。《桓氏谱》曰:“歆字叔道,温第三子。仕至尚书。” 云:“向从阁下过 ,见令史受杖,上捎云根,下拂地足 。”意讥不着。桓公云:“我犹患其重。”

①全:极。被:覆盖。②肃物:整治、威慑百姓。③正:只。④桓式:桓歆,字叔道,小字式。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人,桓温第三子。⑤向:刚才。阁下:官署前。⑥云根、地足:极喻其高和低。言行杖时,不及人身。

020简文为相,事动经年 ,然后得过。桓公甚患其迟,常加劝勉。太宗曰:“一日万机,那得速! ”《尚书·皋陶谟》:“一日万机。”孔安国曰:“机,微也。言当戒惧万事之微。”

①动:动辄,动不动。经年:经过一年。

021山遐去东阳 ,王长史就简文索东阳 ,云:“承藉猛政 ,故可以和静致治。” 《东阳记》云:“遐字彦林,河内人。祖涛,司徒。父简,仪同三司。遐历武陵王友,东阳太守。”《江惇传》曰:“山遐为东阳,风政严苛,多任刑杀,郡内苦之。惇隐东阳,以仁恕怀物,遐感其德,为微损威猛。”

①山遐:山遐字彦林,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市)人,山涛之孙,官为余姚令。后为东阳太守,为政严猛。去:离开。东阳:郡名。治所在长山县(今浙江金华)。②就:向。索东阳:求东阳太守之职。③承藉:继承并凭借。

022殷浩始作扬州, 《浩别传》曰:“浩字渊源,陈郡长平人。祖识,濮阳相。父羡,光禄勋。浩少有重名,仕至扬州刺史、中军将军。”《中兴书》曰:“建元初,庾亮兄弟、何充等相寻薨,太宗以抚军辅政,征浩为扬州,从民誉也。” 刘尹行 ,日小欲晚 ,便使左右取襆。人问其故,答曰:“刺史严,不敢夜行。”

①刘尹:指刘惔。惔曾作丹阳尹,故名。②小:稍稍,刚刚。

023谢公时 ,兵厮逋亡 ,多近窜南塘下诸舫中 。或欲求一时搜索 ,谢公不许,云:“若不容置此辈,何以为京都? ”《续晋阳秋》曰:“自中原丧乱,民离本域。江左造创,豪族并兼,或客寓流离,名籍不立。太元中,外御强氐,搜简民实。三吴颇加澄检,正其里伍。其中时有山湖遁逸,往来都邑者。后将军安方接客,时人有于坐言宜纠舍藏之失者。安每以厚德化物,去其烦细。又以强寇入境,不宜加动人情。乃答之云:‘卿所忧在于客耳,然不尔,何以为京都?’言者有惭色。”

①谢公:指谢安。②兵厮:士卒与杂役。逋亡:逃亡。③南塘:建康秦淮河南岸。舫:有仓房的船。④或:有人。一时:同时。

024王大为吏部郎 王忱,已见。 尝作选草 ,临当奏,王僧弥来 ,聊出示之 僧弥,王珉小字也。《珉别传》曰:“珉字季琰,琅邪人,丞相导孙,中领军洽少子。有才艺,善行书,名出兄珣右。累迁侍中、中书令,赠太常。” 僧弥得,便以己意改易所选者近半,王大甚以为佳,更写即奏

①吏部郎:官名。主管官吏选拔。②选草:选用官吏名单的草稿。③王僧弥:王珉字季琰,小字僧弥,琅邪(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丞相王导孙。累迁侍中、中书令,赠太常。④聊:随便,姑且。⑤更写:重新誊写。

025王东亭与张冠军善 张玄,已见。 王既作吴郡,人问小令曰 《续晋阳秋》曰:“王献之为中书令,王珉代之。时人曰‘大、小王令’。” “东亭作郡,风政何似 ?”答曰:“不知治化何如,唯与张祖希情好日隆耳。”

①王东亭:指王珣。丞相王导孙,封东亭侯。②小令:指王珉。王献之曾为中书令,而后王珉代之,世称大小王令。③风政:风教政令。何似:何如,怎么样。

026殷仲堪当之荆州 ,王东亭问曰:“德以居全为称,仁以不害物为名。方今宰牧华夏 ,处杀戮之职,与本操将不乖乎 ?”殷答曰:“皋陶造刑辟之制 ,不为不贤; 《古史考》曰:“庭坚号曰皋陶,舜谋臣也。舜举之于尧,尧令作士,主刑。” 孔丘居司寇之任 ,未为不仁。” 《家语》曰:“孔子自鲁司空为大司寇,七日而诛乱法大夫少正卯。”

①当:将,正要。②宰牧:统治。③本操:固有的操守。将不:莫不,也许。乖:违背。④皋陶:舜时掌管刑狱的大臣。刑辟:刑法。⑤司寇:春秋时掌刑狱纠察的官。 tTqs8z6Tmn4/8SD5Fd+TlgCDK2M/akj2TpfjpYjyD3WaAwwgek5H/7qLk5hBUUc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