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韩愈·伯夷颂

导读

伯夷、叔齐是殷代孤竹国国君的儿子,父死,互相推让为君,最后一起弃国出逃。周武王伐纣,二人曾叩马阻谏。殷亡,二人逃进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作者以非之而不惑立论,高度赞颂他们维护君臣大义的“高风亮节”,亦借此自况,表示不愿变更自己的政治见解而随俗浮沉。

原文

士之特立独行 1 ,适于义而已,不顾人之是非,皆豪杰之士,信道笃 2 而自知明者也。一家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寡矣;至于一国一州非之,力行而不惑者,盖 3 天下一人而已矣;若至于举世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则千百年乃一人而已耳。若伯夷者,穷天地、亘 4 万世而不顾者也。昭乎日月不足为明,崒 5 乎泰山不足为高,巍乎天地不足为容也!

译文

读书人只是能要做到特立独行,符合于义就行了,他们不顾及别人的赞誉或批评,都是豪杰之士,坚定信奉大道而又非常清楚地了解自己。一家人反对他,能够坚决躬行而不怀疑动摇的很少;至于一国一州人反对他,仍坚持下去而不疑惑的,大概普天下只有一个人罢了;若至于全世界反对他,还能坚定不移的,那么千百年仅有一个人罢了!像伯夷,是穷尽天地、纵贯万代而不在乎别人非议的人。日月光明跟他比不足为明亮,泰山耸立跟他比不足为高耸,天地高大跟他比不足为宽广。

注释

1特立独行:有独特见地和操行,不随波逐流。 2笃:诚笃坚定。 3盖:大概。 4亘(gèn):横贯,贯串。 5崒(zú):耸立。

当殷之亡,周之兴,微子 1 贤也,抱祭器而去之;武王、周公 2 ,圣也,从天下之贤士,与天下之诸侯,而往攻之,未尝闻有非之者也。彼伯夷、叔齐者,乃独以为不可。殷既灭矣,天下宗周,彼二子乃独耻食其粟,饿死而不顾。由是而言,夫 3 岂有求而为哉?信道笃而自知明也。

今世之所谓士者,一凡人誉之,则自以为有余;一凡人沮之,则自以为不足。彼独非圣人,而自是如此。夫圣人乃万世之标准也。余故曰:若伯夷者,特立独行,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者也。虽然,微 4 二子,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矣。 举世非之而不惑,乃退之生平制行作文宗指,此自况之文也。

当殷朝灭亡、周朝兴盛时,微子这样的贤人都抱着祭祀的器具离开殷商;周武王、周公旦是圣人,率领天下的贤士和诸侯前去攻打殷商,未曾听到有人非议他们。唯独那伯夷、叔齐,竟认为不可以。殷商已经灭亡了,天下宗奉周朝,那两兄弟却独独以吃周粟为耻,饿死也不顾惜。从这里说来,他们难道另有图谋才这样做吗?是他们相信大道诚笃坚定而又非常了解自己啊。

现今世上的所谓读书人,一个普通人赞誉他,就自认为学行有余;一个普通人诋毁他,就自认为学行不足。他们独独否定圣人的行为而自认正确到了如此地步。圣人,是万世的标准啊。我所以说:像伯夷这样的人,是不随波逐流,有独特见地和操行,穷尽天地、纵贯万代而不顾及别人非议的人。既然这样,假如没有这两兄弟树立君臣大义,后世乱臣贼子就会足迹相接了。

注释

1微子:名启,殷纣王庶兄,后投顺周武王。 2周公:名旦,武王的弟弟。 3夫(fú):发语词。 4微:连词,假如没有。 pMY90vnc55PiAnrdN6EhZMVxhYCJ6FsmTgTWeUBaCNb1sBMJtUB6i9Xzh3u8aB6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