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出版说明

蒙学之书,由来已久。李斯《仓颉篇》、史游《急就章》,出自当时最高级知识分子之手,又因为是初学启蒙用书,想必也拥有当时最多的读者。《汉书·艺文志》收有小学十家,所谓小学,也就是蒙学。

后来社会不断发展进步,贵族以外的平民,也有了读书的需要与可能,教法和教材与此相应,也出现了事实上的“双轨制”。士农工商四民之中,“学以居位曰士”,居位就是做官;要做官,非通经籍、应科举不可,儒家经籍便成了士大夫阶级的法定教科书。而农工商等小民的天职,无非“辟土殖谷”“作巧成器”“通财鬻货”,若想略识之无,粗通文字,不得不另求简便之路。《新五代史·刘岳传》记载:“《兔园册》者,乡校俚儒教田夫牧子之所诵也。”陆放翁《冬日郊居》诗第三首自注云:“农家十月,乃遣子弟入学,谓之冬学。所读《杂字》《百家姓》之类,谓之村书。”这类为田夫牧子所诵的村书,便是唐宋以降的蒙学书了。

蒙学书主要为古代幼儿启蒙教育所用,基本的目标是培养儿童认字和书写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能够具备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以及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文化常识,最主要的特点是易于上口,便于记忆。这些书品类繁多,且广为流布,对知识文化普及与社会发展的贡献不容忽视。在教育发达的今天,也能给我们更加便捷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供有益的帮助。

岳麓书社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编辑出版《传统蒙学丛书》,得到学界的重视与读者的关注。鉴于当时的条件限制,部分品种系据旧版本影印,不便阅读,此次重版,精选其中十余种图书,统一整理校订,改竖排为横排,目的是既保留原书的原汁原味,又便于阅读记诵。不当之处,敬祈指正。

岳麓书社
2020年4月 03DkMNwUN1hBlkR8Y0qzPMuoA0OpaILgp50bBv2ExiJZbJ+xlQPtPQqrrCPmMr6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