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依《新式高等小学历史教科书》编纂,全六册,供教员教授之用。
二、本书编纂之顺序,分列教材、准备、预习、教授次序、备考、要旨等项。
(甲)教材。全录教科书本文及图表等,免教授时检查比对之烦。并按教材之长短,而注授课时数于本课题目之下。
(乙)要旨。述全课精义,及史事因果之关系。
(丙)准备。详载关于本课之沿革、地图、统系表, 或用黑板画 , 或 由教师制作 。及遗像、古物、遗迹等。
(丁)预习。概分三种,列举如下: 此三种不必每课皆备 , 视教材酌量 行之 。
(一)笔记。令学生遇有本课难解字句,立簿摘记,俾听讲时,知所注意。
(二)绘图。令学生依本课应示之地图摹绘之,使知历史与地理之关系。 统系表亦然 。
(三)复习前课。令学生从已有之旧观念,引起新观念。
(戊)教授次序。记载教授上应行之事,分三阶段,详列如下:
(一)预备。内分二项:
[一]检查预习。即学生笔记等项,一经检查,则讲授时益知所注意。惟不列预习者则略之。[二]指示目的 即本课要旨,教师将授以新知识,须先行指示,借以唤起其注意。
(二)提示。内括五项。 惟参考一项 , 无则缺之 。
[一]分节讲授。俾学生易于记忆。[二]简明参考。按节附注,俾教师便于指点。[三]复演。补前讲所略。[四]指生试读及范读。使文理句读,不至讹舛。[五]指生口述及正误。
(三)整理。内分五项:
[一]回讲。令总括全课大义。[二]约述。令撮举全课节目。[三]联络比较。使知本课与前课及各科学之关系。[四]思考。以启发其思想推测判断力等。[五]作表及填注地图。令学生练习表式,及审察地理沿革与位置。
(己)备考。专详课题原委,及重要人物,重要事实,以备教员参考。其应否举告学生,由教员随时酌定。
三、本书采自动主义,编辑故多列预习一项。又于教段中多采启发式,务养成儿童自力研究之习惯。
四、历史为过去之事,学校设历史科之目的,在以过去证现在及将来。本书注意此点,力求简明精要,一洗空泛无谓之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