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子姓,契之后,世封于商,至汤始居于亳。 在今河南 。葛伯无道,汤征之,十一征,无敌于天下。时夏王桀暴虐,汤顺民心,举兵伐桀,桀败。众戴汤为天子,国号曰商。伊尹者,商之贤相也。初隐于莘, 在今山东 。躬耕乐道。汤三使往聘之,始佐汤,成商初之治。汤崩,尹奉其孙太甲即位。太甲不明,颠覆汤法,尹乃为营桐 在今山西 。宫,居忧 三年,而己摄政。俟其悔过,乃复迎归。诸侯闻之,咸来归附。商治复振,尹之功也。
授商汤事,俾知革命之所由起,与用贤之有益于国。
笔记:复习前课,注意其国家盛衰之理。
(甲)预备
(一)检查预习: 同前 。
(二)指示目的:启承父位,在于得民心。太康荒于田,即为其臣下所弑。人君得国与否,于此可见。爰书商汤二字于板,示之曰:此即代夏而有天下者。复板书太甲,示之曰:此即继汤之位者。
(乙)提示
(一)讲第一节: 起课首 , 至 “国号曰商 ”止 。述汤得姓受封之始,明其所自始也。汤征诸侯,始自葛。以有道征无道,故无敌也。夏桀暴虐,汤举兵伐之,顺民心也。汤既败桀,众益戴汤。汤遂为天子,改号曰商。犹舜继尧而号虞,禹继舜而号夏云尔。 契 , 舜时司徒 , 赐姓 子 。 商 , 即商丘 , 见前 。 亳 , 即景亳 , 在商丘境内 。 葛伯 , 夏诸侯 , 嬴姓之国 。 十 一征 , 见 《孟子》 。 同前 。
(二)讲第二节: 起 “伊尹者” , 至 “太甲即位 ”止 。诸生抑知汤得天下,果何人佐之乎?即伊尹是也。尹初隐居不仕,躬耕莘野,以尧舜之道为乐。汤闻其贤,聘之再三,然后出。开国政治,皆成于尹。迨汤崩,子太丁又早卒,尹遂循君主世袭之例,奉太甲继汤之位,而己相之。 伊尹 , 黄帝臣力牧之后 。 莘 , 今山东曹县 。 同前 。
(三)讲第三节: 起 “太甲不明” , 至 “尹之功也 ”止 。太甲当立而不明,颠覆汤法。为辅相者不能辞其责。尹乃为营宫于桐,使太甲居忧。终三年之制,而己摄天子之政。太甲知悔,自桐迎归。诸侯闻太甲贤,附者益众。非尹之功,何克致此。 营 , 造也 。 桐 , 汤墓所在 ( 今山 西荣河县 ), 使之密迩先王也 。 同前 。
(丙)整理
(一)回讲: 同前 。
(二)约述:[一]汤先征何国?[二]汤所伐何人?[三]伊尹初隐何地?[四]太甲时何人摄政?[五]桐在今何地?
(三)联络比较:[一]契在虞时为何官?[二]汤之代夏,视禹之代虞同否?[三]伊尹摄政,视舜之摄政,同异若何?
(四)思考:[一]夏桀暴虐,设使时无商汤,能保其不为诸侯所伐欤?[二]汤为桀臣,夏之众,何以戴汤为天子?[三]商之佐不止一人,何以独推伊尹?
(五)作表:
居亳。自契封商,至于成汤,凡八迁,汤始居亳。
汤伐桀。桀能伸钩索铁,负恃其力,不务德而武伤百姓。宠妺喜,为之造琼室、象廊、瑶台、玉床,作肉山、脯林、酒池,以为戏乐。囚商汤于夏台,既而释之。杀谏臣关龙逢,夏民咸怨,惟恐其后亡。汤乃誓师伐桀,伊尹为相,与桀战于鸣条。 今山西安邑县 。桀败,放之于南巢。 今安徽巢县 。汤归于亳,践天子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