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脚勤

三年前我重访美国时,有一件当时觉得怪新鲜的事,那就是常常看到大小城市不太热闹的街道两旁的行人道上,三三两两,男男女女,络绎不绝,缓快不同地在跑步。不是比赛,不是赶路,是怎么一回事呢?旁人告诉我,这叫jogging。查字典这个字的意思是轻撞、颠簸、磨蹭、缓进。用它来指这种活动是原义的衍生,指的是为了健身而进行经常性的慢跑快步。中文里没有现成的对词,翻译困难,我试用“脚勤”两字,以其音近,义亦可通。

在美国脚勤成为时行的风尚,据说是近二十多年来的事。20世纪40年代我初访美国时没有见过,难怪我觉得新鲜,引起了我不少想法。首先使我高兴的是“我道不孤”。近年来我一直主张慢跑快步的经常锻炼。脚勤和慢跑快步相类似,但它是以跑为主,不是快跑,是一种快慢自由的跑步。年岁增长,我近来已步多于跑了。我养成这种习惯,可以溯源于十年动乱时期的“牛棚”生活。那时一清早就得起来跑步,起初对这种带着放风性质的强制活动颇有反感。但也无可奈何,日子久了,习以为常。出了“牛棚”,并没有放弃这个习惯,觉得清晨跑步确能使人神清气爽,做起事来劲头足些。这样,反感变成了好感,被动变成了主动,坏事变成了好事。当然,我虽然没有风雨无阻地坚持不断,可只要有条件时总要跑一跑,甚至出差在外住旅馆也要找机会小跑一阵。效果如何固然难说,我臃肿身态并未因此改形,但这些年来病假确实很少。说不上延年益寿,也不能不说有助健康。当我看到美国近年来风行脚勤,不免联系上我自己的经验,更增加对这种健身之道的偏好了。

为什么此道在美国会风行起来?我问过不少美国人,回答是一致的,都说是为了锻炼身体。作为健身之道,脚勤有它方便易行的长处。早晨也好,傍晚也好,甚至工间休息时刻,无时不能上街脚勤。一般城市,除了闹市,不乏林荫大道,宽阔平坦,都是为脚勤准备下的优良跑道。脚勤的人既可个别行动,不受牵扯,也可邀个伴侣,并肩而行,或三五成群,鱼贯成队。他们可以快慢自如,无妨落后,不必争先,既不紧张又不迫促。脚勤并无一定服式,天热则背心短裤,天寒则绒衫线裤,并无规格。其实,脱下上衣,解除领带,卷卷袖子,开步就跑,亦无不可。

方便易行固然是脚勤容易普及的长处,但是要能普及成风,却还要脚勤者具备主观条件,那就是要有锻炼身体的决心。脚勤之异于普通跑步者在于它是经常性的体育活动,不是一时兴起,跑它一阵,也不是季节性的运动,跑一时,停一时。脚勤的人都说,“贵在坚持”。我试用脚勤两字作这种活动的译文,着重就在这个“勤”字。勤就是坚持某种活动,脚勤指的是“两脚坚持经常跑路”。没有决心就坚持不了。是什么使那么多人自觉地要用这个方法来锻炼身体的呢?

作为一个学社会学的人,我总是会先想到美国这些年来社会结构的变化,而且想看一看这些变化和脚勤的风行有没有联系。这一看,对我来说,看出了不少道理。美国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社会结构上起了很大的变化,就是从事第三产业即服务行业的人越来越多了。而且就是在第一产业,即采掘业,和第二产业,即制造业,设计和管理等第二线的人员也是越来越多。总的说来,在整个生产活动中体力劳动的比例越来越少了,脑力劳动已取代体力劳动在生产活动中的优先地位了。

如果套用我们的老话来说,美国这种社会里“四体不勤”的人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日益上升。他们出门坐车,工作中坐多站少,全身活动更少。回家,家务劳动有机器做助手。吃饱了,在沙发里一坐,看看报,读读书,谈谈天。房里有收音机、电视机,要听音乐、看影片,扭扭开关。——如果按这种生活模式活下去,结果是体形臃肿,百病丛生,文明的好处向反面转化。

人原是动物,动物要动才能活,动得少就活不了。这是生物规律。但是人要发展生产,不能停留在靠体力劳动来谋生的水平上。很早交通耕作就用“犬马之劳”,行船张帆就借风力,接下去用机械帮助体力,再进一步就只要看看仪表,扭扭开关就能指挥庞大机器。这是一个以脑力劳动代替体力劳动的历史过程,文明的表现。这个历史过程和基本的生物规律发生了矛盾。四体不勤,身心羸弱,其后果不是会导致人类体质的退化了么?

在这个矛盾上出现了人们自觉锻炼身体的体育活动。体育活动是为了健身的目的而进行的体力活动,用来防止以脑力劳动为主的人们因四体不勤而发生身体上的各种不健康的后果。

美国当前那种社会劳动中体力部分越来越少的情形正是激起广大人民以体育活动来作为健身之道的社会背景。在体育活动成为群众的迫切需要时,脚勤这种方便易行的方法也就不胫而走,蔚然成风了。

我也曾把这个意思征求过美国朋友们的意见。他们说,一般脚勤的人固然可以说是自觉地要锻炼身体,而促进这种锻炼的动机却很多是在“怕生病”。在美国这种社会里,医疗是件极为费钱的事。门诊挂一次号就得几十美元,而且在诊断之前要做各种检查,项目繁多,价格昂贵。住院动手术可以成为一个普通劳动者倾家荡产的大事。我多次出国,在朋友们面前一提起生病,总觉得有谈虎色变之感。在学校里工作的人,都要在工资里扣除医疗保险费。保了险的人生病时由保险公司付医疗费用。但是保险公司目的是在赚钱,所以规定的条件十分苛刻,结账时结果病人还是要贴上不少钱才能出院。于是疾病成了生活的威胁。脚勤是在这种威胁之下逼出来的“自觉”活动,怪惨的。

还有一些朋友更尖刻地指出:现在美国人已经发现最可靠的只有自己这个肉体了,其他的东西全靠不住,全不会为自己的好处着想的。这话也许带着一种气愤味道的夸大之词,但在像美国那样的资本主义社会里,一个异化于社会的个人到了极端免不了会有这种人生观的。如果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真的成了处世立命的真言,那个社会里的人自然不能相信身外任何一个人是可靠的了,那么可靠的不只有自己这个肉体了么?怎样保护这个唯一可靠的宝贝也就成了这种人的注意焦点了。这样说就可以更深一层明白为什么美国风行脚勤的原因了。

这种说法固然有点对美国社会的讽刺,有如漫画,却不失为一针见血之论。我听来,却另有启发,就是我们讲健身也确有一个动机问题。我不应当“无限上纲”,把好事偏要“搞臭”。一个人肯经常锻炼,搞好身体,不论怎样总是件好事,不能硬扣“自私”“为己”等帽子。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提高一点来想一想:我们究竟为什么要有个健康的身体?有些人是怕生病,生了病经济上会遭受打击;有人认为身体健康可以多享受些生活的乐趣;当妈的,怕自己病了,孩子没有人照顾;还有不少人怕身体软弱不能坚持职务,工作做不好,我想这些不同的想法表现了不同的人生境界,后者比前者要高。那是因为人是靠社会才能生活的,社会是由能“推己及人”的成员组成的。社会的成员人人能为了别人的好处去健全自己的身体和思想,这个社会的团结就强了,力量就大了,发展就快了。社会主义社会里讲求健身之道,应当站得高一点,身体好是为了工作好。

我们不应当因为社会主义社会没有那种生了病会倾家荡产的经济威胁,就觉得不必强迫自己每天锻炼。我们身在福中要知福,必须爱惜我们社会主义制度里的公费医疗,因而要多多锻炼身体,以少花公费而心里感到平安。

看得长远一些,在我们中国城市里,生产工作中脱离体力劳动的脑力劳动者也会日益增加的。随着城市的现代化,我想,脚勤一类方便易行的体育锻炼也会逐渐传播开来。我偶然在早上路经大学区的公路两旁也看到有不少青年人在跑步,这就是脚勤的开始。整天趴在书桌上或是办公桌上的人养成一种类似脚勤的习惯,我想是大有裨益的。

至于我们这些老年人,脚勤只能取其意而行之,以步代跑为宜。我们传统的健身之道就有一条是“多步行”。每天有时间就动动腿,走走路,这种平凡的运动对身心健康可能比激烈的运动强得多。老年人最忌怕动。脚勤正是治理怕动的对症良药。在这个意义上我想脚勤是值得提倡的。 mNgSkcv6uy3O6DNTWvRmG8TF3t+fr6zOWZCt4fRx9RD3zFxXs4IA7fsL8siaUJu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