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紫微垣内天帝的家属和家臣

建立紫微垣墙是为了保卫天帝安全,故垣墙内的天帝及其家属才是紫微垣的主体。天帝即人们所常说的玉皇大帝(见图11)。

紫微垣墙内的主要星座有两列,其一是天枢星,即是汉唐时所用的极星,又称之为纽星。在纽星的西面,有四颗呈斗形的星将纽星环抱,故有四辅抱极之说。在纽星往南,有一串小星,第一颗为后宫,即《天官书》开篇所述,“后句四星,末大星正妃,余三星后宫之属也”。这个正妃,就是牛郎织女神话故事中所说的王母娘娘。天帝发现织女私自下凡,大为震怒,派她到民间将织女带回天廷。后宫再往南以次为庶子、帝星和太子。帝星即周代所用的极星,汉以后由纽星代替。帝星两旁的太子、庶子,便是天帝的两个儿子。

第二列是勾陈六星。其中勾陈一便是现代所使用的极星,它也是这两列星中最显著、较为明亮的星。被勾陈中呈钩状的四颗星所包围的一颗小星,称为天皇大帝。这是一个极为显要的星名,按推理来说,应该是历史上的一颗极星。但就其位置而言,它又不该早于勾陈一作为极星。笔者认为,它可能就是指纽星,是后世某些整理星名的天文学家将它的方位弄反了。

图11 明代人想象的玉皇大帝神像

在勾陈的东面,临近东垣墙之内,有御女四星。御女是供天帝役使的妇女。在中国古代禁宫中役使的妇女人数众多,但没有定数。高贵者可以成为皇帝的嫔妃,其他人就是在宫中服劳役的普通妇女。在御女星的下面为柱史,负责每天记载紫宫中发生的日常大事。柱史一名,系史官将每旬要办的国家大事挂在宫中柱上而得名。柱史的东边有女史星一颗,负责紫宫中漏刻计时之事。

在御女的北面,有五帝内座五星。它实际并不是为五个古帝设立的神位,而是依据周人明堂所规定的法则,为天帝本人按四季中的不同季节在不同方位上设立的座位。春季位在东方,夏季位在南方,季夏位在中央,秋季位在西方,冬季位在北方。天无二日,地无二主。在紫宫中不可能有了天帝,又有其他五帝。这里的五帝内座和太微垣中的五帝座的含义都是如此。

此外,供紫宫中使用的生活用品也都用星座的名称表示出来,有些设备和用品甚至置于宫墙之外。如在左右垣墙外有天厨和内厨两个厨房,还有供炊事用的八谷星。天床位于阊阖门口,是供天帝及其家属休息用的。当然那只是示意性质,床不可能真的放在大门口。

在北斗星斗口的上方,有三师星 3 颗,在北斗星的下方,又有三公星 3 颗。实际上,三公和三师是一回事,有时称三公,有时称三师,为太师、太傅、太保的合称,他们是共同负责国家军政的最高长官。有急事和高度机密的大事,三公有权进入紫宫向天子面奏或协商。故将三公设在紫微垣外。在三公星东有相星 1颗,三公西有太阳守 1 颗,相与太阳守均为天子辅星,故均列于垣墙之外。在左枢垣墙之内,还有尚书和大理星。

在北纬 60°左右,还有 4 个著名的星座北斗星、文昌星、王良星和造父星,由于它们都有生动的神话故事为依托,将留待以下专门向大家介绍。 eS7R9WrUvcZkKsbk+yWxIxyt11OOmWh7KdUzel0GiZIFPXAQfyhHv1xalaWWniF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