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组织的信息技术支持

1.人力资源信息化是HR共享服务的基础

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方式,档案管理、薪酬计算等事务性工作如今通过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就能完成。HR共享服务的一个主要任务是为全公司人力资源政策的制定提供数据和信息,以及通过电话中心或内部网络与直线经理和员工互动(Reilly&Williams,2000)。在进行这些大量的、标准化的或者可以复制的工作时(比如培训、人员数据的维护),就必须用到远程信息技术(Cooke,2006)。HR共享服务的前提之一是人力资源信息化。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数据从线下往线上转移,需要人力数据集中、准确。中国的员工更习惯于“面对面”而非“自助式”的服务,主要原因是信息技术没有得到充分运用。实现共享服务的前提是要有实现共享业务的信息技术系统做支撑,通过自助服务系统来减少事务处理的工作量,实现效能提升。

所以,构建HR共享服务首先必须对公司人力资源信息系统进行全面升级,扩大适用范围。例如,作为全球顶尖的电子制造龙头,富智康 拥有强大的信息技术研发团队。富智康共享服务中心通过积极导入各项系统来处理与人力资源相关的数据与信息,全部系统均为内部自行开发,以达成人力资源选、育、用、留各大模块的电子化、数字化(见表2-1)。这些数据形成了内部闭环,并且通过自行开发的人力资源服务软件,建构人力资源整合服务云平台,为员工提供全覆盖的人力资源线上服务。

表2-1 富智康的部分人力资源信息系统

续表

2.基于信息技术的HR系统架构

在共享服务模式之前,企业的每个分公司或业务单元都有独立的人力资源部门,每个部门各自拥有E-HR系统,它们之间开放的功能并不统一,无法实现共享。在共享服务模式下,每一个业务子系统不能再是信息孤岛,必须严格按照流程连接起来。只有这样,效率才能提高,流程才能固化,共享服务才能出效益。在实践中,可以考虑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信息平台,通过信息系统来规范流程的执行,并且帮助进行变革管理,因为通过系统本身传递的信息是最直接、最准确的。

整个人力资源共享系统就是基于信息技术搭建而成的,并且通过不断加持各种新兴的智能技术而得到进一步发展。公司需要借助智能化、数字化等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帮助企业构建一体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与管控平台,助力HR共享服务的构建。首先,平台通过业务整合实现了基础事务的统一规范,不断夯实基础数据,解决了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统一管控的难题;其次,平台助力人力资源管理从职能型模式向“三支柱”共享服务模式转变,实现了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的优化重组及企业资源的协同共享,简化了流程,提升了员工体验,从而解决了员工服务满意度不高的问题;最后,平台整合了各渠道的人力数据进行全数据分析,通过人才画像及组织画像等打造持续、健康的人才供应链,不断提升组织能力,为业务赋能、战略落地提供了有力保障。图2-3是HR系统平台示例,平台最前端通过各种渠道实现了对员工和业务单元的服务对接。而支撑全渠道HR共享服务则需要依靠以开发配置平台为基础的各种平台(例如集成平台、服务配置平台、智能技术、SSC工作台等)和场景化服务产品的提供。

图2-3 公司HR系统平台示例

资料来源:翰智公司官方网站(http://www.hanzhigroup.cn/rlgxpt.html)。 2FSWa20n5LS7UaiLfnYcjEkZ+1O1rybg4ULuzhp2zF4pqHj4PsU9XN4wu6JVIdi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