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点亮黑洞

文/天降龙虾

乘坐最后一艘太空飞船进入空间站“河”的夸克子来不及感慨前人技术的宏伟精湛,他十分清楚自己的时间所剩不多,必须分秒必争地完成工作,否则他的同胞们将再也没有机会启动这项点亮黑洞的伟大工程。

凭借卓越的记忆力,夸克子迅速地找到了空间站的系统控制面板,按顺序打开几个开关,自建成以来便沉寂了近百年的巨大能量整流器开始自检。由于系统规模太大,自检需要至少几个小时后才能完成。处于失重状态的夸克子找地方把自己固定住,品着嘴里渐渐泛起的铁锈味儿,陷入了略带焦灼的回忆当中。

跟所有同胞们一样,夸克子从很小的时候起就知道,他们是遭到背叛的一族。曾经,他们的祖先都生活在这个巨大行星的表面,享受着蓝天白云和温暖阳光的照耀。可是,他们的太阳实在是太大了,大到无法支撑自己的身躯,当它像宇宙中所有巨恒星一样濒临死亡的时候,夸克子的祖先们便面临着灭顶之灾。

传说,那时的祖先们拥有着神一般的高科技力量和无所不能的工程施工能力,他们硬是靠自己的双手,把这颗行星推移到了现在这条相对安全的轨道上来。然后,他们在行星的地下修建了大量的避难定居点,将多数人安置在定居点内,以躲避超新星爆发时的冲击。同时,还有一少部分人,带着几乎所有尖端技术资料,搭乘巨型飞船去往深空寻找新的家园。那些飞走的人们曾经许下承诺,待他们找到新家,一定会如约回来,接走留下来的这些同胞。

可是,千年已过,那些人再没从遥远幽深的宇宙中传回半点音讯。

超新星爆发的能量把生机勃勃的行星表面烧成了陶瓷一般。海洋被蒸发,大气被吹走,地表的一切都被瞬间融化成了高温的流体。等到爆发结束,太阳早已变成天空中一片模糊的阴影,连周围的星光都绕着它走,给漆黑的它披上一道若隐若现的亮边。

好在祖先们的计算没错,抬升轨道后,行星总算没被星爆击得粉碎,其内部的定居点大多安然无恙。据说,定居点内的一些人也曾尝试移居回地表,但缺少大气和阳光的地面,不再能够养活任何生物。极寒和强烈的太空辐射,令实现移居的愿望变得无比艰难。

历史记载,最初的几百年,人们主要是在跟地下的压抑生活环境作斗争。再往后,当储备的资源逐渐耗尽,绝望的人们便不得不冒着遭受致命辐射的风险,重回地表,收集一些被冻结在星球表层的轻质元素。随着可利用的物资越来越少,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人均寿命和人口数量都不同程度地下降。面对着日益严重的衰退境况,前人提出过一个利用残存的空间科学技术,从黑洞口中抢食的大胆计划。

最顶级的技术知识和人才,都在超新星爆发前飞走了,生死不明。遗留下来的人员为了争取一个有希望的未来,按知识层次进行了大规模的重新组织,目的只有一个——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逐日”计划。

全社会开始围绕同一核心任务展开工作,上层知识分子负责设计施工,下层劳动阶级全力保障物资和人力供应。可是,一百年过去了,两百年过去了,三百年过去了……许诺中源源不断的能量和资源的自动生产却迟迟没有实现。尽管谁都知道这项工程的难度不亚于摘星揽月,可一般人也很难想象,什么样的施工会持续数百年而见不到一点成效?

终于,在夸克子出生之前约半个世纪,底层劳动者们长久的忍耐到达了极限。他们批评知识阶层在滥用他们辛苦生产出来的物资,怀疑知识分子们根本是在假借工程建设的名义维持自身不劳而获的地位,指责高层的人们欺世盗名、巧取豪夺,甚至控诉其为背叛大众的阶层。战火在罢工与抗议的浪潮中点燃,烧遍了地下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直到所有掌握空间科技高级知识的人全部被杀死为止。

面对战后的残局,人们已无暇清点损失,更没有人想过去抢救失落的空间科技知识。幸存者们还要继续生活,无论背叛到底是真是假,都已被默认为是历史的定论。

巨型能量整流器自检完毕,开始它自建成时起的第一次正式运行。夸克子认真检查了各项数据,确认一切正常后,关上系统控制面板,交由智能机自主控制。

作为一个诞生仅千余载的年轻黑洞,其周围必然有着巨大的吸积盘。这漩涡状的盘子中蕴藏着丰富的物质资源,在强大引力的支配下,排着队落入黑洞那无底的腹中。

当物质们被引力拉扯着走向毁灭深渊的路途中,它们相互之间难免会发生碰撞和摩擦,这会使吸积盘的温度从外向内逐渐升高。直到接近绝对有去无回的视界面之前,物质们的速度会在引力场中增加到极快,温度也会提升到极高。极快的速度和极高的温度,会使一部分物质粒子获得极高的动能,达到接近光速的程度,令黑洞的引力也难以让其乖乖听话。这部分超高能物质粒子可以围绕黑洞视界作螺旋式运动,依靠黑洞的自转以及磁场的导引,向着黑洞的自转轴或磁极的方向移动。

大量的超高能粒子汇聚在黑洞的自转轴或磁极位置,彼此挤压、碰撞,一部分粒子难逃被吞噬的命运,就此落入黑洞内,帮助黑洞扩大自己的体型。但还有一部分粒子,则可以趁着黑洞吞咽不及的刹那,凭借自身无与伦比的极高动能,顺利地逃出生天,形成大质量、高密度恒星两端耀眼的喷射激流。

“逐日计划”的三所空间站,就是环绕着黑洞北极喷流附近建成的。它们的合力将能够从这股强大的喷流中获取足够的物质和能量,让位于遥远行星上的人们过上舒适的生活。

夸克子听说,远古时生活在地表的人们有句谚语: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如今,山已融化、海已蒸发,靠着天空中一个漆黑的怪物,如果能吃定它,哪怕只是从它嘴边弄到点残羹剩饭,也足以让所有人衣食无忧几万年了。想必,前人们大概也是这么认为的。

夸克子不知道近百年前,被冠以背叛者之名而被杀掉的人们,是否真的有拖延施工或侵吞工程物资的行为,也不知道那行为的严重程度是否能让“背叛”二字名符其实。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自那以后,他们就彻底丢失了航天技术。

自从最早一批远航者带走了尖端技术以后,那场战争是他们星球上发生的第二次知识技术大倒退。兴许是为了自我安慰,当下的人们习惯于把远航寻找新家园的人们,也称为抛弃了同胞的背叛者。如此,两次科技大倒退便都可以归咎于遭到了背叛的结果,仿佛只要没有背叛,所有的糟糕事情都不会发生一样。

等空间站“河”的能量整流器能够稳定地向空间站“渭”发送经过分离的物质与反物质粒子的时候,夸克子再次登上那仅剩的最后一艘太空飞船,前往启动“渭”的筛选器。

黑洞发出的喷射激流能量极高,足以打碎一切物质构造。在那种高能态的空间中,正反粒子对会不断地出现和湮灭。而“河”的能量整流器,就是利用激流的能量产生规整的强磁场,稳定并分离随机产生的正反物质粒子,再把它们分别输送出去,交给“渭”作进一步处理。

高能激流所辐射出的,当然不会都是可利用的好东西,夸克子现在不仅嘴里的血腥味越来越浓,而且全身肌肉也开始出现酸痛。高能辐射中毒。他这趟任务注定有来无回,没有什么防护材料能挡住黑洞激流发出的高强度X射线,何况这么近的距离,脆弱的飞船外壳和单薄的宇航服提供不了多少帮助。他基本相当于在恶龙吐出的火焰中裸奔。

也许陷入回忆能减轻一点自己对痛苦的感受。夸克子在飞船巡航的途中,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在地下城市里上学的事情。

自小的聪明伶俐和上学后的博闻强记,令夸克子得以被当成“学苗”来培养,可以接触到很多的历史和科技资料。相反,被作为“工苗”的孩子们,就只能早早接受各种技术工作的训练,几乎不接受理论教育。这种制度是自上次战争后开始实行的,目的就是为了限制学术阶层数量,优先满足实际生产需要。

原本夸克子对这种教育筛选机制没什么感觉,直到他遇到了自己后来的妻子胚珠儿。那天,他偶然到作物培养基地测试一种化学试剂,见到了个正在养护植物的女孩。向来爱跟生人搭讪的夸克子照惯例上前打招呼,却被女孩子完全无视了。经验丰富的夸克子开始炫耀性地念叨起女孩正全心观察的一株植物的各种细节特征、生长周期及生理特性等知识。

他没想到,自己话没说完,就被那女孩攥住了双手,一对闪着波光的大眼睛盯着自己,求他能不能把说过的再重复一遍,好让她记下来。夸克子后来经常觉得奇怪,当时胚珠儿的小眯缝眼怎么可以瞪得那么大。

后来,夸克子就经常被胚珠儿缠着问各种植物方面的问题。再后来,并不非常熟悉植物学的夸克子烦了,居然偷出一本专业书塞给了女孩。又后来,夸克子因为这次窃书行为,差点被取消学苗资格,作为惩罚,他被派往地表做资源采集工作一个月。

就是在那难得的到地表工作的一个月里,夸克子第一次实际使用了在地下城市完全用不着的望远镜,看到了黑洞、看到了美丽星空,也看到了逐日计划三座巨型空间站的倩影。另外,这次务工经验也让他明白了很多事情,他开始理解,随着地表资源密度的下降,基本的资源采集工作将需要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可长期的地表工作会因遭受宇宙辐射而罹病,进一步降低人口的健康素质、平均寿命和生育能力,从而加剧劳动力紧缺。

底层劳动力紧缺就必须增加“工苗”的培养数量,严格限制“学苗”的选拔,科技知识的承袭将变得越来越困难,第三次科技大倒退将变得不可避免。其实,仔细想想,前两次科技大倒退本质上都与背叛行为无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环境条件的恶化造成的不得已选择。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所有人的生存条件,下次不得已的“背叛”恐怕只是时间问题了。

靠限制知识的传播和增加务工人员的方法,解决不了资源稀缺的问题。要想根本性地去解决资源稀缺,唯一的办法,就是启动那三个巨型空间站,点亮黑洞。

自那以后,夸克子便重点学习空间科学和高能物理,同时尽力搜集有关逐日计划的技术资料。在掌握了足够多的证明材料之后,他决定要向人们的既定观念发起挑战。

空间站“渭”的筛选器,更像是个原子组装车间。它可以从物质和反物质中,挑选出合适的粒子进行组合,把质子和电子放在一起组成氢原子,而把负电子和反质子匹配给从空间收集到的更重的物质元素,使其轻化。或者,就把反物质作为能源,直接传送给空间站“大泽”。

身体的酸痛已经变成了噬骨的剧痛。夸克子艰难地挪动躯体,咬牙忍痛确认了“渭”的启动毫无问题。最后一站,只要到了“大泽”,他离任务成功就只差一步了。

飞船顺利启航,夸克子吞下满嘴的血沫,进入了昏沉沉的状态。直到此刻,他也清楚记得,自己在研究讨论会上那心惊肉跳的感觉,倘若答辩失败,沦入黑暗的将远不只是他一个人的命运。

“这么说来,依你的研究,上次战争中被推翻的知识阶层,实际并没有做出非常严重的背叛行为。工程进度的缓慢只是因为,我们在第一次科技大倒退中,失去了智能施工机器人的研发制造技术,而仅剩的机器人又由于老化逐步损坏,恶劣的施工环境要求只能由机器人才能完成工作。于是,那些人只能一边研究恢复机器人技术,一边用少量剩余的智能机器人和部分半自动机器人施工,所以才致使完工期限一拖再拖?”会议主持人,学术委员长沉声问道。

“确切地说,我并不清楚他们有没有消极怠工,或者有没有侵吞工程物资。只是就我整理出的资料来看,他们确实从始至终都没有放弃推进工程完工,而且逐日计划事实上已经基本完成了。据记载,整个工程只差最后一步,依次启动三个空间站的设备并排除可能出现的异常。这一步只能由全智能机器人完成,可所有能完成这一步的机器人都已报废,所以他们只能重新设计制造出已经失传的智能机器人,结果导致整个工程设备迟迟难以投入使用。”

会场陷入一片沉默,与会者都在低头查阅夸克子整理出来的研究报告。良久,会议主持人问道:“那么,你觉得,他们的智能机器人制造技术已经研究得差不多了?”

“应该说他们可能已经成功了。只可惜设计样机和相关制造设备都毁于上次战火,仅靠遗留下来的技术资料,想要复现这一成果的话,我们非得要培养大量的基础科研人才不可。就目前的科技人员队伍规模而言……”夸克子环视整个会场上坐着的几十号人,“恐怕力量完全不够。”

“那么,你要怎样证明你的结论呢?”学术委员长紧皱眉头,“要知道,这种为历史定论翻案的研究成果一旦公开,假如没有过硬证据的话,行政机构那边不会善罢甘休的,搞不好,光是唾沫星子都能把你给淹死。”

关于证明的事情,夸克子当然早就做好了打算,赔上自己一条命,能够为所有人求得一个有希望的未来,对作为科学家的他来说,这事义不容辞。尽管他也怀疑过真要面对此刻的时候,自己会不会胆怯退缩,但他只是深吸一口气,便克制住了慌乱的心跳:“我知道,上次战争中,保留下来一艘完好无损的宇宙飞船,用它把我发射上去,我来证明。”

会场上出现一阵骚动,主持人强压震惊的心情,清清嗓子:“咳——嗯。你是说,你要亲自上去启动那几个空间站?你做得到吗?”

“据资料记录,逐日计划相关工程设备已经进行了多次启用前测试,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如果真的出现一些轻微的故障,我自信有能力调整解决。空间站的设计使用周期是以十万年计的,区区几十年的闲置不可能出现大的问题。不过,在那种高强度辐射环境下,人的存活极限大概只有 20 个小时左右,所以我肯定是回不来的。可要只是依次开启三个空间站的话,时间应该是足够了。”

空间站“大泽”终于到了。这个状如巨型台灯的家伙,底座部分已经自行启动,看起来运转得非常正常。剩下的,就是打开“灯头”的开关即可。

身上的剧痛此时已被麻木替代,夸克子感觉自己似乎变成了沉重的石雕像。好在手脚还能活动,他操作着宇航服上的喷气背包,缓慢地降落在最后要打开的开关附近。

那开关就像根手杖似的杵在“灯头”的正上方。夸克子勉强握住它,想要往下摁。严重的内出血使他处在脱水状态,干渴的嘴里一阵阵地翻腾着血腥的味道,难受的感觉几乎令他昏厥。更要命的是,开关并不那么容易被摁下去,失重状态下夸克子很难使出更大的力气,周围又找不到可以固定身体的地方,根本无处着力。

“早知道这么难受我就不来了。”精疲力竭的夸克子心里无奈地抱怨。看不见的强烈射线如万千利箭,每一瞬间都在无情地刺穿他的身体,快要休克的他想起了自己上飞船前安慰儿子的话:“别哭了,要没有你的话,我还真不一定有勇气下这决心呢。可是,哪怕仅仅是为了你的将来,我也得去。谁让我是你的父亲呢。”

“没错,就算只为了自己的亲人,最后一口气,也得拼了!”定下神,他轻轻跳起,猛拉开关,用自己的胸口狠狠地撞在上面。

感觉那“手杖”向下一陷,他慌忙松开双手,反作用力将他弹离了空间站的“灯头”。在失去意识之前,他看见那最后的开关缓缓地收进了空间站内。他知道,自己的任务圆满完成了。

伴随“大泽”的核聚变装置启动,整个逐日计划所有工程项目全部投入运行。由三个巨型空间站组成的系统能够以恒定的速度长期自动生产、自我维护,依靠黑洞北极喷流的资源,它可以稳定地产出光和热,以定向的方式自动追踪并发射给远处唯一的行星。此外,它还能定期将大量的氢、氧、碳、硫、氮等维持生命所需的轻元素,用核反应炉生产出来,经冷冻压缩后,在位于“大泽”底座上的弹射器上往行星发射。假如需要,这系统还能输出反物质燃料,为高性能空间发动机提供强劲动力。

在黑暗太空中越飘越远的夸克子气若游丝,濒死的他已经没有任何知觉,只剩下那双眼睛还在望着,望着“大泽”的灯头准确对向同胞们所在遥远行星,放射出他从未体会过的光明和温暖。随着轻元素持续输出,不出意外的话,再过几十年,家园行星上就有望恢复稀薄的大气,人们再也不用费力地从石头里采集结晶的水和冻结的二氧化碳了。用不了几百年,也许就可以重建星球表面的生态环境,再现远古传说中鸟语花香的美丽景色。只是到那时,夸克子恐怕早已沉尸在身旁的黑洞里,只留下视界面上一抹缓慢消散的身影,继续注视着系统的运行。

几小时后,当明亮的光芒时隔千年又再照耀了行星的半个表面,地下城中的所有人全都沸腾了,人们竞相传递着这前所未有的好消息。人群中,有个小男孩扶着他悲痛欲绝的母亲,轻声安慰道:“妈妈,别这么伤心,父亲他成功了,我们应该为他高兴的,那是我的父亲啊!”

此时,一个几十人的队伍分开人流,走到这对母子面前,打头的老者向他们低头致意:“他不仅是你们的丈夫和父亲,从今天开始,他也是我们所有人的再生之父。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点亮了黑洞,追回了阳光,牺牲生命为我们开创了未来的希望。以后,每个人都应当尊他为父,他就是我们的夸父!” dAMmG9gjRm9mGa8l0tisO1laGi2yHckcRL9NQaZNYbY2r8oX9sVOXPFg+erjfDh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