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读“淑章谈古诗词”有感

内蒙古师大附中语文教研组组长 于海斌

耄耋老人李淑章教授笔耕不辍,能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写作发表专栏文章“淑章谈古诗词”百余篇,着实让我这个后生晚辈佩服不已。我之前虽零散看过其中某些篇目,感佩李教授在古诗词鉴赏方面独出心裁,老而弥笃,但直到最近得以拜读该专栏的全部篇章,大呼过瘾醍醐灌顶之外,更加真切立体地感受到作为老一辈语文人的淑章教授严谨的治学精神和超拔的人格魅力。

感悟一:赏读诗词,读懂为先

作为一个高中语文教学者,在古诗鉴赏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有一个困惑——浩如烟海的参考书没少看,林林总总的教学方法没少学,废寝忘食的备课没少干,可是我们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学生们依然无动于衷。为什么会这样?淑章教授的“淑章谈古诗词”告知了答案:要想让学生鉴赏诗词,就得先让他们读懂诗词——要想读懂诗词,先详细解释难以理解的词语,再进行白话翻译!妙哉,此法!智哉,我师!虽然白话翻译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诗味儿,但此举对一个初登教坛的师者或者初涉鉴赏的学子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基础工作。基础不牢固,鉴赏大厦的上层建筑,就无法建造,更无处安放。

感悟二:娓娓道来,如在眼前

淑章教授的文采不一定最好——虽然他也写出过“怒横霜面伏魑魅,欣作冰唇吻泥沙”的诗句,但他在写作时表现出的教学语言绝对值得我们学习。你听,他在介绍诗人高适,“他的‘著名’主要体现在……你看,高适不简单吧”(《别董大》);你听,他在描述李清照的愁,“她的愁是聚拢的、凝缩的、内敛的,即憋在心头出不来的”(《醉花阴》);你再听,他在替悲惨的奴隶呐喊,“他们已经愤怒到了极点,他们豁出命来要造反了——他们一定要逃出这个牢笼,去寻找能让他们快乐的地方”(《硕鼠》)……准确而生动的语言文字,牵动着读者和学子的心。

感悟三:细说手法,覆盖完全

诗词鉴赏最让学生甚至老师头疼的就是那团剪不断、理还乱的手法了。一会儿象征,一会儿托物言志;一会儿借景抒情,一会儿触景生情;一会儿对比,一会儿衬托;一会儿虚写,一会儿对写……好在,淑章教授帮我们细致精密地理清了——设问、承上启下、拟人(《望岳》)、借景抒情、呼告(《别董大》)、对比、衬托、对仗、情景交融(《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互衬、动静结合、反衬(《枫桥夜泊》)、用典、绘声绘色(《早发白帝城》)、双关(《送元二使安西》)、炼字(《登鹳雀楼》)、排比、反复、拟人(《江南》)、叠词、互文(《江畔独步寻花》)、对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不仅古代诗歌鉴赏所需手法技巧一网打尽,而且以诗说法,方便理解。

感悟四:独立思考,独抒己见

对先贤作品的注释鉴赏工作,本身就是一次冒险,而淑章教授不仅敢于以身犯险,更能从险境中寻得珠玉瑰宝。面对《送元二使安西》“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的结论,面对《相思》是爱情诗的说法,面对《黄鹤楼》“古律相配”的技法,面对《凉州词》表达反战情绪的评论,面对《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的解释,面对《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中“主人”的指代,面对《鹿柴》中“响”的释义……淑章教授逐一对这些有待商榷的问题进行了辨析。

令人心生佩服的,还有李教授旁征博引、自出机杼的解析。例如,他这样解释《相思》中的“春来发几枝”:“这是个设问句,诗人似乎是对朋友说:‘你到了南方仔细看看,然后告诉我,初春时,红豆长出来多少枝丫呀?’诗人哪里是在问红豆,他明明是通过设问来寄托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呀!”这让我几十年来对该句的懵懂理解,瞬间清晰起来!

感悟五:资料拓展,知能得兼

鉴赏诗词强调“知人论世”,因为任何一首诗词不可能孤立于诗人的经历而存在。淑章教授在这百余篇中几乎介绍了所有中小学阶段和我们相遇的古圣先贤,尤其能通过轶事趣闻展现诗人的精神风貌。

鉴赏《归园田居》前,先讲陶渊明的故事;鉴赏《回乡偶书》前,先讲贺知章的故事;鉴赏《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前,先讲几个韩愈与年轻人的故事……故事的代入感太强了,冷冰冰的鉴赏变成了热乎乎的对话,知其事,想读其诗,想见其人,先贤从故纸堆中一跃而起,仿佛站立在我们面前——这样的教学现场何其真实!这样的教学效果焉能不好?

感悟六:巧设疑问,别有洞天

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提问至关重要,但如何提问又困扰着语文教育工作者。淑章教授的提问艺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范本。淑章教授能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思考。在鉴赏《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飧兮”时,他问读者:“(你们)想想,一年四季什么都不干,却坐享其成,丰衣足食,这究竟是不是不劳而获?是不是白白吃闲饭?”自然就让读者体会出诗句反讽的意味;在鉴赏《天净沙·秋思》“断肠人在天涯”时,他问读者:“曲中的‘断肠人’是马致远吗?”这样的提问,瞬间开阔了学生的思维。

感悟七:知识积累,回归名篇

语文学习要避免无效性,就得用心积累点滴的知识。淑章教授在“淑章谈古诗词”的百余篇文章中,帮我们提炼整理了中学阶段学生应该掌握的所有重点词语。如《观书有感》中“渠”“那”“为”,《龟虽寿》中的“烈士”,《迢迢牵牛星》中“去”,《石灰吟》中“等闲”,《夏日绝句》中“江东”,《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处”,《山行》中“坐”,《乐游原》中“只是”,《回乡偶书》中“相”……它们与高考文言文、诗歌鉴赏的知识点、考点有着紧密的联系。

感悟八:创设情境,浮想联翩

在教学过程中,优秀的教师往往能创设学生容易接受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全身心融入教学过程。淑章教授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他在鉴赏《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诗句时,为我们声情并茂地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这天,太阳刚从东方探出头来,王维已在他的别墅中看书了。突然从空旷的山谷里不断地传来这样的声音:‘王摩诘——王摩诘——我们来了——我们来了——’王维知道,那是他的几个友人来了。于是,他立刻放下书走到门口,大声应道:‘听见了——听见了——你们快来呀——你们快来呀——’这样的回声,在深山里迂回曲折,此起彼伏;很久很久,才慢慢停下来。”这样的情境创设,让读者身临其境,直接而强烈地感受到那种宁谧和喜悦!

感悟九:创新作业,随文变迁

毫无疑问,布置有针对性且高质量的作业,是优秀语文教师的标志。淑章教授这百余篇鉴赏文字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样本。例如,为了突出《人日思归》所要表达的情感,他设计了“写一首表达思念之情的短诗”的作业;为了探究《江上渔者》的意义与价值,他建议读者联系范仲淹一生的思想与行为,结合《岳阳楼记》,来理解范仲淹的改革家身份;为了更深刻地体会、掌握《江南》的写作技巧,他设计了“模仿《江南》的某一两种写法,写一首诗或一篇散文”的作业……

感悟十:谦逊可爱,老而弥坚

李淑章教授严谨却不严肃,做学问很酷却不耍酷,不惧权威却不恃才傲物,耄耋之年却能青春永驻!他总是谦逊地说他的作品是“拙作”,他的见解是“鄙见”,他的体会必是“粗浅体会”,提出观点必定“不揣冒昧”,进行赏析务必“试着赏析”,表达看法往往“不完全同意”。淑章教授可爱的一面还体现在他的文字活泼幽默有生气,例如他在赏析《迢迢牵牛星》“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四句,为了表达牵牛星就是为了做织女星的陪衬时,和读者开起了玩笑:“作者如此写,牵牛星看了也肯定会拍案叫绝的”——这样的玩笑,读来让人会心莞尔,堪称妙绝!

我是李教授的学生,虽天生愚拙,但也一直在朝着先生的期许前进,他老人家身上的人格魅力给我精神上的鼓舞是要终生铭记的。一见到这位老人,我的脑海里总是回荡着这几句话:“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

我的老师李教授“循循然善诱人”,他是我心目中教师的楷模,是“语文”的代言人,是“热爱”的化身。永远向他学习,永远向他致敬! 7lby3TZW+Tyob6oaP3D/m2wypp9kmTBVKJa7CvhX6xrSWoEkU7gWTEeLgjFrEBg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