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识茶目的之一:制造好茶

识茶的目的不只在于买到好茶、喝到好茶,更积极的意义在于能客观、正确地欣赏到茶,而且有能力可以制造好茶。现在就为何在懂得“识茶”之后,就较有能力制造好茶这点加以分析。

1.就茶树品种而言

茶树品种有好坏之分,好的品种容易制成好茶,差的品种可就事倍功半了。茶树品种还有适制性的问题,我们要寻找出该品种最适宜制成的茶类(图1.2.1)。

1.2.1 阿萨姆种最适宜采制成红茶

2.就茶树生长环境而言

优良的地理环境容易生长出优质的制茶原料,有了优质的制茶原料(即鲜叶或茶青),就比较容易制造出好的成品茶。所谓优良的地理环境,包括适宜的气温、雨量、高度、土壤,以及没有污染的雨水、空气与土质等。

3.就茶树栽培方法而言

将茶树采取集约式栽培还是野放式栽培,将茶树采取控制高度的修剪式管理还是任其自然发展,有没有人工灌溉设施,病虫害防治与施肥是采取农药和化肥还是有机耕种的方式……不同的栽培方法也会造成不同的茶青品质。

4.就制作的方法与技术而言

所谓茶的“制作”,有人将之界定在茶青采下后到成品茶完成的这段时间,有人则向前推进到茶青的采收,向后延伸到成品茶的精制与加工。不论范围的大小,其采青的手段与执行技术的差异直接影响到结果的质量。所谓手段的差异,例如在采青时是利用机器采收还是人工采收,在干燥时是利用电热、瓦斯热还是炭火的热度……不同的手段加上技术的良窳,自然产生了质量的差异(图1.2.4)。

1.2.4 不同制作方法与技术,产生不同的成品茶

5.就商品茶而言

茶的鲜叶制成成品茶后,其储存的方式,储存的方法,以及在市场流通的方式与时间,都会影响到饮用时的质量。储存的方式如采包装茶或散装的方式,如采低温储存、冷冻储存或常温储存的方式;储存的方法如温、湿度的控制,杂气的隔离;流通的方式如店面行销或流动行销、近距离行销或远距离行销。理解了这些商品茶所处的状况后较易掌握成品茶最终阶段的质量。

6.就茶汤而言

茶汤是享用“茶”的最终阶段。什么样的茶汤才是高质量的表征,什么样的茶汤才是某个地区某个人群所喜欢的口感;进而追溯到泡茶方式与泡茶技术对茶汤的影响;最后还得理解是什么样的前因(包括前面提到的五项)造成茶汤这样的后果。

理解了上述这六项“识茶”的领域,我们才有办法制造好茶。这时的“制造”,我们应该将它作广义的解释,因为对消费者而言,当他喝了这杯“茶汤”后才算享用到了这件“作品”。 fzoJV5kToYzOG/7OERNjf86XiCohF6vC1qBesUwwmTsa2hgj5ozeQQnzvQMr+si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