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先杀外来病毒还是先强壮身体:中西医治感冒的思路

很多人说中医理论比较玄妙。有一位从美国回来的朋友问我:“中医说的寒邪、风邪都是些什么东西啊?能检测出来吗?寒、风都在体内的哪儿啊?”

这里,我先给大家解释一下中医是怎么认识外界邪气——病毒的。一般西医认为,人患病有两个因素比较重要,就是“因”和“果”,有“因”,一定会导致“果”的产生。比如细菌引发的感染,细菌是“因”,感染就是“果”;又比如引起感冒的外界致病因素,古人称之为“戾气”“邪气”等( 也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感冒病毒 ),我们可以当作是“因”。西医认为,灭了感冒病毒这个“因”,人就不感冒了。

但现实情况是,感冒病毒根本无法杀光。那些著名的大制药公司知道,花上亿美元,经几年时间研究出来的控制感冒病毒的药,刚一生产出来,一夜之间,感冒病毒变异,药就失效了。

其实,有“因”未必就会有“果”。比如,孩子感冒了,发烧很严重,可是你发现,家里其他人一点儿事儿都没有。这是为什么呢?

在中医里面,讲究的是“因”之后还有一个“缘”,“缘”就是致病的条件,有外部的也有体内的。只有“缘”具备了,“因”才能导致“果”。

在古代,“缘”字的本意是衣服的包边,后来指事情发生所需要凭借的条件。我们通常所说的“缘何而起”,就是凭借什么而发生的意思。人们常说“缘门而入”,意思是顺着门这条渠道进入,但很少说“因门而入”;我们可以说“缘木求鱼”,意思是顺着树木往上爬去找鱼,但是很少说“因木求鱼”。由此可见,“因”和“缘”是两回事儿。

中医认为,外界的“邪气”( 也就是西医所讲的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 )是“因”,造成“邪气”入侵的条件就是“缘”,它可能是患者自己的正气不足,也可能是外界气候的变化。比如,天气突然变寒冷了,或者外界的湿气突然加重了,这都是“缘”。有了这个“缘”,“邪气”才会侵入到我们的体内。

要对付“因”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因为“因”( 比如说病毒 )会产生千奇百怪的变化。文献记载,古代每次瘟疫病情的表现都不相同。所以中医虽然也讲究消除“因”,但是更加重视清除这个“缘”。尽管疾病变化多端,但我们不必管它,只要清除它进入人体所需要凭借的条件,也就清除这个“缘”就行了。

古人非常重视“缘”,重视到什么程度呢?干脆把“缘”当作邪气,把“因”“缘”放在一起称为“外邪”,作为主要祛除对象。

古人所说的外感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其实都是“缘”,是致病的条件,因此,他们直接把这些都标示为邪气。这是古人的智慧,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国人讲究“体用同源”,所以一听说寒邪、风邪,都明白是怎么回事儿。这也是中医调理感冒的时候,为什么要在方子里面加入散寒、祛湿、清热的药的原因,其中绝大多数是在祛除“缘”这个致病因素。 0U7AADNE5zkB/bOtvgan9wQXKNfOhPjTiXrG6qmjbCdwEY5E6GZeM/au+hmHcv/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