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营造是解决方案
园区4.0和6P原则解读

中国的产业园区经济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不仅做到了产业园区的技术升级,同时也促进了产业园区规划的创新能力,产业园区规划早已摆脱了初级阶段的单一功能,与城市的融合程度逐步加深。

产业园区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势必突破自身存在的各种局限,向着更高目标、更高质量转型升级。近年来,我国产业园区发展方式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资源配置由粗放式向集约化发展,产业构造由以制造业为主要方式向与专业性服务性相结合的方式转变,环境建设由以往的只注重硬件环境向更加重视软件环境方式转变。

随着产业园区的演变和发展,园区自身承载的功能日益多元化,大量城市要素和生产生活在区内并存聚集,积极推动了产业园区的城市化进程。园区经济与城区经济逐渐走向融合,园区规划与城市规划也变得相得益彰。产业园区从单一生产型逐渐发展为集生产与生活为一体的可持续的、多样的、兼容的、开放的新型城市空间。

传统产业园在空间的营造以及设计的手段上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首先,从业态规划种类来说,形式较为单一。由于产业定位同质化,产业业态品种、比例、结构单一,导致园区的产业集群效应不显著,同时也导致了其他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园区整体规划粗放、建筑形态分布比例失调、辅助功能需求混乱、辅助空间价值被忽视、整体园区品质难以提升等。其次,早期的产业园区的建筑与周边园区环境不融合,散发着冷漠气息,给人一种疏离感,不能塑造一种服务于周边人群的亲近感,难以串联起周边的住宅区、商业区等,缺乏整体均好性。

产业园区不仅服务于产业,更应该服务于“个人”。无论是产业园区的前期策划、建筑设计施工,还是最后的运营管理,均与人休戚相关。早期的产业园区缺乏活力,孤独地伫立在城市边缘,无法给人以置身市井生活的轻松感和快活感。

我国宏观形势走向必然导致科技产业地产成为地产行业的新热点方向。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得产业园区面临着更大的机遇。一二线城市产业升级的内部需求与调整、地方政府利益的驱动以及国家与区域统筹发展下的产业重新组合布局都是推动产业园区升级发展的必然原因。近年来,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推进、一带一路行动深入、自贸区城市群等区域战略方针推动,产业园区必然迎来新的增长期。

产业园区从1.0升级到4.0固然与国家的政策方针和产业自身升级有关,但是从华通产业园区实践经历来看,更多的是我们主动求进,积极研究与探索城市与产业、产业与人之间的辩证联系并努力付诸实践的结果。

产业园区1.0时代的特征是以产业为主,研发为辅,属于消耗型。产业园区本身与城市功能衔接不够,相互之间难以产生相应的对话,是一种相互脱离的关系,必然导致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北京早期某一工业园,坐落在北京郊区,周边配套功能匮乏,自身功能结构又相对单一,钟摆效应明显,园区缺乏生机与活力。

华通开始进行首个产业园区的设计时,有意识地避免了(旧有)传统产业园区的不足。传统产业园区的设计往往关注产业与经济的关系,很少考虑园区内使用者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的需求。华通在产业园区设计伊始就注重结合城市功能,以产业、研发为主,城市服务为辅,解决产业园区大部分的配套功能。我们将华通早期的产业园区实践定位为资源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第二代产业园区,即2.0时代。此时,城市功能开始逐步进入产业园区,突出将文化作为园区灵魂的纽带,让产业园区与城市的关联越来越紧密,在功能上呈现更加复合的趋势,强调创新和完善的全产业链模式。通过明确的产业定位,创新的产品策划来推导出优质的产品模块,即混合开发理念。在单一功能的基础上融入部分城市功能,与此同时,充分考虑企业的形象展示需求,利用道路加密与临街设计手法挖掘临街价值,突出对整体园区的形象设计,以及强调对办公空间灵活性的追求等。

虽然华通在创作第二代产业园区时摒弃了传统产业园1.0时代的缺陷,将城市与产业发生关系,但并没有深入达到产与城深度融合的目的。也许,2.0时代的产业园区可以算得上是精致的办公空间,但还不能称得上是一个全新的“社区”。

在产业园2.0时代的精神与基础之上,华通秉承精益求精的原则精神,致力于找寻产业园区与城市之间的内在关系,并完善自身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开启了探寻产业园3.0时代的新篇章。在以产业、研发为主要目的的前提下,兼顾办公、商务、居住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的生长,将城市功能逐步融合到产业园区的功能当中,寻求两者之间的共生特性。以创新集群为主要方式,将各产业资源循环利用,并使得产业功能更加专业化,结合多种产业业态形式形成多中心式、单元式的有利于形成产业聚集的业态分布形式。

第三代产业园区是从“产”到“城”的理念实现,通过复合性的建筑功能布局到塑造具有标志性的文化生命,以及通过绿色交通的形式实现整个园区的高效可达性。通过绿色技术和产业发展模式来打造“生态、智慧、高端”的科技园区,将公共技术、创业孵化以及综合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产城融合的效果。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塔哥拉(Protagaras)说过“人是万物的尺度”。我国清代文学家魏源也曾说过“天地之性,人为贵”。无论在何时,均应以人为本。第四代产业园区的升级进化就是进一步将用户的元素考虑进去,站在更加“人本”的角度去设计。不应该再是通过某种手段或方式达到产城融合的目的,而是通过创造需求,站在使用者的角度为他们发现并解决问题。通过前期的产业定位、产品策划获取市场导向。将大中小的产业类型和形式通过预留拆分组合的手段塑造高弹性、高品质、高性价比的公共和私人空间。以独特的整体空间和建筑形态创造特定场所感和城市地标,使其具有高度的可识别性,并为复合街区中多种活动的发生提供相应的空间载体。践行绿色理念,开启新型工作模式和生活方式,并应用智能技术创造园区的可持续性。

园区4.0时代旨在打破设计的固有惯性,营造一种混合型、自足式的新型模式,以共享公共空间串联起各个功能单元,并通过商业服务设施与公共空间相结合,提升经营效益,强化城市机能,创造高效的建筑群落,使各个功能之间既可以相对独立又能保持联系,利用“城市边界”,强调园区整体空间形态并表现不同建筑类型和不同办公单元的标识性,建立“MINI城市”。

华通在对园区1.0到4.0进行思考与探索的同时,通过对大量国内外实例的调研以及对自身项目的实践与把控,逐渐摸索并总结出园区营造的六项原则,我们将其称为6P原则。

原则一:创新(Pioneering Ideas)。创新是华通在第一代产业园区的基础上超越其原本需求,在复制其成功的同时,摒弃缺陷与不足,谋求多元化共生关系并寻求和而不同的精神所在。

原则二:复合(Pluralism Methods)。通过功能的复合开发创造多中心空间,探索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

原则三:产业(Programs Matter)。在设计之前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找准产业功能定位,做好产品前期需求分析与产品策划,对产业园区进行规划、设计、景观和技术一体化设计,提升产品附加值。

原则四:政策(Public Policies)。园区营造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因此我们不仅需要正确解读国家和区域性的政策,还要站在使用者的角度,与他们一起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让政策成为园区营造的积极因素。

原则五:文化(Pro-culture)。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人文烙印,华通在产城实践的过程中试图通过设计手段谋求产业与城市融合的理想化状态,这种状态不仅是空间形态和城市功能的融合,还包括如何更好地保护与提升城市文化资源的独特性。

原则六:持续(Persistence Development)。华通所提倡的“大设计”理念即是跳出固有僵化的思维模式,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学科束缚,从城市角度出发,创造有故事的场所,同时综合考虑产业园区全生命周期,努力发掘设计、全周期、城市和使用者等各个方面资源,解决产业园区全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大设计”理念指引着华通的工作,是华通营造可持续未来的基石。

这六项原则相互关联,为我们解决园区营造中的诸多挑战提供了一种综合性的解决方案。在六项原则的指导和“大设计”工具的辅助下,我们将园区营造的愿景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现实。 YUjnpD1OxMsMhr6aMZdQD8s9GKBSRKQKgOdetb3X8w0Q0KHmIfvCkypuRtQzoUN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