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产业园区发展的历史经纬

华通园区营造的实践之路是一个综合而复杂的命题,如果将其纳入产业园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背景之下展开,将有益于更深入地思考产业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思考我们的前行之路。

产业园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根据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通过行政或市场的手段,划出一块区域,聚合各种生产要素,适应市场竞争和产业升级的新形势,适应城市化进程合理集聚的趋势,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科学整合,使之成为结构层次合理、产业特色鲜明、集群优势明显、功能布局完整的现代化产业分工协作生产区。

产业园区最早作为一种促进、规划和管理工业发展的手段在西方工业化国家出现。其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19世纪末出现的工业技术革命,推动了以欧洲国家为首的西方国家从农业向工业的第一次技术转型。该阶段出现的产业园区均为制造类工业园。1894年,为削减运输成本,英国曼彻斯特的连海运河开通,世界第一个产业园区特拉福德工业园因此而生。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新技术革命浪潮对欧美国家的传统工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制造业逐渐从城市中心分离出去,并且被迅速成长的新兴产业所取代,西方国家的城市进入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的时期。以美国“硅谷”和英国剑桥科学园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园区就是诞生在这一阶段。195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在校园内创办了斯坦福研究院,而后发展为“硅谷”。1970年,英国剑桥科学园成立。

1980—1990年是产业园区快速发展时期,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欧美城市开始了从传统服务业到现代服务业的第三次转型。中心城区的复兴和郊区化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两大主题,促使高科技园区高速发展,部分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创办高科技产业园区。据统计,科学园区分布扩大到34个国家和地区。

1990年至今,产业园区步入全面发展时期。这一阶段,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进入后工业社会,创意创新成为城市转型的主题。此外,新型产业园区不断涌现,如生态产业园、总部基地等。

中国产业园区的发展大概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1949—1978年为第一阶段,本阶段以建国初期成立的一系列工业基地为标志,属于政府主导型。

1979—1991年为第二阶段,蛇口出口加工区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第一个经济开发区的建设正式开始,至此中国有了真正的“园区”概念。1984年,中国正式启动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工作。1991年10月,经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上地信息产业基地,是我国第一家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集科研、开发、经营、培训和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高科技产业园区。北京实创高科技发展总公司作为上地信息产业基地的总发展商,开创了许多历史性的“第一”,首创了“六图二书”模式,为全国高新区的规划建设提出了新的思想和模式。

1992—1996年为中国产业园区高速成长期。由于中国沿海城市对外开放和引进外资力度的加大,沿海地区的产业园区迅猛发展。一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所在城市或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1997—2007年,随着国内外环境的改变,产业园区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发展较快的地区,城市进入从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甚至创新服务业转型的阶段,一些新的产业园区开始出现,比如总部基地、创业产业园、物流园等以服务业为主的综合产业园。此外,还有基于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建设的生态产业园和集旅游、休闲、农业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等。在这一阶段,中国产业园区的增长有所放缓,进入平稳增长和调整稳固的阶段。

2008年至今,中国产业园区步入转型升级期。由于国家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进入全面转型期。此外,城市郊区工业化的持续与中心城区的更新,也促使既有园区转型升级。

华通的园区设计实践与中国经济发展与城市转型息息相关,“大设计”理念的提出既是基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也是基于城市转型的现实选择。

城市转型的各个方面,无论根据转型领域划分的城市发展转型、制度转型、空间转型,还是根据转型内容划分的城市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生态转型,都与产业园区的发展升级有着密切联系。城市转型中的产业园区发展涉及众多学科与领域,涉及发展经济学、产业发展学、城市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城市社会学等多个学科。

只有将产业园区置于城市转型的背景下,才能对产业园区的发展给予准确的定位。产业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空间布局与城市产业的发展紧密相关,也深刻影响着产业园区的空间布局。迄今为止,关于城市空间发展与产业园区空间布局的理论,主要有三类:一是产业空间布局理论,从城市空间发展的角度,研究产业园区的空间布局变化;二是工业区位理论,从区域因素分析和相互作用力的计算出发,研究产业园区的最佳布局和空间分布;三是研究产业集聚与集聚现象的产业集聚理论。

中国快速发展的现实使得任何一种理论一旦付诸实践,就会显得机械而生硬,从而变得难以实施。华通在实践过程中逐渐认识到,随着国内外宏观环境的转变以及城市转型的推进,产城融合将是可以参考的转型探索之路。随着产城融合理念的普及,推动园区由单一的“园区经济”向立体的“城市经济”转变,加速园区在空间实体和经济形式上与城市的融合,促使其从生产型园区向功能复合的“产业新城”转型,这些构成了产业园区总体升级战略。

产城融合强调的是产业与城市的融合发展,同时整合了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双重目标,是华通一直以来所坚持的设计理念。

城市转型时期,随着产业园区的不断升级发展,其产业结构、开发管理模式、社会结构等各方面都影响着园区的空间发展。因此,在城市转型期的大背景下,探讨产业园区升级过程中的空间发展策略,以及相应的规划设计方法也就更具有现实意义与参考价值。

产业园区并非孤立的空间个体,它是城市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城市转型时期产业园区的空间发展,应站在城市的高度,将产业园区的空间发展与城市的发展协同融合。概括而言,应践行产城融合、以人为本、传承历史文脉、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环境的理念。

产城融合:就空间层面而言,产业园区作为城市空间结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单一的生产型空间形态向生产与生活相结合的复合功能空间转型,从而促进园区与城区的融合发展。

以人为本:将人作为产业园区空间规划设计的重点,满足不同人群的多元需求,与此同时,由于不同产业园区的特点不一,规划设计也应体现不同产业从业者多样的需求。通过了解人的需求,更好地把握园区的空间结构与空间形态设计,进而创造出活力、安全、舒适兼备的人性化产业园区空间。

传承历史文脉:保护城市历史建筑与历史风貌。此外,对于民俗文化的尊重与保护,对于原有典型城市空间肌理的挖掘与再现,以及对于地域建筑风格的传承与演绎,都是产业园区充分利用地域历史文化资源、凸显人文底蕴、提升园区文化品质的有益尝试。

可持续发展:园区营造从来都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不稳定的,因此构建一个可持续的园区需要根据具体的环境加以实施。在可持续开发的前提下,自然环境因素是优先考虑的基础因素,园区营造者需要对土地等不可替代的资源加以保护。与此同时,可持续的园区还将提供便捷的出行选择和行走体验,人与园区有着极高的契合度。只有适合个体尺度,关照园区个体生活的园区才有可能是可持续发展的。

注重生态环境建设,水、空气和其他自然环境因素经过系统的分析和评估来实现。生态园区建设需要环境承载能力的保证和用地功能的管理,这些都需要积极的政策支持。关乎生态园区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营造本身,我们致力于营造的园区是紧凑的、密集型的,以减少对不可替代资源的侵害,同时有助于形成一个微生态系统。 JxjnTu30zbgPUDeTSksf2F+dD4/aYe7pCQzyKU2ZB7Pf5Bcz2HzyJ4y3J8nODB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