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机会成本决定价格

猪心为什么比猪肝贵呢?有人说不为什么,它就是贵呀。不对的,我们要找到本源才行,习惯不等于本源。

就像瓦特小时候问他奶奶,为什么水烧开了之后,蒸汽会把茶壶盖顶开,他奶奶说:因为水烧开了。

这种是习惯,并不是本源。

和蒸汽一样,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非常难。

有一个说法叫劳动量决定价值,这个是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来的,他说这个东西值多少钱,是因为我付出了多少劳动量。付出得多,它就贵;付出得少,它就便宜。

好,那我问你,一头猪的猪肝、猪心一起长,劳动量没有任何区别,那请问为什么猪心要比猪肝贵?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明白了这一点,你会理解一切价格的本质。

有人说因为猪肝大、猪心小,所以就贵。有人说营养价值不一样,所以就贵。

但这些说法都能找到反例呀,比如里脊肉比猪肝大,为什么比猪肝还要贵?散养猪和圈养猪营养价值几乎一样,为什么散养猪要贵?

这些解释都是错的,价格不是由劳动量来决定的,之所以这么觉得,是因为你被干扰了。

在讲明白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讲一个研究方法,就是找特例,排除干扰。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对,并不是真的对,而是被干扰了。这些干扰因素造成了错觉,让你觉得好像是这么回事。只要找到特例,找到这个说法解释不了的情况,就能挖掘到更深一层的本源。

比如,原来大家觉得地球是平的,那特例是什么呢?远方的船只。既然地球是平的,那为什么远方的船只先看到桅杆呢?地平说就解释不了,整个理论岌岌可危。

又如,原来大家觉得树长大是因为吸收了土,但是有人发现放在花盆里的植物也越长越大,但土一点没减少。后来大家发现,问题不在于土,而在于光合作用。这也是一个特例。

最经典的是物理学的自由落体实验。以前大家观察重的东西下落快,然后得出结论,下落速度和重量有关。比如铅球比羽毛重,下落速度就比羽毛快。

因为它特别符合直觉嘛,重等于快。其实不止你,在17世纪以前,很多科学家都是这么认为的,比如古希腊的科学家亚里士多德。

现在我们知道它是被干扰了,被空气干扰了,少考虑了一个因素,所以得出的是完全错误的结论。

那后来大家是怎么发现真相的呢?

他们需要找一个特例,尽量排出干扰,定位出真正的原因。

这就是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他找了大小两个铅球,重量一个是另一个的十倍,预言会同时下落,结果果然同时落地。所有人都惊呆了,为什么重量悬殊但是下落速度完全一样呢?这一个特例就推翻了整个理论。

后来大家才明白:羽毛之所以下落慢,是因为空气的干扰太大。

要尽量找到一个场景,尽量减少空气的干扰,才能尽量接近本源。

好,明白了这个,我们再回到经济学当中。还是同样的思路,我们能不能找到一个特例,把干扰因素给分离出来呢,也就是在一个更简洁的环境中,判断出真正的影响因素呢?

可以。

比如说口罩,同样一个口罩,你平时可能卖五毛钱一个。但是,在感冒流行的时候,口罩就会涨价,比如一块钱一个。它的制造成本没有任何变化,运输成本也没有任何变化,请问它为什么会涨价?高出来的价钱是怎么回事?

因为机会成本导致。所谓机会成本,就是消费者愿意为它付出的代价。在感冒没有流行的时候,被传染的风险很小,口罩可戴可不戴,不戴也不会损失什么,机会成本低,迫切度低,这个口罩也就值五毛钱的代价。可当感冒流行的时候呢,如果不戴口罩会导致感冒,可能会打针吃药,可能会耽误工作、生活,会损失很多钱和精力,机会成本升高,迫切度就变高了,这个时候,为了防止被传染,人们愿意付出的代价就多了。

一旦消费者需求迫切度增加,就意味着商家的机会成本也提高了。

通俗来讲就是:他原本卖一块钱也有人买,如果他还卖五毛的话,就会感觉自己少赚了。

对于商家来讲,真正影响定价的,也是机会成本。

就是定价要根据消费者的接受度,他们能接受多少,商家就定价多少。

但是为什么商家会通过历史成本去制定价格呢,比如他们分析原料、分析流水线、分析运费,最终核算出来成本价,然后再加点钱作为利润,为什么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经常这么定价呢?

因为信息费用太高,也就是在一个非常复杂的商业体系当中,他很难知道千千万万消费者的需求迫切度到底是多少,他也不可能一个个去调查,就算他去调查,费用也会高到难以承受。在这种信息成本极高的前提下,大家会借鉴历史成本来定价,就是怎么着我也不能赔钱吧,然后再加点钱作为利润。大多数情况都是这样。

考虑到高昂的信息费用,历史成本就是一个综合更优的方案。

所以很多商家会依据成本来定价,因为方便计算。

当感冒大范围来临的时候,情况瞬间就发生了变化,因为它的信息费用变成零了,不用想也知道大家对它的需求特别特别迫切。这个时候,商家就不再需要用历史成本来衡量它的价格了,他知道涨价你也会买,因为你特别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商家就会采用机会成本来定价,就是无论成本多少钱,明明可以卖贵一点,他就不愿意卖五毛了,于是价格就会上涨。

在这种特例情况下,机会成本和历史成本就分离开了,历史成本没变,但是机会成本变了,大家才发现真正决定价格的是机会成本。只是很多情况下机会成本难以核算,才使得很多人采用历史成本来参考。

到这里我们要总结一下,任何依靠劳动量来决定价格的都是错误的。一件商品能卖多少钱,取决于机会成本,就是消费者为了它能付出多大的代价。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可以看一下经典的李嘉图悖论,经济学家李嘉图认为劳动量决定价值,这也是古典经济学一致的看法。但是后来有一个人跟他说,我生产了两瓶葡萄酒,一瓶卖了10英镑;另一瓶呢,我在地窖里放了5年,然后卖了30英镑,请问那多出来的20英镑是从哪儿来的?

该怎么解释?这个时候你用历史成本解释不清楚,因为这两瓶葡萄酒的历史成本几乎是一样的,那么你只能从机会成本来讲。就是大家对这种酒的偏好更高,他们愿意为陈年酒付出更大的代价,于是商家的机会成本就提高了,所以定价可以多20英镑。

我们回到猪肝和猪心的问题,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不管你的历史成本是多少,不管你拿什么喂的,这跟我没关系。价格是由千千万万个消费者的需求来决定的。消费者认为这个猪心更好吃,对它的需求更高,愿意为它付出更高的代价,它就可以卖得比较贵,哪怕劳动量完全一样。

这样我们就用物理学的方式来研究了一个经济学的问题。方法就是找特例,让历史成本和机会成本分离,最终发现在没有信息成本干扰的情况下,真正决定价格的是机会成本。就像在没有空气干扰的情况下,真正决定落地时间的是重力加速度。

这是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章,它足以解释任何关于价格的争议,你可以尝试用机会成本解释各种价格现象。

比如,有人说大城市房价高是因为政府卖地的价格高,如果不收土地出让金,价格就会降下来,请问对还是不对? +1UlAVd0pzwyfa1VZ5PKFzHzaIWyXc4jKcCSg4t+5MM/9pqkDZ/ZM5ajBkMmKc1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